分享

很多人都爱的这道菜竟然毒倒一家人,医生:夏天高发,严重可致死

 吉祥如意66大顺 2022-08-11 发布于安徽

“霉苋菜梗”作为一道地方特色菜,一直深受浙江人民的喜爱。腌制完成后,苋菜梗色泽亮丽,色绿如碧,咬住一头,一吸,软烂的苋菜梗的芯肉就进入口中,发酵过后的清香顿时充满口腔,刺激着味蕾。

进入伏天高温后,很多人都哭着喊着胃口不开,疰夏不想吃饭。但是这个时候要是有几节霉菜梗就饭吃,马上能吃得有滋有味起来。“闻着臭,吃着香,回味无穷”,不少人就爱这一口。

家住丁兰街道的57岁孙阿姨就是“霉苋菜梗”的忠实拥趸者。可惜自己的腌制水平有限,往年都是自家妈妈在绍兴腌制好了送来,但今年情况特殊,孙阿姨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她看着网上的教程,买来了腌制需要的苋菜梗和小瓦罐,也有模有样地操练了起来。这不正好,昨天中午,哥哥和嫂嫂来家中做客,孙阿姨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家宴,临了她还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个小罐子,从里面拣了几根碧绿的苋菜根,请哥嫂品尝一下她的腌菜手艺。

“有点老妈的味道了,正宗的!”孙女士的哥哥一边又夹起一块,一边竖起大拇指夸赞妹妹。而嫂嫂因为不好这一口,所以也就尝了一点点。

很快,在谈笑风声间家宴结束了。三个人就坐在客厅沙发里喝茶消食聊着天,但是大概半个小时后,孙女士开始头晕、恶心,她正想洗把脸清醒清醒,哪知道一照镜子就看见自己的嘴唇竟然发黑了,随后一阵天旋地转,差点摔倒在洗手间里。这时,在客厅坐着的哥哥也觉得身体不对劲,呼吸有些困难,他猛得反应过来“不好,估计我们是食物中毒了,得赶快去医院!”幸好,一旁的嫂嫂神志还算清醒,她慌忙扶着已经头昏眼花、走路不稳的两人,来到我院急诊科就诊。

接诊的急诊内科医生庄锦娟、余国鹏在询问过后,开始详细询问病史。嫂嫂告诉医生,“我怀疑是那道霉苋菜梗,我就吃了一口,他们两个人吃得多。”于是,医生给三人都开出了相应的化验检查单。抽血结果显示,兄妹俩的高铁血红蛋白极高,分别为29和13(正常值应为0至1之间)。嫂嫂的高铁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为1,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不需要治疗。根据病史和经验,孙阿姨和哥哥立马就被确诊为亚硝酸盐中毒,急诊科医生迅速给予两人补液、解毒的治疗。

过了大约一个小时,经过对症治疗,两人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了,孙阿姨恢复清醒后“老实交代”,“我以为霉菜梗腌24小时就没问题了,我看大家都这么吃,我以为不要紧的。”

庄锦娟医生介绍,腌制食品如果没有腌制到位,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很高的,孙阿姨这次亚硝酸盐中毒就属于腌制时间太短,没有腌透。没有腌透的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会比平时高出几十倍。制作霉菜梗的时间基本是腌制半个月开坛食用,新腌制的菜,在腌制后一周左右亚硝酸盐含量最高,所以最好充分腌制15天以上再食用。

治疗结束后,经过再次抽血化验,孙阿姨和哥哥的指标都已经回归正常,观察结束后,三人就出院回家休息了。这次由“霉菜梗”闹出的小闹剧也就此收场了。

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叶远玲主任提醒大家,为了防止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发生,腌制类的食物还是少吃或不吃为宜。

因为像腌肉、霉苋菜梗这类腌制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高。在日常饮食中,如果摄入微量的亚硝酸盐,人体会自动代谢掉。但摄入的亚硝酸盐过多,可经胃肠道吸收,与血液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中正常的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能抑制正常的血红蛋白携带氧和释放氧的功能,因而致使组织缺氧,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更为敏感,从而导致中毒者出现发绀、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头痛等现象,严重者可发生血压下降、肺水肿、休克,最后可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果实在忍不住,还是想要吃腌制食物,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延长腌制时间,只要腌制时间长达一个月甚至几个月,那么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就会被细菌所分解,逐渐下降乃至基本消失。

2、不要长期吃,偶尔吃一次两次解解馋,每次不要吃太多。

3、烹饪之前,将腌制食物用水洗一洗,亚硝酸盐可以溶于水,可以洗掉一部分亚硝酸盐。

4、如果进食腌制食品后出现胸闷、心慌、嘴唇发紫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本文文字内容来源:急诊科 何建群 庄锦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杭州市中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