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身体代谢产生的废物,还有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而引起的毒害,尿毒症是肾脏功能下降,肾脏受到损伤所造成的,肾脏为先天之本,经常被人忽视,肾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所以,平时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来维持肾脏健康的状态,以免肾脏功能持续下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尿毒症”越来越多,多半是这4个原因 最近几年,尿毒症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而且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资料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约10%,据不完全的统计,我国肾脏病患者已经高达了150万左右。 为什么尿毒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呢?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饮水过少 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入2000ml的水,同时也会排出2000ml左右的尿,尿是肾脏过滤血液之后,再将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聚集形成的。 如果饮水量不足,身体就会处于缺水的状态,导致肾脏里的毒素增加,不断刺激肾细胞,从而引发肾炎、肾结石、肾衰竭等,最终导致尿毒症的发生。 2、反复憋尿 肾脏发生病变,引起该病跟经常憋尿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通过及时排尿,可以减轻肾脏负担,缓解肾脏压力。 若是长期憋尿,那么就会增加肾负担,而且在憋尿过程中,尿液还会滋生细菌,损害肾健康,引发肾炎等疾病,肾炎若是积极治疗,反复发作,那么就可能会慢慢发展成该病。 因此,建议平时及时排尿,减少憋尿的次数,减轻肾脏损害。 3、饮食重口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的选择全凭个人的喜好,但是也应该以保证身体健康为前提。 很多人的饮食比较重口,在吃饭的时候都会放过多的盐,这种高盐饮食对于身体健康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大约95%的盐都要通过肾脏进行代谢,经常保持高盐饮食的习惯就会给肾脏的代谢带来很大的负担,慢慢的就会使肾脏的功能受到损伤,尿毒症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想要保持肾脏的健康,每天应该不超过6克盐。 4、随意服药 正在养生期间的人,为了能够让更好地达到养生的效果,通常都会在掌握好习惯之后再去服用一些药物来促进养生效果。 不过是药三分毒,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如果经常吃药的话,就会导致肾脏的代谢负担持续加重,长期下来会减弱肾脏功能,甚至出现肾脏疾病。 还有一些人因为身体素质较差,平时经常生病而导致药不离口,这同样也是一种伤害肾脏的习惯。 所以大家在平时,大可不必通过药物去养生,对于免疫力较差的人来说,应该要想尽办法来提高自身免疫力,少生病,避免长期吃药。 如果长期吃药的话,务必会让肾脏功能越来越差,尿毒症出现的几率会升高。 40岁以后,我们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肾脏的代谢功能本来就已经力不从心,这个时候,如果你还不改变一些生活中的坏习惯,那么,你的肾脏,可能会糟糕。 第一,40岁以后,不要再憋尿,因为尿液当中含有大量的垃圾毒素,如果经常憋尿,很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第二,40岁以后,一定多喝水,很多人不喜欢喝水,但是水对于肾脏的健康至关重要,只有多喝水才能够增加身体的代谢,将身体垃圾毒素排出体外。 第三,40岁以后,少吃点乱七八糟的保健品,因为人老了以后,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长一些,于是很容易上保健品的当,但是吃太多的保健品,对肾脏的负担是极大的。 第四,40岁以后,控制好自己的饮食习惯,别再大鱼大肉,别再吃太多甜品了,因为它们很容易诱发高血压和糖尿病,当然,也要控制盐的摄入量。 人体虽然有两个肾,但不代表肾脏比其他的器官更坚强,肾脏非常脆弱,如果不好好爱护它,一旦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后果不堪设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