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竹叶石膏汤——鼻衄,干燥症,口疮,扁桃体炎

 谷山居士 2022-08-12 发布于上海

Image

27鼻咽癌衄血——陈瑞春医案

郝某,男,60岁,200292日初诊。以鼻腔反复出血2年余加重半月前来就诊。患者述及2年前出现鼻腔出血,左侧尤甚,在乡镇卫生所给予止血药(名称不详)治疗,效不佳,半月前病情加重,出血量大,色鲜红。825日在外院行鼻咽CT检查,结果提示:鼻咽癌侵及左侧蝶窦,部分筛窦、左上颌窦可能性大。因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遂来我门诊求治。

患者刻下症见:鼻腔仍有出血,鼻腔瘙痒并有堵塞感,头胀痛,口干、口苦,饮水量多,纳食可,小便黄。舌质暗淡,苔薄微腻,舌中间及根部浮黄,脉弦数。处方:生石膏30g,竹叶10g,北沙参20g,麦冬10g,法半夏10g,芦根20g,炙甘草6g,桑白皮10g,黄芩10g,白及15g,白茅根15g,百部10g,杏仁10g,并嘱其煎药时另加粳米(自备)一振。

   911日上药服7剂后复诊:患者自觉服药后症减,鼻腔出血量减少,仍有头疼,偶有耳闭,纳眠尚可,舌质淡红,苔薄黄腻,故守方加赤芍10g。后患者一直以此方为基本方加减,服药半年来证情稳定。

原按:本病当属中医学鼻衄,《景岳全书·血证门》认为衄血之由内热者多在阳明经。患者老年男性,过食辛辣厚味,故致脾胃滋生湿热,又因足阳明胃之经脉上交鼻,胃火伤及脉络,火热迫血妄行而致鼻腔出血,色鲜红,循经上攻则头痛,热盛灼伤胃津,津不上承则口渴引饮。可见本病病位在鼻腔,病变涉及肺、脾、胃三脏,病机为肺胃热盛。治法当以《寿世保元·衄血》中提出的凉血止血为主,清肺胃之热以凉血止血,方选竹叶石膏汤加减。方中生石膏清热生津,除烦止渴,配以竹叶清热除烦,沙参益气,麦冬、芦根生津,佐用半夏降逆燥湿和胃,外加桑白皮、黄芩泄肺热,百部、杏仁润肺清肺,配白茅根、白及凉血止血。诸药配合可达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之功,使热清而气津两复。可见陈师用药重在辨证,标本兼治,不是盲目地见血止血,而只有追其源头方可使血止病愈。摘自:李婕。陈瑞春治疗肿瘤医案二则。江西中医药,2005365):7《经方治验肿瘤病》

论:都是阳经之病。阳经病者,因伤于外寒,经阳之郁,脏腑之偏也。

《金匮》卷八,衄血四: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致冬衄者,阳明。

衄者,阳经之病。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开主表中之表,阖合主表中之理。

竹叶石膏汤的外感之衄,区别于内伤虚寒之衄。如理中汤的衄血,甘草干姜汤,四逆汤的衄血等。外感病有太阳麻黄汤,阳明经病的衄血,此为外感之衄,卫气升泄,逼竭营血外衄也。

28青盲(原田病)——南陆山医案

江某,男,25岁。197745日初诊。病史:半个月前曾发高热,有头痛,耳鸣,呕吐。4天后,发热消退,两眼视力下降。在某医院治疗,内服地塞米松,肌内注射维生素B12等。检查与诊断: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0.5。右眼轻度睫状充血、角膜表面尚属清晰。裂隙灯检查:角膜后壁细点状沉着物密集、视神经盘明显充血,边缘模糊。诊断:葡萄膜炎大脑炎综合征(原田病)。

辨证与论治:脉象数软无力,舌质红、苔薄黄、形体赢瘦、神疲肢软,泛泛欲呕。眼部症状已见上文所述。脉证互参,系内热未清,气阴两伤。故见见虚羸神疲,气逆欲呕。两眼之视神经充血及眼底出血,均为虚热上炎之证。治宜清热生津,豁痰止呕法。竹叶9克,生石膏15克,麦冬6克,制半夏6克,炙甘草4.5克,党参9克,羚羊角粉0.3克(另吞)。采医院所给的西药未更动。

49日二诊,上列处方已服4剂,右眼视力仍为0.6,左眼视力由0.5进步至0.7,两眼视神经盘充血及边缘模糊依然存在。角膜后壁点状沉着物略见减少。脉象细数无力。原方加大青叶15克。

430日三诊:上列处方共服21剂(据患者所述,医院除给口服激素未更动外,又增加糜蛋白酶作肌内注射)视力右眼0.8、左眼0.9.二眼睫状充血消退、视神经盘色泽改善,角膜后壁的细点状沉着物基本消退。中药处方改为滋阴、生津、补气法。大熟地黄15克,党参9克,天冬6克,黑玄参9克,北沙参9克,杭菊9克,决明子9克。上列处方服7剂后,即停止内服煎药。

520日四诊:两眼角膜后壁又出现细点状沉着物。视力亦下降,右0.6,左0.6。再处方如下:竹叶9克,生石膏15克,麦冬6克,制半夏6克,党参9克,炙甘草4.5克,大青叶15克。

上列处方每天煎服1剂外,又每天另吞羚羊角粉0.3克。局部点退云散,每天3次。地塞米松已停服。

625日五诊:经过上述之内服煎剂和局部点退云散约1个月余,两眼视力均为1.5,二眼角膜后壁羊脂状细点状沉着物完全消失。至此,停止内服煎药,每天点退云散,以资巩固。

930日六诊:两眼视力均为1.5,未见复发。据患者述,在前1个时期,头顶出现白发10余根,眉毛、睫毛未见变化。目前白发又消失。至此,治疗告一段落。(南陆山·眼科临证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53)《经方临证集要》

Image

29眼睑红肿——聂惠民医案

廉某,男,3.5岁。1990年4月初诊。患儿两眼周边红肿一周,疼痛,眨眼不适,睡卧不安,饮食纳差,便燥赤,脉数,苔薄黄,舌尖红。服药及眼药水治疗,效果不理想。此证属脾胃蕴热而致。治以清热和胃降火法治之,拟竹叶石膏汤加菊花、炒三仙,水煎服药四剂。数月后再次患病来诊,其母称上药服完,双眼红肿消退而愈。《聂氏伤寒学》《名医经方验案》

30干燥症——张荒生医案

患者,女,68岁。因口干眼干3年加重2月就诊。患者近3年出现口干,症状逐渐加重,唾液减少,吞咽干饭及馒头均较为困难,必须饮水方能帮助下咽。患者牙齿先后出现龋齿,继而脱落,初起认为是年老正常脱牙,后因脱落较多而引起重视。眼部干涩,视物昏花,眼泪减少,常常欲哭无泪。患者形体瘦削,少气乏力,时感咽干,喜冷饮,心烦,大便干,小便正常。纳食较少,夜寐欠安。查体:舌红绛苔少,脉细数。诊断:燥痹(气阴两伤)。处方:淡竹叶10g,生石膏15g,太子参15g,麦门冬15g,北沙参15g,五味子10g,制半夏6g,山药10g,炙甘草6g。患者服用半月,自觉口干眼干有所缓解,精神好转,大便正常,夜寐安宁,心烦减轻。以该方为基础加减,患者前后服用3月,症状大为好转,正常生活。《经方治痹》

31鹅口疮——聂惠民医案

程某,女,1岁。1989年8月11日初诊。患儿哭闹三天,烦躁,不欲进食,大便干燥,溲赤短少,口唇樱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指纹紫、舌红,口中生疮,红肿糜烂。证属脾胃蕴热,邪毒上扰,熏灼口舌,而致口生糜疮。治以清热解毒降火。给予竹叶石膏汤,进药四剂,水煎频服,病愈神安。《聂氏伤寒学》

32急性扁桃体炎——聂惠民医案

程某,男,46岁。2003年9月7日初诊。患者发热3天,初起发热微恶风寒,身酸痛不适,微咳,服中西药未效。遂高热至39,咽喉疼痛,下咽时痛加重,咽部红赤,扁桃体肿大Ⅱ°,口唇干燥,色樱红,舌质略暗,舌尖红,苔薄淡黄根部厚,脉浮数。中医辨证为邪热炽盛,客咽痹喉。治当以清热解毒,养阴利咽法。拟竹叶石膏汤化裁。处方:生石膏20克,竹叶10克,生甘草5克,太子参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麦冬12克,生栀子10克,豆鼓10克,芦、茅根各15克。汤药七剂,水煎温服,嘱患者服药若热退后去石膏。初服3剂,发热已退,而后去石高,保服4剂。二诊:服药七剂,热退诸证皆减,咽肿痛轻,前方法柴胡、黄芩,加桔梗、元参、连翘,继进七剂,病已告愈。《聂氏伤寒学》

Image

33郁热流涎——聂惠民医案

艾某,男,1.5岁。1989年6月30日初诊。患儿流涎口水多,食欲不佳,大便略干,小便黄赤,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口唇樱红,指纹紫,舌尖红,苔淡黄。证属脾胃郁热,湿浊上逆而致。法宜清热和胃,化浊降逆为宜。拟竹叶石膏汤加薏苡仁、神曲、生栀子。水煎温服,每日三次,服药四剂,流涎减少,继进四剂而愈,追访半年未复发。《聂氏伤寒学》《名医经方验案》

论:这个口水多,不是湿盛,而是气逆之象。气逆者,胃气不降也,其它也看不懂。

34口腔溃疡——聂惠民医案

史某,女,21岁。1988年9月8日初诊。患口腔溃疡两周,牙周肿痛、口臭、溃疡呈多发性,口干且渴,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大便干燥,数日未行,脉沉数,舌质红,苔淡黄少津,牙周红肿。证属胃阴不足,蕴热上灼而致。治宜益气生津,清热解毒,宗竹叶石膏汤化裁:淡竹叶10克,生石膏30克,太子参10,麦冬15克,法半夏6克,炒山栀10克,连翘10克,银花15克,知母10克,莲心10克,炙甘草5克。服药四剂,诸症锐减。二诊:前方去太子参,加佩兰叶10克,继服六剂而愈。

追访半年未复发。《聂氏伤寒学》《名医经方验案》

论:这种口腔溃疡,属于外感类型,因外感而致内热,其它的也看不懂。但肯定是区别于甘草泻心汤类型。

Image

35牙龈肿痛——聂惠民医案

张某,男,56岁。1989年7月初诊。患者有糖尿病史。近二日突发牙痛,牙周肿痛,口干欲饮。大便略干,尿色黄赤,脉沉弦,苔淡黄。证属胃热蕴郁,逆灼上窍而齿龈红肿。治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宜,拟竹叶石膏汤加双花、黄连、丹皮、知母、元参。六剂,水煎温服,药后肿痛皆愈,血糖平稳。《聂氏伤寒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