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神赋十三行》—魏晋小楷的巅峰之作

 ZGGDWWZS 2022-08-12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王献之书法的取胜之处就是那种超逸与豪迈,与其大胆的创新精神,并没有落入父亲的窠臼。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是晋简文帝的女婿,身份也可谓显赫一时,他的草书跟行书是书法史上的神品,飘逸秀雅之处丝毫不逊色与乃父王羲之。其小楷更是将体势开张,整体的面目为之一变,达到了那个时代的巅峰。

钟繇与王羲之的楷书尚存些许“隶意”,而王献之对此进行革新,开张了体系,时代的推移,隶书的羁绊逐渐蜕去,在用笔上更加细腻,把紧致的结构进行疏密和收放地安排,形成了一种秀雅清丽,骏利放逸的感觉,成为后人学习小楷优秀范本之一。

此帖点画劲健,体势峻拔奇巧,风神秀逸萧散,是楷书中追求写意书风的经典之作,在楷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后世楷书对所谓晋人格调的追摹,无不以《洛神赋》为圭臬。此帖上溯钟繇,和王羲之的《乐毅论》一样,与《宣示表》一脉相承。只是《乐毅论》用笔内厌,《十三行》则用笔外拓。其点画妩媚娟秀,横竖撇捺处处带着放逸流畅的笔风,尤其是捺笔,均以重长的笔态增其美俏。此帖在结体上也非同寻常,虽是小楷,却有大字气概,结体疏朗而茂实,虚和简静,宽绰灵秀。正如清人蒋和所言:'《玉版十三行》章法之妙,其行间空白处,俱觉有味。无一点尘俗之气,不受一点束缚。

文章图片2

王献之极具开拓精神,咱们都知道献之行草书在羲之的基础上更加连绵,创出了一笔书,这是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楷书亦是不甘平庸,王献之小楷在字内空间佳构迭出,在行间布白上摆脱汉代以来,受简书习惯影响所带来的左右束缚,行距变小,左右开始避让穿插、随形赋势,给后世开启了新趋势。

如果说大半部书法史是以'二王’及'二王’的余绪组成的话,那么小楷书体的演变发展正是以钟繇作为'鼻祖’,及其传承与不断更新的后世诸家来推动的。

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得钟法,雍容和雅。笔法更加娴熟,更接近现代审美规范。王献之《洛神赋》融元常、羲之之意象,更为秀逸端劲。后世诸小楷名家赵孟頫、文征明、王宠、黄道周多为在三家基础上互相融通或取法某一方面,或点画或意象,别开生面,自成一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