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资深精神科医生的观察:当青少年走进精神科

 舍得付出 2022-08-12 发布于湖北

图片

  200 万心理工作者的从业指南  

注:本文原刊登于《第一财经》杂志第579期,为第一财经记者对刘亮博士的专访。

文章作者:文思敏

上海封控期间,刘亮医生的线下咨询都停了,但面向儿童和青少年家庭的线上问诊和咨询并未停止。

前来问询的话题中,最多的就是“厌学”。

刘亮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的一名精神科医生,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从事青少年家庭治疗工作的精神科医生之一。

除了有严重精神障碍的孩子外,大多数时候,刘亮给前来求助的父母的第一条建议都是:先搞清楚状况,搞清楚孩子“厌学”到底是厌的什么。

“父母连孩子究竟是啥状况都没搞清楚。其实一些孩子严格来说并不算厌学,只能算拒学,也就是拒绝接受别人指派给他的学习方式。”刘亮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最近几年,青少年心理问题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造成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显现的原因有很多,刘亮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检测和治疗意识的进步,家长和孩子们能更早地发现问题,有些有精神障碍的孩子能被及时诊断和识别,反映到数据上,比例就会增加。

另一个原因是,相比以往,青少年和家长都面临更大的竞争和情绪压力,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被迫“内卷”,学一些大人们认为有用而自己毫无兴趣的内容,也因此丧失了童年该有的快乐和自由。

通常情况下,孩子的问题并不是个体的问题。“你会发现大部分青少年行为和心理情绪上的困扰都跟家庭冲突以及父母的婚姻冲突相关。”刘亮对《第一财经》杂志说。

厌学,是刘亮工作的一个领域,除此之外,他的工作内容还包括儿童青少年的情绪行为障碍、网瘾以及成人情绪障碍等问题。

作为一名医生,刘亮的主业是精神科,但他自称“不太典型”。

因为除去要做医学诊断和开药以外,他也给有心理困扰的个体做心理咨询,相当于同时在做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622号,刘亮工作的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隐匿”在一片地铁道路施工围墙的背后,若非特意前去看诊,很容易错过。

在某个工作日的下午,我们在刘亮医生的诊室里见到了他。在过去16年的临床诊疗中,刘亮对于精神障碍和心理困扰的青少年群体以及他们的家庭有不少观察。

以下是他的讲述。

图片
 01 

有时候,需要治疗的是家长

每天都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找我看病,但我常常发现,表面上需要帮助的是青少年,等沟通下来后,反倒觉得他们好像才是家里思路最清楚的一个。

很多父母来到我这边,说自己的孩子抑郁焦虑。

说着说着他们就开始呼吸急促,焦虑发作,而另一边,我也看到,这些被带来的孩子对于父母的哪怕一点点细微表情的变化都很敏感,即便父母只是轻皱眉毛,孩子都能观察到,然后变得紧张。

我见过的一个女孩和她的妈妈,他们来咨询时比约好的时间足足晚了一小时。

我问她,怎么会迟到?妈妈说,本来都好好的,两个人在门口穿鞋时,妈妈叹了口气。

女儿马上反应说,你叹这个气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暗示对我有什么不满?妈妈解释说没有,就是因为昨天晚上没睡好,脖子落枕了不舒服。

女儿觉得不是,她觉得妈妈叹气肯定是又想挖苦她,为之后批评她做准备。

后来经过沟通我才知道,妈妈之前在婚姻里和她老公的关系非常疏远,在多年婚姻生活中,她把婚姻里得不到丈夫回应的情感需要,转移到女儿身上,导致了对女儿的过度关注。

所以女儿在多年的生活中被妈妈训练得必须要对妈妈的每一点情绪保持敏感和关注,她没办法不在乎妈妈。

生活中经常出现上述场景。

像这样的案例我遇到过很多,有一些在医院里诊断为抑郁和焦虑,吃药很长时间都没有效果的青少年,到我这边来一问,很多都存在这样的家庭纠葛和问题。

所以现在我做得最多的是家庭治疗。

传统心理诊疗的对象是个体,但个体身上的情绪困扰常常只是家庭冲突的缩影

要帮助个体,最有效的方式是给他们的家庭做咨询。

有的孩子说自己抑郁或紧张,我就问他,你跟谁在一起、什么时候更容易紧张?

他们就会告诉我,比如说上学时还好,但是一进家门看到爸妈的脸,看到爸爸冷漠的表情,就特别容易紧张。

这就是在提示,他们的症状、情绪上的不安跟父母有关

有的孩子会说,他实际上从小就觉得自己的父母不像一对夫妻,不像一家人 ——别的爸妈回到家都有笑容,自己爸妈还不如大学室友,平时在家三句话也说不到。

后来问父母就会知道,原来夫妻之间本身就有很多没有处理完的冲突,且没有针对这些问题谈过,只是把它们掩盖起来,彼此达成一个默认的暂时协议,就是“孩子还小,我们别吵”。

虽然夫妻双方已经没有感情,但还是会在一起把孩子养大。

在中国,这样的夫妻有很多,他们以为自己扮演得很好,其实孩子早就感受到父母的不对劲。

这可能跟中国的文化有关,我之前在美国呆过一年,也常去国外做交流,我发现很多欧美夫妻决定分开与否时,更关注的是自己本身,而中国的很多夫妻,他们会选择忍一忍,等到孩子上大学或工作以后再离婚。

但这样的家庭中,冲突是难免的。

相比那些家庭稳定、父母情绪稳定的孩子,婚姻冲突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况。

尤其是一些家庭中,父母自己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对孩子青面獠牙、歇斯底里,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因为从小目睹了父母的冲突,没有机会学习如何与伴侣很好地相处,他们的亲密关系质量也不会很高,他们很有可能会复制父母的模式,包括伤害小孩、忽视小孩。

很多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和恐惧,也都和小时候家庭和父母带来的不安全感密切相关。

图片
 02 

孩子的自我反思能力远超大人想象

来我这里的孩子大部分都不是主动来的,相当一部分因为不想上学,或者在家打游戏,和同学没有交流,大人们觉得这个小孩不对劲,于是带他们来看。

另外有一部分孩子,他们的自我觉察力很高,可能有段时间他会觉得自己情绪不对,总是开心不起来,想上学但一看书本就头痛,就想来看医生,这是第二种。

这种情况的孩子相对来说,在慢慢增多。

这可能是现在的孩子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有关。

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小时候可能都不会想心理健康这事儿,但现在我接触的厌学孩子,越来越低龄化,最小的是四岁,还在上幼儿园中班,就已经在观察父母的婚姻幸不幸福。

有个小朋友的表述能力很强,她跟我说,医生我觉得爸爸妈妈活得不开心。

我就问她什么叫不开心?是他们作为父母本身不开心,还是作为两个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不开心。

她会说是作为夫妻活得不开心。

她是自己要求父母带她过来的,她说我不开心,如果你们不陪我去见医生,我就不上幼儿园。

于是我就问她,你怎么知道要来看医生的?

她说她在《小猪佩奇》里看到爸爸妈妈吵架,他们不开心,小猪佩奇也不开心,她觉得自己就跟小猪佩奇一样。

现在的许多孩子,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确实远超父母的想象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还小,少年不识愁滋味,还不懂什么叫烦恼,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还遇到过很多孩子自学心理学课程,甚至用到我们家庭治疗里的观察父母时所用到的互动模式,他们把学到的这些心理相关的知识用来分析父母的沟通方式。

专业里会把沟通分为内容层面沟通和语气表情上的非内容沟通。

曾经有个男孩他就观察到,他的父母很多时候吵架不是因为说话内容本身,而是说话的态度。

妈妈有时候跟爸爸说话,即便内容本身不中听,但如果说话时面带微笑,爸爸就能接受,如果说话时语气生硬,哪怕是夸奖的话,爸爸都会接受不了。

这种学习和思考能力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身上看到。

很多父母来咨询之前,从来没想到过自己的孩子会学得那么深,自己会被观察得这么仔细。

图片
 03 

我为什么不能不开心?

家长对孩子吐槽较多的一个点是,觉得孩子不够阳光、不够积极。

我个人观察发现,这一代青少年他们实际上更有自己的想法,对成年人所谓的正确观念,有很多质疑或挑战。

比如说现在流行的“丧”,我发现很多青少年还挺享受这种有点情绪化、有点颓废的状态,甚至一些青少年会直接跟父母说,我为什么一定要像你希望的那样表现得阳光和积极,为什么就不能表现得不开心?

你所认为的这个年龄段该有的阳光只是你的看法,我不这样认为。

这是这一代青少年很常见的特征。

很多方面的因素促成了这样一个结果。

比如信息爆炸,这一代孩子和父母辈不同,在上一代人的成长中,信息还没有那么发达,世界是充满未知令人好奇的,但对这一代孩子来说,他们仿佛已经知道了自己长大以后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拿上学来说,很多孩子会觉得我上学没什么意思,读了书又怎么样,考了研、读了博又怎么样,还不是做个辛苦的打工人。

他们会觉得这样的人生挺无趣的,内心有空洞感,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他们觉得上学没意思,努力也没意思,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父母看到的不够阳光和积极的状态。

实际上情绪这个东西没有正面负面之说,因为每种情绪都有它的用处,比如说悲伤,你失去了亲人、友情、爱情,就是需要你给自己时间去哀悼那段关系。

所以最有用的方式是去理解孩子的情绪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不开心,会说你不要不开心,你应该尽快摆脱这种负面情绪,让自己开心起来。

其实这种说法在很多孩子听来会觉得自己更孤独。

除了厌学之外,我做的另一个领域是网瘾。

对一些孩子来说,网络和游戏很容易让人得到暂时的解脱

虚拟世界里所带来的放松感,和这些孩子在现实世界里不被认可的绝望无助感,这两种感觉实际上是相互循环的。

他们在现实里得不到认同,没有好成绩,和同学关系一般,感到很失落,但网络世界又能让他得到满足。

两边一对比,就对现实更失望,更想逃避现实,也就更容易进入网络游戏的世界。

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孩子,在游戏世界里非常成功,有很多粉丝和拥护者,可以说在游戏世界里,是一个英雄,一个领袖。

但在现实世界里,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之后他就跟着年老体弱的奶奶生活,奶奶经济条件不好,年纪大了也照顾不了他,顶多给口饭吃,有时还吃不饱。

父母不太管他,他得不到情感上应有的照料、肯定和陪伴。

所以对他来说,现实世界充满了无奈和悲伤,而在游戏世界,他就光芒万丈。

后来为了打游戏,他骗父母的钱,骗老人的钱,不上学,做了很多我们所说的问题少年会做的事情,但没去犯法。

这个孩子他不是自己过来的,是被学校要求来的。

最开始来的时候,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问题,后来在谈及过去的成长经历时,他的父母也意识到,应该给予更多陪伴,了解了原来孩子之所以沉迷网络世界,是因为现实世界里获得的爱不够。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网络成瘾是个循环因果,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也有循环因果

现在很多父母会嫌弃孩子不够独立,事事需要大人操心,好像在父母眼里,孩子没有能力才逼着自己事必躬亲。

但反过来可能正是因为父母什么都要管,让这个孩子从小就失去了独立面对挑战的机会,所以孩子才没有能力应对。

这就是一个循环因果的逻辑。

面对这样的家庭,我常常会跟父母说,你想要让孩子能够站在地上走路,你得舍得把他放在地上,他才有机会靠自己的双腿前行。

同时我也会跟孩子说,你要想让父母放心让你走路,就要用行动证明给他们看,你能自己走。

如果你自己没办法走路,又指望他们不管你不拉着你,这是不太可能的。

图片
 04 

但,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吗?

有一些人会认为,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家长的问题,我实际上不太喜欢这句话。

我觉得这种论调容易让孩子陷入到完全的受害者角色里:

“我会这样都是你们造成的”,潜台词就是我做什么都没有用,我只能等着别人来拯救。

陷入这样的一种思路,我觉得坏处大于好处。

如果我们认同这句话,就意味着如果我有了孩子,我的孩子再有孩子,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完全受制于我的,那人类社会就不可能改变了,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我常常会跟前来看门诊的孩子说,我不否认你确实受到父母的影响,但我们也需要看到你是个独立的人,你有反思和改变的能力,所以除了埋怨父母之外,你可以好好想想怎么样让自己过得好一点。

每个人都会有问题,但很多时候我们也可以带着问题,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去支持我们面对生活。

跟西方一些国家的人比起来,我们会更关注家庭的情感连接,当然这有利有弊。

中国的成人犯罪率比美国低很多,有人也做过这方面研究,一种观点是说,这是因为很多中国人在有做坏事的冲动前,会本能地思考这个事情会对我的家人产生什么影响,要是进去了,家人和孩子接下来怎么过。

很多人这么一想就决定不做了。

这是重视家庭情感连接带来的好处。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有时候我们也确实看到,因为孩子太在乎父母,太在乎家庭给他们的期待。

在孩子要离家的时候,他没办法真正放下父母,去追逐自己的日月星辰。

现在的青少年很多也是很在乎父母的,只是他们可能不会直接把这种在乎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很多孩子都是默默地在观察,父母到底爱不爱自己,在不在乎自己。

我从2006年开始进入临床,中间碰到过不少棘手的案例,最开始会觉得努力那么多,结果怎么还不见效果。

但随着经验的积累,见到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就能接受一个事实是,来访者和来访家庭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

可能对一些家庭来说,还没有到改变的时机。

比如说有的孩子状态不上去,你在这两年一定要逼着他马上上去,他反而不变。

但有的孩子你跟他父母说怎么接受他的现状,在他暂时不上学的情况下发挥你们的能力,让他有机会接触一个不同的世界,自己去选择和整理,有些孩子在被父母接受后,经过一两年的整理,反倒自己想明白目标在哪里。

作为精神科医生,我无法预测下一个进来的家庭会是什么情况,但我的核心原则是尽我所能,在我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们,如果我帮助不了他们,我也会给他们一些提醒,但至于说最后是否选择改变,要怎么改变,权力还是交给他们自己吧

注:文中相关案例故事的分享已获得来访者知情同意。为了保护来访者隐私,相关文字描述部分采用了虚化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