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荣国府门外,刘姥姥遇到了2类人,证明了2句话

 陈想读名著 2022-08-12 发布于浙江

话说王狗儿一家把前往贾府打抽丰之事给敲定了,第二天凌晨,刘姥姥就准备停当出门了。

也该王家有回报,因为“立说立行”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如果一味瞻前顾后、患 得患失,那恐怕是真的要喝西北风了。

有了想法,只要有几分希望就去行动,这才有成功的可能。

刘姥姥对这次前去“侯门”,心里肯定是有压力的,除了估计会梳洗得特别仔细些,还特意“又将板儿教训几句”。这里的“教训”不是责骂的意思,而是提醒他一些注意事项的意思。

你想,刘姥姥自己尽管也曾同女儿一起去过王府,见过当年的王二小姐(王夫人),但体验肯定很有限,若说她提醒板儿“做客之道”,恐怕是太勉为其难了;可想而知的是,刘姥姥提醒板儿的是一些基本的道理,也就是我们现在也用来教育孩子的,不要乱跑,不要贪吃,要多叫人之类。

事实上,板儿此行的作用,就是把一个孩子的作用发挥好。当时板儿才五六岁,正是可爱的时候(七八岁则“讨狗嫌”了),他本身可以作为一个话题,或者转移话题,或者调节氛围之用。

那板儿对豪门大户自然毫无概念,只因为听说是要带他去城里逛,就欢喜得“无不应承”,至于应承的是什么,他肯定没记在心里。

于是祖孙二人就进了城,宁荣街是大名鼎鼎的,十分好找,不过要进府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时刘姥姥二人来到了荣国府大门口的石狮子前,看到“簇簇的轿马”,真可谓“门庭若市”,不用说,都是华冠丽服之人了,见此情景,刘姥姥就有点不敢过去;这也好理解,毕竟反差实在太大了。

不过刘姥姥非一般乡下老妪可比之处正在这里,来都来了,那是没有回头路的,所以她“且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与刚出发时如出一辙,只是内心的压迫感是更大了,生怕从外到内从老到小有什么不妥之处,连大门都没进就“打道回府”。

她终于鼓足勇气来到了“角门前”。她看到的,是“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凳上说东谈西”。

是不是画面感极强?这些人其实就是门卫,不过看那动作神态,就可见贾府确实与一般人家不一样了;而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这些人,如果看到了地位尊贵的人,就会变成毕恭毕敬、点头哈腰了。

事实上,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平衡。

不过现在来的是刘姥姥,我们是瞧不见他们那种情状的,就在她一步一步蹭到他们附近,并敬称他们为“太爷”时,他们是“打量了她一会”,估计看看就是个普通的乡下老妪,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同时又考虑到她好歹叫他们“太爷”,称呼隆重,加上弄不好也有什么来路,小心谨慎为上,所以他们又问她是哪里来的,实际上主要是要问“来找谁的”,听到刘姥姥回答说是找王夫人的陪房周瑞的,那些人就“都不瞅睬”了。

这些人,就是平儿所说的“狂三诈四”的人了。

显然,周瑞作为荣国府中层管理干部,虽也算是这些看门人的领导,但并非直管领导,“县官不如现管”,他们就有点懒得理睬了;不仅不想理睬,过了好半天还想拿她来消闲,哄她说“你远远地在那墙角下等着,一会子他们家有人就出来的”。

说这话的人素质就差得很了。幸好有一个年老的看门人,大概平常也会受到捉弄的,加上看着这老婆子善良本分,出言说“不要误她的事,何苦耍她”,告诉刘姥姥,周瑞住在后街后门上。

幸好得到这个指点,刘姥姥才找对了方向,到了后门,又得到了一个在那边玩的孩子的引路,才找到了周瑞家。

你看,刘姥姥来荣国府,要不是一老一小的帮忙,还真的可能还得饿着肚子回家去。也正可见,敬老爱幼是真的有道理。 

如果到这时,刘姥姥感到的是“豪门难进”,那么她要找的周瑞(找到的是他的老婆),倒让她感受到了有熟人的好处。

当时那孩子领着刘姥姥来到周瑞家门口,叫周瑞家的说有位老奶奶找她,周瑞家的“在内听说,忙迎了出来”。这个反应可比那些看门人低调和主动多了。

如果是主子差人来找她,那是不需要小孩带路的,所以她并不是因为可能是主子有事来找而“忙”迎出来;不过同时,她也并不见得是因为热情好客而“忙”迎出来,而是出于一种管事人的习惯。

不管怎么说吧,荣国府的管事人比起没什么位子的下人,还是有素质,讲礼节的。

你看,周瑞家的还表现得很有人情味的。因为一时没有认出刘姥姥来,她自我批评“能几年,我就忘了”,让进家里吃茶、聊聊孩子以及家里怎么样之类的“别后闲话”。

问过了些“闲话”,周瑞家的问到了正题:“今日还是路过,还是特来的?”刘姥姥回答说:“原是特来瞧瞧你嫂子,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

周瑞家的听了这个回答,就“猜着几分意思”了,姥姥之意在王夫人啊!荣国府的中层干部,那可也不是白当的啊!

她当即拍胸脯保证要让姥姥“见个真佛去”。并且充分表明了她的诚意:“论理,人来客至,回话却不与我们相干”,周瑞只管“春秋两季地租子,闲时只带着小爷们出门”,而她呢,“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但是,周瑞家的说姥姥“又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来,我竟破个例,给你通个信去”。

言下之意,你与太太多少也还算亲戚,你来找我,也是看得起我。我还是得“越位”帮你一把。

不过这两点在瑞家的帮刘姥姥的理由里面还是相对次要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年周瑞在乡下争买田产,多得狗儿之力,也是知恩图报之意。

当然顺便也可以借机显示一下自己在荣国府里的地位,让刘姥姥觉得这个人没找错。

并且周瑞家的也并非真如刘姥姥所说,只要让他见一见王夫人就行,而是真的想要让她有所收获。所以她告诉刘姥姥,近年来,王夫人已经不管事了,已经把权力交给琏二奶奶王熙凤了。所以见不见王夫人倒是其次,凤姐是必须见的,那才不枉来此一遭。

当然,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王夫人毕竟地位更高,刘姥姥一乡村老妪,固然有旧,恐怕也不是随便就好见的。

她就差直接告诉刘姥姥,想要打抽丰,还得找王熙凤。

由此可见,周瑞家的倒也是一个乐于帮忙的人,她的一个理念颇值得我们学习: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不正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个道理嘛!如果人人都这样想,这世上的事就好办多了。

而周瑞家的对刘姥姥如此关照,也确实与她们家得到过王狗儿家的帮助有直接关系。

也可见,现实生活中能帮助别人的,一定要乐于帮助;当然,不为回报或马上得到回报,或许有一天就得到了回报,或者从另外地方获得了别人的帮助,同样也是一种回报。“助人者,人恒助之”啊。

从刘姥姥这一次经历来说,她遇到了两类人,同时也证明了两句话:一是去行动才有成功的机会;二是付出终有回报。

那么刘姥姥进荣国府的第一步,我们就先说到这里。下次我们来说一说她如何成功地打到了抽丰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