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村姬毒舌》

 木子君的小屋 2022-08-12 发布于河南

一个状元郎追求一个村姑,没想到却被折辱了一般,最终无言以退,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以前有一个书生叫陈永斋,已丑年科举考试,他拿了一个状元,任职于翰林院,这是一个清贵的官员,在当时,翰林院出来的人,将来都是有可能成为首辅,执宰天下的。

在入翰林院之前,皇帝陛下听说他是南方人,已经离家好几年了,就十分慷慨地给了他三个月的假期,让他回家省亲。
陈永斋也非常有意思,他不像一些官员一样大队人马前呼后拥,而是一个人,一头驴,两个仆人就南下了。
他走到一个叫甜水铺的地方,看到附近有一个小村落,这里绿树成荫,草地上开着各色的野花,景色宜人,就下了驴,四处散步游玩,不知不觉之间,离两个仆人很远,竟迷了路。
但陈永斋也不慌,他看到前面有一片竹篱,就信步走了过去。只见竹篱边有一座茅屋,柴门开处,一个少女倚门而立,捕捉了空中的柳絮,放在洁白的手掌之上轻轻搓动,然后轻启红唇,将这揉碎的柳絮吹得到处都是。
少女玩到尽兴之处,情不自禁地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
陈永斋此时年过二旬,早年攻读诗书,一直没有成亲。看到这个长相甜美,又娇憨可爱的少女,那压抑了好久的荷尔蒙得到爆发。他移步上前,和少女搭讪:小娘子芳名如何称呼?这可是你的家?
少女看到这个陌生人动机不纯,既不生气,也不回答,只是回头喊了一声:娘亲,有一个登徒子要调戏我!
陈永斋还没来得及尴尬,就叫一个驼背的老太婆走了出来。问女儿:闺女,这是咋了。
少女说:不知道哪来的闲汉,在这里罗罗嗦嗦,吵死人了。
陈永斋大窘,连忙行了一个礼:非也非也,晚生路过这里,突然口渴,只是想寻一碗水喝。
老太婆一听:这好办,只是我家房屋狭小,实在容不下贵客,小慧,你去给客人端一碗凉水。
少女叫小慧,她应了一声,就走进了柴门。
借着这个机会,陈永斋问老太婆:阿婆,令爱今年芳龄几何?
老太婆说:我老了,记性不好,只记得她是属虎的,至于今年多大了,还真记不清啦。
陈永斋没听出老太婆的拒绝之意,又问道:不知道令爱可许了人家?
老太婆叹了一口气:老身残疾,不能做重活,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女儿陪着我,我可不愿让她嫁人,将来找一个上门女婿就行。
陈永斋还不死心:女儿长大了,也要看她自己心意,让她长在您的膝下,这不是长久之计。


正好这个时候,小慧端着一碗水来到了跟前,听到陈永斋的话,就大声对母亲说:这个客人不怀好意思,母亲不要理他。
老太婆哈哈大笑:老身我是不是傻了,别人的话,我能听就听之,你这个小婢子不要乱说话。
陈永斋一看拐弯抹有不管用,就开门见山:在下姓陈,乃是今年的新科状元,看到你家。。。。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老太婆打断了:状元,状元是何物?
陈永斋自傲地说:状元者,第一也。读书人过五关斩六将,从童生到秀才,再从秀才到进士,进士第一名,才是状元。成为状元,就可以入翰林院,负责制诰,御旨的编写,以文章动天下,是天下第一人。所以叫状元。
老太婆一脸蒙:不知道这个第一个,几年才生一个啊?
陈永斋说:三年。
这个时候,小慧一脸鄙视:我还以为状元是千年才出一个的神人呢?原来三年就会出一个?这样的角色,也喋喋不休,真是奇怪。
这一句话说得陈永斋无地自容,老太婆解围道:你这个小婢子的嘴太毒了,动不动就揭人的短处。
这一句话小慧不乐意听了,就一跺脚:这关母亲何事,是这个书呆子自取其辱。说罢轻轻一笑,就进了屋不再出来。
陈永斋的魂魄全在小慧身上,看到小慧进门不再出来,他恍然若失,一咬牙向老太婆行了一个大礼:我想娶小慧为妻,不日就派媒人前来说媒,暂且留下此物,算作聘礼吧。
说罢从背囊中掏出了两个金锭,递给老太婆。
老太婆拿着这两枚金光闪闪的金锭,放在手上摸了摸,又嗅了一下,奇怪地说:这是何物,闻着不香,拿在手里像冰一样冷。
陈永斋说:这是黄金,你们得到它,就可以在天冷的时候,做一身冬衣,饿了的时候,可以拿来美酒佳肴,乃是世间多少人都争抢的宝物。
老太婆却不以为然:我家有上百株桑树,有良田半顷,没有饥寒之苦,这东西在我这里怕是没多大用处,还是状元郎留着自用吧。说罢就将金锭扔在了地上:你这个书呆子,还是三年一出的状元,怎么看起来没一点雅相,只会用财势唬人呢?
说罢,也不理陈永斋了,推门走了进去,“啪”得关上门,给了陈永斋一个闭门羹。陈永斋站在门外,进也不成,走也不是,他呆呆地站了半晌,才叹息着离去。
这个故事出自《谐铎》,名字叫《村姬毒舌》,讲了一个状元郎追求一个少女,却被拒绝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作者有话说,他认为,古今多少人,都为了钱权而字而奔波一生,不得安稳,甚至摧磨了傲骨,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想不到还不如乡下的一个女子。你赞成他的这个观点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