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花夕拾|美行相伴,清风自来——重读老舍 《大悲寺外》

 韶华蝶梦 2022-08-12 发布于陕西


美行相伴,清风自来

——重读老舍 《大悲寺外》 

文|朝花夕拾   图|网络   编辑|烈马青葱

老舍先生离开我们五十五年了。重读他的作品,依然被这位语言大师的文字所倾倒,阅读的过程,或者唏嘘短叹,或者忍俊不禁,更会一次次忍不住拍案叫绝。

先生认为认识人研究人为小说家之重要使命。所以他的许多小说都带有浓郁的人性探索特征。而他笔下的人物,即使过了近百年,我们发现,这些人依然还活着,活生生的,活灵活现的,就在我们身边,或者,是我们自己。(当然,文字产生这样永恒魅力的,还有鲁迅先生。)

在老舍先生的作品集中,《大悲寺外》远比不上诸如《骆驼祥子》《月牙儿》等影响大。然细细读来,依然是直刺人心的。

温和诚恳、天性纯厚、让学生敬爱、即使大环境动荡不安工作态度也依然严谨的、维持着学校秩序的黄先生死了。被有着忽东忽西小性的十七岁学生丁庚的一块飞砖砸死。在那个乱世之中,死个把人,似乎没有哪个部门会认真计较。更何况凶手是一个天性本来就变鬼变神的十七岁的孩子?为什么扔那块砖,丁庚可以有五六十个理由。而黄先生,心知肚明的。虽然不能明确是哪个学生对他扔了飞砖,但是临死前,他用他一贯的温和诚恳说:无论谁打我来着,我决不,决不计较。

黄先生死了,丁庚变了样。

丁庚偏执地认为,他的飞砖,是出于无心。可是黄先生的原谅,出于报复。是黄先生故意的对他发出假慈悲的原谅,而且是恶毒的诅咒,是杀人不见血的咒诅在他的灵魂上作祟。以后的生活,面对新婚的妻,面对队伍中的战友,面对单位的竞争对手……面对所有和他有交集的人,他都认为别人是假装宽厚大方,实际就是要他内心不安,灵魂受到折磨。所有的人,都是黄先生派来惩罚他的。他的后半生都在逃亡,逃亡内心的谴责,却越陷越深。


一个内心阴暗的人,只会用阴暗的心理揣测旁人。若遇到和他一般心态的,便是棋逢对手,也可惺惺相惜,若不幸遇到善人,那么他的痛苦便来了,因为他无法理解,他不会相信旁人的善意善行的,所有的善良,在他心里,都是假冒伪善。

黄先生死了,但是他的形象言谈举止常出现在爱戴他敬爱他的学生心中。丁庚活着,也没有受到任何法律的惩罚。但是他浸泡在炼狱中,是比死去还煎熬的活罪。在这样的阴阳两隔间,美更显其美,丑愈发丑陋。正如诗云: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丁庚有家有室,未当和尚却住在庙里,就在距离黄先生坟地不远的大悲寺。大悲寺中的僧众都要依照佛制结夏安居。结夏安居是佛教僧团一年中的重要行法,是精进修道的一种加行。安居期间,僧众聚集一处,皎洁其行,另设有自恣日,在这一日,僧人互相检查九十天之内是否有犯,犯则如法忏悔,令僧清净,诸佛欢喜。

在那样的佛门清净地,丁庚内心深处有没有洗涤得到净化?估计是否定的。一个人内心的丑陋已然扎根,哪里是靠修行忏悔能改变? 他活着,是黄先生,是上帝给他的宽恕,却被他当成最大最深的惩罚来过。这样的人,活着就是悲剧。

“离他近,我好天天来诅咒他。” 

“我”没敢回头,“我”怕那株枫叶,叶子不是怎么红的似血!


这是《大悲寺外》丁庚最后对“我”说的话及全文的结束。

那株枫叶,怕是被丁庚内心的阴暗熏染褪了颜色。读完最后一个字,我忍不住打了个寒噤。看窗外,阳光灿烂!幸亏,我生活在一个河清海晏的年代;幸亏,自己内心善良,不会因萌生那般恶毒的揣测在生活中煎熬;幸亏,生活简单,我们只需用简单的心态去面对,身边的人和事,也会美好许多。

虽然,不排除身边有这样那样心理阴暗的苟存着,但是,那些阴暗心理,会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惩罚,美丑相照,泾渭分明。内心丑陋,自受惩罚。美行相伴,清风自来。

做好自己,我们,决不计较。



作者简介:许新杰,女,笔名朝花夕拾。新疆兵团二代,70后。教师。业余喜欢写点文字。有二百余篇散文小小说在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