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身成长系列之家庭教育——做好自己,一切随缘

 终身跨界 2022-08-12 发布于安徽

全新形式的公众号五周岁生日会已开始报名:庐山面目乐队首场演出门票预售开始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748篇原创内容,2022年第44

本篇的主题是做好自己,一切随缘。这是终身成长系列的新内容。

作为以终身学习实现终身成长主题的公众号,庐山面目的真面目曾经记录过不少篇关于终身成长的文章:终身成长的终极武器是自我攻击不断改善人际关系,才有可能实现终身成长和阶层跨越终身成长的分界线是超越原生家庭认知你的“三观”只是亲友圈的平均数,除非读过更多的书。不同的朋友都曾有过不同的收获。

之所以会有本篇,直接原因是前几天在我担任顾问的企业和高管一对一交流,竟然有一半时间的主题聚焦在家庭教育。交流很多,在交流过程中实际上也促使我总结归纳了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观点。

第一,家庭教育是最没有成功经验的领域,归根结底,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学校经常会组织学霸家长做分享,我觉得听听肯定是没有坏处的。但如果幻想复制对方的做法,你的孩子也能成为学霸,那很可能想多了。当然并不是不能借鉴、模仿和学习。主要的区别,不是你和对方家长的区别,是孩子的区别。

对于学霸孩子来说,也许出身在任何家庭,都不会阻碍成为学霸的路。对于父母是学霸的孩子来说,不一定因为父母是学霸,就也能成为学霸。

很多学霸家长在分享成功经验的时候,都会说,家长要喜欢阅读,孩子才会喜欢阅读。

我来亲身证伪一下这个说法。我无论如何都是最喜欢阅读的人吧,但我的孩子并未因此就有多喜欢阅读。我喜欢阅读唯一的作用,就是在我和孩子谈心,要求孩子多看书时,理直气壮、不会脸红。不过这只是目前,等到哪一天孩子想要看一看哪个领域的书时,我不假思索就能推荐一二三本。每个孩子开窍的时间都是不同的,就像我们曾经写过的一篇:人生没有早晚只有是否

每个人都有来到世界的意义,这一点与年龄无关,家长和孩子绝对平等。有的人能够找到,在不同的年龄,在找到之后重新获得了自己的生命;有的人从未找到;有的人能够感受到却没有勇气确认。

我曾经思考过,那些惊世骇俗的人,都是在30岁之前完成了巨著。那么是否意味着他们在30岁之前就找到了人生的答案呢?答案是确定的。冥冥之中的力量指引他们翻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比如牛顿、比如爱因斯坦、比如大多数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人物。

没有人能够准确描述是什么注定了一切,是遗传、是灵魂、是上天的安排。反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过的坎,摔的跤、掉的坑。

当然,并不是说家庭教育没有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如果有,最简单的,就是尊重孩子。就这么简单。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并不因为生物学的巧合,由你带来这个世界,就属于你。孩子不是你的附属,不是你的下级,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有自己的思想、情绪,并且大概率比你要优秀。

第二,下一辈能够看清上一辈,而上一辈多半看不清下一辈。

这句话我是从易中天先生那里听到的,很以为然,并且总结的非常好。

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对父母的了解,超过父母对我们的了解。而我们的孩子对我们的了解,超过我们对她们的了解。认同的朋友们举个手🙋🏻‍♀️。

年轻一代永远是可敬的。

我的孩子在六岁的时候,就会说:我的爸爸是一个有梦想的人。而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形容她更好。

对于我们的父母而言,我们没有更多可以要求她们改变的。习惯于她们对我们的不够了解就好,少一点抱怨、多一些理解。

但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不要太自以为是。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她们非常了解我们,从任何的角度。

所以我们不要对孩子说谎,她们会取笑我们的。也不要向她们夸任何我们没有做到的海口,她们很清楚。只有在自己是一个习惯于阅读的人,才能要求孩子多阅读,虽然孩子很可能并不因此而改变。但如果一个不喜欢阅读的家长,向孩子夸耀自己喜欢看书,会被孩子看不起。

第三,六岁之前尽可能多的陪伴孩子。六岁之后学会放手。

很多不合格的家长是反过来的。孩子小的时候,闲烦。孩子大了,反而缠着孩子。

心理学中关于婴幼年的论断是很精确的,0-3岁,3-6岁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尽可能多的得到来自父母的爱,孩子就会充满安全感,会有勇气、有信心。所以要尽可能在这个阶段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但孩子6岁上学之后,就要引导孩子学会独立,多和同学交往,多过集体生活。

尤其在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要多学会理解孩子,否则你说的任何话孩子不但不听,还会去做相反的努力。这就是所谓的叛逆吧。

第四,家庭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

其实更多是关于生活细节。

比如吃饭,怎么夹菜、怎么转桌、不能发出什么声音,不能做什么。

比如睡觉,睡前要不要洗脸、洗脚,睡觉要不要穿睡衣,会不会睡懒觉,起床后是不是立刻刷牙、洗脸。

比如跟别人交往,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和什么样的人多交往,离什么样的人远一点,遇到各种问题怎么办。

这些是孩子无法从其他地方学到的。如果家长不能教给孩子,孩子大概率只能在住校后,从同学鄙夷的眼神中学,成年后在另一半那里学。很可能会因为这些无法拥有更好的另一半。

所谓的家教,其实更多都是生活细节。

第五,关于孩子的爱好。

我坚定的认为,青春期之前,绝大多数孩子是没有爱好的。

青春期是人一生的重要分水岭。大部分孩子,在青春期才会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才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青春期之前的兴趣,大都是三分钟的。不是孩子不好,而是那个阶段大都是这样。

这种情况下,有条件可以让孩子多去接触不同的领域,不要幻想孩子是哪方面的天才,最多只能起到启蒙的作用。

最后总结,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至于她们到底是什么样,我们很难甚至不可能知道。我们能做的,唯有尽我们所能,把自己过好。至于她们会怎么样,随缘就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