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售价翻一倍!!新品种雌性率96.7%!成品规格更大、整齐度更高!

 水产前沿 2022-08-12 发布于广西

虹鳟“全雌1号”将进一步优化我国虹鳟养殖结构,为我国鲑鳟种业的提档升级做出重要贡献

  • 文/ 水产前沿 实习编辑 覃安文
  • 图/ 徐革锋

虹鳟具有味道鲜美、刺少肉多、营养丰富、人工繁殖简便等特点,是我国鲑鳟鱼养殖业的主导品种,养殖产量占到我国鲑鳟鱼总产量的90%。根据2022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1年我国鲑鳟鱼养殖总产量约为3.83万吨,其中鳟鱼养殖总产量约为3.58万吨,养殖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云南等地区。

商品鱼

此前,我国虹鳟苗种长期依赖进口,且盲目自繁造成种质混杂。为解决苗种长期依赖进口的产业发展瓶颈,打破欧美制种技术和苗种供应的垄断,构建虹鳟全雌种质供应新格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鲑鳟遗传育种团队开展了虹鳟全雌新品种培育攻关,育成了虹鳟“全雌1号”在相同养殖条件下,该品种与未经选育的虹鳟和虹鳟“水科1号”相比,22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9.3%和10.2%,雌性率为96.7%。近期,水产前沿采访了中国水产学会冷水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鲑鳟遗传育种团队研究员徐革锋,为我们讲述虹鳟“全雌1号”的发展前景。

全雌卵

广阔的市场前景


水产前沿:目前,虹鳟的市场状况如何?


徐革锋:虹鳟的市场前景非常好。首先,受俄乌军事冲突影响,国外的冰鲜大西洋鲑出口到中国的难度加大、运费成本激增;其次,长期受新冠疫情影响,从国外进口的冰鲜或冷冻产品的数量大幅下降。这两种情况造成鲑鳟鱼的进口量总体下降,但国内的消费需求未受影响,市场供不应求推高了三文鱼的价格。在此形势下,国内市场对虹鳟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尤其是大规格产品,这也使得虹鳟价格翻了一倍,甚至更高,进一步推动了虹鳟产业的发展,提升了虹鳟的经济效益。

水产前沿:“全雌1号”的诞生能给虹鳟产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徐革锋:针对“虹鳟全雌三倍体”苗种长期依赖进口的产业发展瓶颈,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开展了虹鳟染色体控制技术和制种工艺研究,成功掌握了“虹鳟全雌三倍体”规模化制种关键技术。但只有技术是不够的,还得有优质的种源进行配套生产。“全雌1号”诞生后,就有了雌性的核心种源,再运用全雌三倍体制种技术,可规模化生产全雌三倍体苗种。通过新品种培育解决了种源卡脖子难题,为虹鳟产业提供优质良种,逐步替代苗种进口,保障虹鳟养殖的种源安全。

水产前沿:在“全雌1号”苗种的商业化推广方面,您有些什么计划和目标?


徐革锋: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共享平台包含冷水性鱼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冷水鱼类专业委员会,这两个组织集结了大量水产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优秀养殖户。首先,通过这两个组织向企业和养殖户推广,联合龙头企业做好育苗工作,向当地养殖户供应苗种。其次,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国家级鲑鳟鱼育种团队,常年深耕育种领域中,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也会吸引部分苗种企业自主联系。最终,与各水产企业携手,共同构建虹鳟全雌种质供应新格局。

虹鳟“全雌1号”养殖现场

优良的养殖性状


水产前沿:新品种虹鳟“全雌1号”有怎样的养殖优势?


徐革锋:最大的优势就是生长速度快,其次是雌性率高、抗逆性强。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虹鳟和虹鳟“水科1号”相比,22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9.3%和10.2%,雌性率为96.7%。通常,在进行混合性别群体养殖时,由于性成熟年龄不同,雄鱼往往比雌鱼先停止发育。若群体为全雌鱼的单性别养殖,可相对延长养殖周期,商品鱼规格更大,整齐度更高。

水产前沿:养殖户要进行“全雌1号”养殖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点吗?


徐革锋:“全雌1号”生长速度更快、养殖成本更低、抗逆效果更好,能够为养殖户提供更优质的良种选择。其适宜在全国水温7℃-20℃和溶氧6mg/L以上的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只要遵守基本的养殖规范,就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生长性状测定

前沿的育种技术


水产前沿:2022年,农业农村部公告推广26个水产新品种,虹鳟“全雌1号”榜上有名,想请徐老师您先介绍一下“全雌1号”的选育背景?


徐革锋:目前,我国虹鳟养殖结构相对丰富,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鲜活小个体养殖,规格在0.75kg-1kg,主要在超市鲜活售卖;第二类是鲜活大个体养殖,规格在2kg-3kg,多以前店后厂的形式在成都、昆明等西南地区售卖;第三类是大规格冰鲜三文鱼。这三种类型的鱼,所用到的卵是不一样的。第一类,用普通的虹鳟卵即可,仅部分需要用全雌二倍体卵;第二类,大部分用全雌二倍体卵;第三类则是用全雌三倍体卵。

由于雌鱼的性成熟年龄较晚,养殖周期相对较长,而雄鱼在南方1龄半到2龄便达到性成熟,性成熟后所摄取的营养和能量都转移到性腺,不再长肉,所以养殖一公斤以上的虹鳟鱼多数都用全雌二倍体。另外,全雌种质也是生产全雌三倍体的种质基础。基于以上的背景,开展了虹鳟“全雌1号”的选育。

水产前沿:在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有遇到哪些困难吗?都是如何解决的?


徐革锋: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团队早期开展了虹鳟性控育种与多倍体生殖发育的研究,掌握了最前沿的性控育种理论与制种技术,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虹鳟全雌二倍体和全雌三倍体制种技术的成套解决方案,解决了在育种技术上的困难。在虹鳟“全雌1号”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缺少长期稳定的国家专项基金的支持。育种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审定要求,新品种的选育要超过4代,并且要有连续2年以上的生产性对比实验,对于性成熟期比较晚的鱼类,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更大,需要强大的资金扶持。

水产前沿:目前团队还有其他新品种的育种项目吗?


徐革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鲑鳟遗传育种团队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家系选育的,研究所有一个国家级的冷水性鱼类遗传育种中心。育种中心具备专业的设施设备,足够同期开展多个品种的选育。目前,团队还开展了褐鳟和金鳟新品种的选育,将进一步为鲑鳟鱼市场提供新的养殖对象。

专题|2022年农业农村部推广水产新品种

售价18元/斤!新品种长速提升23.6%!存活率超82%!

售价可达100元/斤!新品种生长速度提高28.7%!

塘头最高45元/斤!又一虾新品种诞生!优势:长速提升21.1%、成活率提高5.1%

售价超80元/斤!新品种90天可上市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