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解决工程总承包争议需要高素质争议评审员的支撑——关于迫切建立我国争议评审员人才智库的几点思考

 建纬律师 2022-08-12 发布于上海

工程总承包模式,集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承包,必然会涉及工程设计和设备采购方面的争议。我国现有司法体系尚未组建有关工程设计和设备采购争议的司法鉴定单位名录。一旦形成工程总承包争议,工程设计和设备采购两类争议难以通过现有司法鉴定来确定争议是非。司法实践中已出现相关案件,虽经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审理,仍难以准确裁判。现行司法鉴定制度难以适应工程总承包案件审理需要,已成为工程总承包争议解决的痛点、堵点和难点。

对此,从行政主管部门对市场操作的引导角度,住建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颁布并于202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在通用和专用条款第20.3款规定了工程总承包合同的“争议评审制度”。这是一个应当引起各方高度重视的新机制详细分析可参见:202281日朱树英老师刊登在建筑时报上的《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的工程总承包争端解决的新机制》)。


除了上述示范合同文本的明确,我国司法审判领域就建设工程争议案件,也在同步接纳合同当事人设定的“争议评审”机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20〕25号)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在诉讼前共同委托有关机构、人员对建设工程造价出具咨询意见,诉讼中一方当事人不认可该咨询意见申请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但双方当事人明确表示受该咨询意见约束的除外此规定突出体现了司法审判认可“争议评审”制度中当事人自愿原则和尊重专家裁决原则。

上述示范合同文本明确的争议评审机制,系借鉴国际通行的替代型争端解决机制ADR,包括:争端委员会DB、争端评审委员会DRB、争端裁决委员会DAB、争端避免/裁决委员会DAAB(详细分析可参见:《【建纬观点】国际工程中常见的争议解决机制——争端裁决委员会》,本文于2019年8月21日首发于“建纬律师”官微,点击此处查看链接)。争端委员会DB模式最早出现在美国,后被世界银行、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等组织借鉴到国际工程项目中。纵观FIDIC合同条件项下的争端解决方式的发展历程,从最初1950年代起实施的“业主工程师决定制”,逐步发展演变到现行的2017版FIDIC合同条件下,DAAB在红皮书、黄皮书和银皮书中均设为常设机构,从而逐步实行“工程师决定”、“DAB裁决”、“仲裁程序”的三层争端解决方式。

当前,争议评审机制在我国尚缺少明确的立法支持,该机制的实际执行还不具备强制性法律约束,需要我国通过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的设置优化、立法权补强等方式逐步明确该机制的适用细则和执行规则。对标FIDIC合同条件,后者作为国际工程上适用极为广泛的合同范本,前后经历60余年,目前仅属于非法律范畴的国际惯例。但是,相较于传统仲裁和诉讼方式,争议评审机制更具有如下优势:当事人对评审机制条款条件的设置可由双方合意制度;争议事项的调查、评析可在建设过程中现场进行;评审专家可从熟悉造价、工程、法律的行业专家内遴选产生,能高效性分析研判争议事项,特别是建设项目中常见的复杂技术争议。可以说,争议评审机制,独特优势。因此,争议评审机制在我国建设项目中的逐步深入运用,将未来可期

争议评审机制和仲裁制度也是有机联系、不可分离的关系。争议评审机制多为仲裁程序的前置,两者是彼此独立、但可互为转化的双层争议解决方式。争议评审机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往往也是仲裁案件受理的前提条件,甚至是仲裁案件不予受理/中止的重要考虑情形。欣闻赣江新区国际仲裁院于2022年7月31日成立赣江新区国际仲裁院工程总承包(EPC)仲裁中心,紧跟行业和市场的方向和需求。可以预见,未来我国还会出现更多以建设工程总承包为特色的专业仲裁机构。因此,争议评审机制在我国建设项目的工程总承包仲裁案件的适用和衔接,也将必不可少

苏州中亿丰集团的 “未来建筑研发中心项目”争议评审专家聘任仪式

目前市场的操作实践中,类似苏州中亿丰集团的 “未来建筑研发中心项目”,已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创设、探索和总结了由造价、工程、法律三方面专家组成工程总承包项目争议评审组的典型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发现争议评审机制的推广和适用,更离不开高素质的争议评审专家的支撑。对标其他建筑大国(例如:美国仲裁协会(AAA)、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和国际组织(例如世界银行、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国际商会(ICC)等),该等机构均建立其争端委员会,并就其成员任命、争端提交和处理程序等方面规定了相关的协会规则或程序规定。

根据我国工程总承包项目争议解决的客观需求,并适应中国建筑业工程总承包的转型升级之需,组建一批懂技术、懂专业、懂法律的高素质的争议评审专家队伍,建立我国自己的权威的评审员专家库,完善评审员的培训和认证制度,已然成为当下迫切之需。

END

作者 | 陈军

编辑 | 建纬品牌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