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雾里看花,说说《现汉》中的那些词

 孝义方言词语 2022-08-12 发布于北京

○《现汉》中有“一起”,yīqǐ解释有“➊(名)同一个处所:坐在一起。➋(副)一同:张大叔明天进城,你一起去吧”。


这个“一起”会不会是个记音词?

我猜测,这个“一起”可能源自“一处”,是对“一处”的记音。

我们先来看看“”字。

《说文解字》中有“”,解释为“墟里切,能立也。从走巳声”。

《康熙字典》中有“”,解释有“【孟子】鸡鸣而起”。

《汉语大字典》中有“”,解释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现汉》中有“”,读,解释有“(动)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来|起立|起床|早睡早起”。

我们再来看看“”字。

○《说文解字》中有“处(処)”,解释为“昌与切,止也。得几而止。从几从夂”。

○《康熙字典》中有“处(処)”,解释有“【玉篇】与處同”。

○《康熙字典》中有“处(處)”,解释有“又【广韵】读去声,昌据切。所也”。

○《汉语大字典》中有“处(處)”,解释有“处所;地方。如:住处;何处

○《现汉》中有“处”,解释有“地方:住处|心灵深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chù

○ 网上有资料显示:

一处:一起;一同:正耍去呢,咱们~走。(三一·728)这几日还有几件小的,我也记不清,所以都凑在~,就打起来了。(四八·1112)

一处儿:〈副〉一起。中原官话。

“处”会读“起”?

我觉得,有这种可能。

其声母之变,ch——q:

1.腰”可能曾读“腰”。

2.“铁”可能曾读“铁”。

3.“晨”可能曾读“晨”。

4.“赶”可能曾读“哄”。

5.“受”可能曾读“受”。

6.“”也读“”。

7.“近”可能曾读“跟”。

8.“茶”可能曾读“茶”。

其韵母之变,u——i:

1.“这”可能曾读“这”。

2.“石”也读“石”。

3.“惊”也读“惊”。

4.“球”也读“球”。

5.“同舟共”也读“同舟共”。

6.“一药”可能源自“一药”。

7.“天异禀”可能源自“天异禀”。

8.“便”可能源自“便”。

9.“舒”可能源自“宜”。

10.“”也读“”。

11.“一劲儿”可能源自“一气儿”。

12.“怪”可能源自“怪”。

13.“意”可能源自“意”。

14.“关”可能源自“关”。

15.“挖”可能源自“讽”。

16.“鸡”也读“鸡”。

17.“”也读“”。

18.“”也读“”。

19.“”也读“”。

20.“薄”也读“薄”。

21.服”可能源自“宜”。

22.悉”可能源自“习”。

23.“落”也读“落”。

24.“”也读“”。

25.“黑”可能曾读“黑”。

26.“劳”也读“劳”。

即“处”可能曾读“起”。

雾里看花,姑妄言之。


旧文参考:

一处儿处(2022年8月1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