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连载440:没有能力,是很难做好人的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8-12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这部分主要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饱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意即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着循环的规律。

“常与善人”中的“善人”是指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大众、不与他人争利益的人。

文章图片2

没有能力是难以做好人的。

生活中总有人抱怨说“好人难当”、“好人没好报”,这话听起来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分析起来,就不是这样了。

在《道德经》第八章中,我们讲到水为什么称得上是“上善”?

  • 一是因为它能利万物;

  • 二是因为它不争;

  • 三是因为它具有“七善”之能,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因此,可以说没有能力是难以做好人的。

文章图片3

人善人欺天不欺。

人们常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好像做善人就一定会吃亏似的?其实,这后面还有一句话,即“人善人欺天不欺”!

一些素养不高的人喜欢欺负弱者,包括善良的弱者,这是事实。但老天对人是公平的,而且社会法律法规也会保护弱者,因此“人善被人欺”只是个别现象,不是普遍现象,只是善人也要有意识通过一些惯常的手段去保护自己。

所以,虽然做善人有时会吃亏,但还是要做善人。

因为“善”是自然的本性,是各种物质和谐而又凝聚的力量,它能让简单的事物凝聚成复杂的事物,让单个的原子凝聚成高级的生命。

文章图片4

“善”就是天地这个“场”的生命力。

就像磁力在电磁场的作用一样,它充满整个场,并使场内的生命和谐共荣,这就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科学真理所在。

天道为什么总是成就善人呢?这是因为善人的个性符合了天性,善人的德行符合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

因果是一个不断转动的轮子,陷在其中就很难脱身,会使人惯性地运动于其中。这个轮子每转一圈,都是在招致、产生新的业因活动。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