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连载430: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圣为本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8-12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这部分,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人说“天机不可泄露”,但老子却在《道德经》各个章节中接二连三的抛出了天之道的秘密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就是圣人的慈悲之心。


文章图片2

首先,“天”为何物?

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清者穷尽处为何物?清清者又是何物?

老子结合对日月星辰、人间百态,芸芸众生的观察,最终提出了“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域中有四大”学说。

也得出了人在这天地之间发展的重要原则就是要遵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所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原则——即人以地为法、地以天为法、天以道为法、道以自然和谐为法的客观发展规律。

一句话,虽然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圣为本,但破坏了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和谐发展的关系。


文章图片3

其次,如若处理不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将天诛地灭!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说: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这是老子非常直白坦率地警告人类:如若处理不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届时必将天诛地灭!

今天,当人类发展无限的欲望和地球资源有限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人类无限开采和享受已经大幅侵占了动植物和地球本身的生存空间,使地球频频发生灾难、气候反复无常。

文章图片4

如果说人类的无限发展对万物的生存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那么人类无休无尽地改造大自然的欲望就是对天地运行规律的巨大干扰。

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能源都挖出来,像煤、石油消耗燃烧以后,都将变成烟尘和二氧化碳飞向天空,不但将令地球失去质量,还将使南北极不能平衡运行,令四季无常……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十章中指出了“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这就是说,大地承载着万物和人类,彼此应该紧紧拥抱在一起、和谐统一,怎么能分开?所以,《道德经》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揭示了人类和万物赖以生存的关系——即老子郑重地告诫我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至关重要!


文章图片5

再次,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中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婴儿。”

这一段中,老子把人类和万物的生存空间比例描述得非常的形象生动。

老子把人类的发展比喻为天下千万条小溪,小溪要融入大自然当中,必要遵守这样的常德,才能使人类一代代复归婴儿的发展下去。

文章图片6

自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人类改造自然、挖掘地球上能源的技术也愈来愈先进了,甚至到了“点石成金”的速度了。

  •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说“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中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这些都是老子希望人类永远记住:福祸相依、物极则反的大道规律。


文章图片7

综上所述

本章老子主张“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

这一章也是《道德经》第七十四章、七十五章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这一思想的继续和发展,都表达了天下不公、贫富悬殊将会是令天下产生动荡的、事关生死存亡的、必须警觉的头等大事!

所以,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这是《道德经》给所有人的一面镜子,更是人类文明的精粹!


文章图片8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

明天,我们将开始第78章《正言若反》第一层面《道德经-连载431: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可直接点击浏览)的分享。

欢迎您持续跟随《道德经-连载》,我们明天再见哦。


文章图片9

更多有趣内容(可直接点击浏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