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说(四)/尧妈:孩子是船,父母是帆(初中生家长分享会,上)

 长沙7喜 2022-08-13 发布于湖南

大家好。

我是懒妈。

从2014年懒崽进入初升高开始建立“好学之家”QQ群,转眼过去8年了。

陪伴懒崽从中考到高考,从本科到博士,从少年到青年。

同时也陪伴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成长。

今年收到很多个高考生家长的电话。

有两个印象特别深刻。

1、一个是一位孩子一中毕业的高考生家长的电话,孩子高考顺利进入了上交。

家长说:当年小升初择校长沙,碰上史上最严小升初政策:“公办不择校,民办不分班”。只能无奈的放弃了公办的麓山国际和双语,选择了青一。当时作为迷茫的家长,咨询了懒妈很多的择校问题。6年后进入了上海交大,虽然有些小遗憾,但是也还很满意。特意打电话感谢懒妈一直以来的帮助,6年前的迷茫纠结与焦虑还在眼前,如今大学顺利录取,打电话做个“汇报”,同时感谢懒妈一直以来的帮助。

2、另外一位是雅礼的家长的电话:孩子放弃了清华的强基,顺利进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理想的专业。感谢懒妈的帮助和解惑,同时作为一位资深的优秀老师,也因为看着懒妈从家长到培训到教育,很佩服懒妈的敬业与专业、坚持与坚守、学习与突破,受到懒妈的感染,再一次激发起教育的热情。

如果说从2016至2022,懒妈从一位科研工作者向教育工作者完全的转变,最大的动力是什么,就是:孩子们的成长,和家长们的信任。

图片

这次的主角是“尧妈”:尧崽2021年物理竞赛国集保送北大。尧妈受懒妈邀请,为初中生家长做了一场线下交流会。现将尧妈的交流会发言稿放上来,希望给后来的家长们一下借鉴。由于发言稿比较长,所以分两次放上来。
尧妈要交流的是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给孩子成长助力的最根本的前提。
2、规划、目标、计划和执行力:实现梦想,缺一不可。
3、家长助力:家长强有力的支持,才能让孩子乘风破浪。

孩子是船,父母是帆

                                      —初中生家长分享会
各位家长:
大家好!

今天来到这个分享会觉得非常荣幸,我是“好学之家”的受益者,从孩子初二进入“好学之家”,现在他已成为大一的学生,而我也从当初的小白成为今天的分享者,我很长一段时间在“好学之家”的群里仰慕地看大神妈妈们聊天,从大家的聊天记录中梳理有用的信息,也特别感谢无私分享的高年级家长们,没有TA们的不吝赐教,我今天也许也没有机会站在这里。
所以,今天我是来感谢和回馈的,如果我自己的经历与感悟能给低年级的家长一点启发,如我自己当年一样能够从迷茫中看清目标和方向,那么我会为自己对本次分享会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感到骄傲,因为这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今天在座都是初中生的优秀家长们,孩子正处在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青春期。所以今天我的分享会的主题选择了这样一个标题:孩子是船,父母是帆。对于初中生的家长来说,我们的孩子出海远航的时间节点已经越来越近了,他们追寻心中的彼岸,我们是孩子梦想之船的风帆,引领他们,也祝福他们,未来也许不会一帆风顺,但18年的养育和塑造,要让这艘船经历风雨的洗礼依然不改前进的方向。

在目前的教育生态中,家长是双面胶,一面是“双减”政策的全面开展,一面是中考分流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焦虑”是孩子整个教育阶段家长们的共同标签。特别是妈妈们,母子连心,孩子成绩的起伏是老母亲喜怒哀乐的晴雨表,作为陪伴孩子18年的老母亲感同身受,但是焦虑的情绪会在家庭成员中进行传导,会导致夫妻关系或者亲子关系的冲突和矛盾,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引领者和执行者,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面向的是未来,未来是满怀的希望与期待,如果总是用“焦虑”来灌溉,那孩子的未来会开出什么样的花?认真陪伴孩子18年一路走来,经历了每一个惊心动魄的升学季,在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中,我也充分感受到了身边家长的焦虑、迷茫和无助,特别是到了初高中阶段,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突然就变得激烈,网瘾、抑郁、休学,甚至退学,心疼孩子们却又无能为力。

家庭教育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包括学习,包括成绩,但又不仅仅限于学习和成绩,还有更为重要的性格的塑造、习惯的养成、内驱力的唤醒、情绪的疏导、心理的建设、亲子关系的和谐、有效的沟通以及个人目标的实现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一个表象,这个表象牵动着千千万万家庭最敏感的神经。

在我的理解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自我认知的觉醒,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从中获得幸福与成就感。教育一定是过程导向,不是结果导向,在正确的价值理念下指导的家庭教育实践,才能真正为幸福人生奠基,这是“道”与“术”的关系。对于一个人的评价要看长期的发展轨迹,社会评价体系是多元化的,中考和高考是人生重要的考试,应该全力以赴认真对待,但并不是决定整个人生的考试,家庭既要给孩子搏击风浪的勇气和助力,也要成为孩子经历风雨后的温暖港湾。

吴军博士写过一本书《大学之路》(硅谷著名自然语音识别专家、丰元资本创始人,开设有专栏“硅谷来信”,代表作《浪潮之巅》、《硅谷之谜》、《大学之路》等等),上下册。他把女儿培养进了麻省理工,亲自走访了诸多著名大学,并对大学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大学之路》书中阐述了英美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解读了通识教育对于个人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系统介绍了英美大学的教育方法和办学特点,比较了中美两国在教育上的差别,对年轻人给出了自我发展的建议,特别强调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教育是终身学习,不是短跑。有人少年得志,有人大器晚成,我们不要总是纠结于孩子是不是输在了起跑线。

图片

接下来,我想把分享主题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关于和谐亲子关系的构建,平稳渡过孩子的青春期;第二个部分聊一聊关于初中生的学习规划,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寻找自己的节奏与方向。

一、构建和谐亲子关系,保持与孩子对话的能力。

我们作为父母,从孩子呱呱坠地时的满怀喜悦到孩子成年后的祝福与目送,18年的时光铭刻着原生家庭对于爱与被爱的诠释和践行。我们与孩子相依相伴共同成长,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就建立的情感纽带的牢固程度决定了青春期抗压能力的承受极限,这就是为什么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父母要尽量亲自养育孩子。家长稳定而理性的情绪管理是孩子幸福成长、理性思考的重要前提,青春期的孩子因为身体的变化、激素水平的波动、大脑发育的不成熟,矛盾与冲撞不可避免地发生。这个特殊时期考验的是家长的智慧和定力。我们总是感叹过去那个懂事乖巧的孩子去哪儿了,却很少反思我们自己是不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实现了自我的成长;我们懊恼孩子不听话了,却很少反省我们自己有没有好好说话。当孩子还弱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家长的威权压制不满和反抗,却未曾察觉看似风平浪静下的暗流涌动,做父母也需要学习,需要成长,在纠正孩子的错误之前,先要赢得孩子的心。在孩子的青春期能够换位思考,做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和学习者,真正的去理解一个生命的成长需要被认可、被接纳,才能真正让孩子向我们敞开心门,当双方都向对方打开的时候,沟通才会变得顺畅,即便有冲突也能及时化解,而不会任其不断累积,直到出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代著名的文学和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在《孤独六讲》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可以在父母面前感觉到非常孤独。”我想,这是一句触怒儒家思想的陈述,却是事实。在我青春期的岁月中,我感到最孤独的时刻,就是和父母对话时,因为他们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我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而这并不牵涉我爱不爱父母,或者父母爱不爱我的问题。

这段文字给了我很深的触动,我特意把这一页折好,把这本书放在床头,不时翻出来看看,给自己一个警示。我的孩子从初二(13岁)左右开始进入青春期,到高一结束后有所缓解,大约三年的时间。我们之间也出现过冲突,我们可以吵架,但吵过之后双方冷静下来,一定有一次深入的谈话来剖析矛盾,我可以为自己不恰当的语言道歉,他也要直面自己的问题,并协商一个我们双方都认可的解决方案,这样就不会把所有问题一项项累积。虽然过一段时间仍然会出现矛盾,但我清楚基本在可控范围之内,不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与后果。

图片

我儿子2015年小升初,6年级的时候我们收到了长郡双语、南雅、青竹湖湘一、附中博才的录取通知,虽然几所学校在升学率上略有高低之分,但我认为都是好学校。青一是因为距离太远又不打算寄宿,已委婉向校方表示不考虑。长郡双语在当时是竞争最激烈的,我们小小纠结了一下,还特意从上班的地点开车跑了几次做时间测试,20多公里,还要经历早晚高峰,觉得距离太远了,而附中博才南校区离我们工作地点距离比较合适,可以住在自己家里,每天早晚能陪孩子用餐,所以最后选择了附中博才南校区—这所2014年刚刚启动还没有第一届毕业生数据的新学校。当时做出这样选择的时候,我熟悉的很多家长朋友觉得非常惊讶,无法理解。我也看了一下初中的课本和中考的难度,觉得初中学业难度并不是太大,如果新学校因为师资力量稍有不足,我们自己大概也有能力来平衡,如果每天在路上来回奔波疲惫不堪,我自己情绪不好,孩子大概也不会过得太开心。初中三年正值孩子的青春期,以平和稳定的心态渡过青春期这件事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最好的课桌是餐桌,我们有很多的话题是在餐桌上开展的,我更看重每天能陪孩子吃饭一起聊天的时间。附中博才是一所让他觉得很放松和快乐的学校,老师给了他更多的自主权,他个人的想法和天性没有被压制,学习效率也比较高,基本上晚上8点半以前可以做完学校的作业,8点半以后就是自己的自主学习时间,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高中的竞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一块的内容我放到第二部分再详细展开说。

接前面展开:如何找到与孩子的共同话题。

1、少唠叨,少重复。孩子进入初中以后,我们每天主要的沟通时间就是用餐时间,用餐是一个很轻松的时间段,尽量不要在吃饭的时候唠叨孩子的学习,这样会让孩子特别反感,来回几次孩子可能就什么都不会说了。

2、我们就要学会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引导孩子分享的欲望。我们要找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聊文学、聊最新的电影,聊最近上热搜的新闻,聊学校的趣事,不要以为这样的话题是耽误时间,家长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观察者,在聊天的过程中观察孩子的情绪,倾听他对每一个事件的看法,通过这种交流来了解孩子最新的动态,只有获得了顺畅的沟通渠道,我们才能更准确的把握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情绪变化。在中学阶段孩子们情窦初开,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一件挺正常的事,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好好引导,在一个不缺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不会有太出格的举动,没必要遮遮掩掩。孩子对于异性的欣赏,TA们的审美和价值观其实也是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我就经常对孩子说:你欣赏的人我也一定会喜欢。我儿子也曾经收到过异性的小纸条和明信片,他很大方地带回家给我看,然后说“你不要管,我自己会处理好。”然后一切风平浪静。当我们以非常信任的态度来对待这些事情的时候,孩子就觉得没必要隐瞒,因为告诉父母并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3、高质量的陪伴。在陪孩子聊天的时候,我们要和孩子有共同话题,聊什么?我们要主动去了解孩子的世界,和他一起读书,陪他看电影,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得到认可,你就赢得了孩子的心,反过来,我推荐给他的书、电影,也才能得到他的认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互动过程。比如我们会在同一个时间段内读同一本书,然后各自谈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对作者写作背景的讨论。现在出版物非常丰富,学校老师会开书单,我并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完全遵照学校开出的书单,阅读的范围可以更广一点,涉及的领域可以更多一点。历史、科幻、武侠、悬疑、魔幻可能是大部分男生的必备书单,像《三体》、《中华史》,初中三年他还读完了金庸、梁羽生、古龙的绝大部分武侠小说,我们一家人经常在吃饭的时候讨论武侠江湖中的人物和情节,这是一个非常放松的时刻。当我完全接受他对于阅读的喜好的时候,我顺势也可以把我认为好的作品推荐给他,我们的这种互动就可以更好的进行互补。他也喜欢看科幻或者悬疑类电影,最新的电影资讯第一时间告诉他,有时间我们就一起去看,如果他没时间,我就自己去看,然后吃饭的时候讲给他听,等他有时间我们再一起又看一遍。我记得初中三年我陪他看了很多场电影,新上映的电影去电影院看,比较老的电影在家里利用周末的时间看。他有段时间喜欢《歌剧魅影》里的音乐,这部电影我们一起反复看了6遍;《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看了4遍,他很喜欢汤姆汉克斯,特别是《阿甘正传》这部影片所表达的善良、温情、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触动所有人心中最美好的东西,这就是优秀的文艺作品带给人的力量。可喜的是,国产电影也开始有更多的优秀作品涌现,我们俩都是影迷,这个话题我们有很多发挥的空间。

图片

成年人不是在拥有孩子的那一刻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做父母,新手爸妈往往对学习如何抚养婴儿比较用心,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却忘记了自己应该将这种学习持续进行,于是我们的思想、意识就慢慢和孩子脱节了,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除了反复念叨“努力学习”,和孩子已经无话可说,而唠叨偏偏又是青春期的孩子最为反感的。我曾经跟孩子聊天的时候说起过“灌鸡汤”这件事,孩子当时给了我这样的答案:“我们其实都很反感老师和家长给我们喂的鸡汤文,你们觉得感动,我们觉得空洞。”我问:“那你觉得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触动你呢?”答:“经典啊~经典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岁月的沉淀,用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所展示的生活场景,从别人的故事中得到的反思才能真正触动心灵。”《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马丁老爷子说:“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我们希望孩子热爱阅读,从读书中明理,我们自己也可以从读书中缓解焦虑,获得与孩子对话的能力。

在进入高中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开始在学校附近陪读,竞赛班的学习任务日益繁重,时间也越来越紧张,我特别珍惜能陪他闲聊的每一个时间段,我们主要的沟通交流时间一是就餐时间,但因为我们也要忙工作,每天只能一起早餐加上周末两天的一日三餐;二是每天晚上等他晚自习回家后会聊个10多分钟,每天的情绪都要得到梳理与释放,当天的问题尽可能当天解决,带着好心情入眠。竞赛每上一个台阶都很艰难,是一个不断将自信击得粉碎然后再重建的一个过程,近几年竞赛政策的收缩也导致风险非常大,要么心想事成,要么颗粒无收,我们经历了最艰难的过程,从2019年开始自招压缩,到2020年的疫情,再到强基计划的巨变。2019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给懒妈,讲述了在这种巨大的落差中我和儿子之间的对话和决定,我问孩子如果竞赛的升学优势没有了,会不会考虑退出,他秒回:“不退”,我说行,如果不退就请全力以赴,爸爸妈妈在你身后,不要怕。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提过退组的话题,但是我悄悄为他做了竞赛高考双双失利的备选方案,只要我们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即便失败也坦然接受所有的结果。疫情期间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复课,我们也从来没提过放弃。

疫情的第一年,孩子、家长、学校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家长和孩子各种心态都有,我们必须给孩子最强有力的支持。面临孩子大考的家庭,我想提醒一下家长,不要把您的焦虑和纠结、担心挂在脸上,孩子自己内心压力也很大,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理解和帮助。家长们有时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会选择抱团取暖,天天约了一起散步聊天,我发现有时候大家越聊越焦虑,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不能轻易被别人打乱。我自己一直保持一周两到三次锻炼身体的频率,晚上回到陪读房,读书、练字、做家务。无论多晚,我一定都等孩子回家说会儿话才睡。当孩子面临着升学压力的时候,因为外界都在传递一种很紧迫的气息,如果爸爸妈妈们特别紧张,我建议您不妨放下手机,屏蔽一些让我们产生焦虑的信息,闭上嘴巴做好后勤,做一些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事。给予孩子陪伴,给予孩子鼓励,不问收获,陪他一起走过那段最难的时光,也许他就会给你惊喜。

青春期阶段,生命教育放在首位,特别是在初高中阶段,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得当,往往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很难逆转,所以青春期的陪伴是考验家庭的承受能力和家长的智慧。青春期的“叛逆”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我更愿意看成一个中性词。叛逆代表自身诉求的表达,如果孩子事事都和我们同样的想法,那TA们超越我们的概率也微乎其微。孩子在进入大学后也面临着很多的调整,生活节奏、学习节奏和高中都有很多不一样,同样需要关注、需要鼓励,我们也要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保持与孩子对话的能力。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