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鲜芸||陌生人效应

 西宁的表情 2022-08-13 发布于青海


读   书
陌生人效应

书籍信息:

书名:《陌生人效应》;
作者: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20.


01
面对陌生人,看破不说破
三国时期的谋臣杨修,智慧过人,但他恃才傲物,凡事看破说破,引起曹操对储君之位的后顾之忧,结果因一个门、一盒酥和一根鸡肋而丧命。
而电视剧《庆余年》中,不明就里的范闲对偶然邂逅的林婉儿一见钟情,范闲笃定这是天赐良缘,为了两人能在一起,他做了种种努力。有着现代人智商和高情商的范闲,不光痴情林婉儿,对待其他女人的方式也很得当,尤其对绝世美女司理理,从最初的利用,到后来因为查案,两人承诺相互保全,及至司理理主动替他挡箭,范闲都十分冷静,从头至尾都没有被司理理打动。

范闲和司理理交往,于范闲而言,是友情;于司理理而言,是爱慕。而范闲为人处世的高明之处在于:看破不说破,无论是司理理还是北齐圣女海棠朵朵,他都周旋得恰如其分,既不伤人又不害己,在爱和情的网格上穿越自如,游刃有余。
人生在世,除了亲朋好友,更多时候都是在和陌生人打交道,从上学认识老师同学、工作后认识同事朋友,到步入社会结识形形色色的陌生人,生命中的大部分关系对象,都是人们此前并不知底细的陌生人。
怎样甄别陌生人的好坏?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面对陌生人,是看破说破还是看破不说破?这是每个人一生中时刻面临又时刻被考验的难题。

 
02
既要默认真实,也要心存怀疑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陌生人效应》中提出了默认真实、透明假设、耦合效应三大原则,以及专家漏洞、洞察偏见、社交成本、错误匹配、情绪标签、短视状态、归咎对方等十二个“陌生人效应”。
书中最有哲理、最耐人寻味的是“默认真实”——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时,人们会本能地默认对方是真诚的、可相信的。
比如日常生活中,人们接听电信局电话,一般都会配合对方回复,如果去税务或工商等部门办事,也会按要求出示证件,而不会盘问对方身份信息,尤其当下因疫情被封困在家,更容易相信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流调询问。
这是普通人和专家的本质区别,因为专家思考问题从逻辑推理和求证开始,一般没有情感因素,而普通人不会想太多,仅从表象就接受和默认,如果处处怀疑和不信任,人们的生活将举步维艰。
从人类生存程序来看,容易信任别人会更合群,合群要比被人骗重要得多,因为不合群就会被排挤被边缘化,而人尤其不能忍受的就是被孤立,这是人类生存的致命武器,这种以信任为本能的预期判断,常常使人在社交中处于劣势。
看轰动一时的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失踪案:2017年6月9日星期五,下午大约1点39分时,章莹颖用手机给租房机构管理人员发了一条关于房屋租约签订的短信。下午2点38分左右章莹颖失联失踪,据后来庭审记录,当时章莹颖上了一辆黑色轿车,原因是签约时间临近附近又打不上车,而罪犯开车停下并声明自己是警察,年轻女孩看不透罪犯温良外表下的邪念,默认了罪犯的警察身份,毫不犹豫上了他的车,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尽管2017年6月谋杀章莹颖的凶手克里斯滕森被判处终身监禁且永不得保释。但斯人已去,生命消逝。人们对陌生人假面的信任,直接导致了类似章莹颖案诸多悲剧的发生。
这种“默认真实”,常常带着情绪和偏见,还带着不可逆的武断。
人们经常遭遇诸如“蒙在鼓里”“众人皆醒独我醉”“被他人出卖还帮他数钱”之类的骗局,但大多数人会本能地把安全和责任归咎对方,这就得出了一个结果,“被欺骗了的往往是那些你认为不会被骗的人,而那些看清了真相的恰恰是你认为会被骗的人”。

3
摘掉有色眼镜,避免错误匹配
《陌生人效应》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是英裔加拿大人,他的著作及文章涉及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方面。
在书中,作者引用真实存在过的案例仔细剖析,指出了人际交往中容易触犯的不理智雷区,运用心理学知识教会人们正确处理家庭、学校和职场发生的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
虽然书中叙述的人物和事件已渐行渐远,但读起来仍然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开篇“下车”,讲了一个叫布兰德的女性,在开车去买东西的路上,因为开车变道时没打转向灯,被警察拦下。
按理说,这件事好像挺平常。
但事件的发展,出乎意料。在警察与她的沟通过程中,原本对生活满怀希望的布兰德,和只想问问车辆状况的警察越吵越凶。
最终,布兰德被捕。三天之后,为了自证清白,她在牢里自杀了。
书中讲到,其实他们两人都没有心理问题。
黑人女性布兰德创业失败刚寻求了一份新职,准备重新开始,而被警察抓捕很可能面临再次失业;白人警察起初只想找借口拦车以期发现其他业绩,布兰德没打转向灯被警察叫停下车,结果发生了悲剧。
佛经说,众生平等,大概这句话永远只能存在于佛经里。
事实上,我们知道的美国,为数不少的白人容易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黑人,近年发生很多类似布兰德案,多是白人警察拦截追捕黑人最终黑人被枪杀。
像美国前白人警察肖万跪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致其死亡案、美国警察枪杀15岁黑人少女案,以及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4月,白人警察再次跪压并从后脑勺枪杀毫无还击能力的黑人……
此类案件不仅引发美国各界对种族隔阂的反思与呼吁,联合国也史无前例地谴责美国警察野蛮执法,更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在其推特上发文:“我无法呼吸。再一次。”
这种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贴情绪标签,排斥和不接纳陌生人的行为,是人类本能的习性。
疫情常态化的当下,更有一些黑客分子,喜好见缝插针、小题大做、激化警民情绪、制造民族矛盾,大有天下不乱我心不安之恶。
人们容易忽略自身弱视行为,忽略陌生人内心思想,习惯从表象判断善恶,对陌生人的表情和心绪进行错误匹配。
好比一个残忍的杀手,天生一副迷人的微笑,而一个面向很凶的人,也许是个悲天悯人的智者。
上世纪七十年代,印度电影《流浪者》风靡中国,电影讲述了上流社会大法官和贫苦的流浪者拉兹之间所谓的谋杀案件,原告是法官,被告是拉兹,罪行是拉兹闯进法官的住宅企图刺死他。
可是法官万万没有想到,要想杀死他的拉兹正是他的亲生儿子……电影剖析了“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的富人哲学,这种以血缘关系判断德行的谬论,从古至今经久不衰,造成了不少冤假错案。
可以想见,假如人们之间原本相识,天大的事可能就是一两句话的事;或者人们善于思考避开识人误区,就会少一些不理性事件。
事实上,由于默认表象真实,误读他人传递的假面信息,导致事情弄到不可开交,很大程度上就因为彼此是陌生人,或者本能地排斥陌生人。
由此可见,人们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擅长跟陌生人打交道。


4
4
偏见短视透明,人际交往大忌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洞察偏见”中指出,人们总感觉自己阅人无数、聪慧过人,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判定因果、得出结论,这是陌生人效应的“专家漏洞”错误。
书中例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首相张伯伦与希特勒谈判的事件,两人会见之时,希特勒表现出的行为言语和肢体信息,并不是他的真实本意。
满怀停战希望的张伯伦,因为没有从心理上对希特勒进行洞察分析,只从表象推测对方思想,误读希特勒的意图,以为希特勒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以为希特勒同意了他的见解。
张伯伦回到英国大肆宣扬希特勒的和解思想,全然不顾政府同僚的反驳。结果他的偏颇认知,间接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身为英国首相,张伯伦没有站在专家立场辩证分析和洞察偏见,而像普通人一样从表象得出错误结论,产生致命漏洞,使战火蔓延,生灵涂炭。
类似事件生活中比比皆是:
商务洽谈时,甲乙双方尽管在谈论一个业务,但双方的表达不在一个点上,其中一方不明就里,主观判断,导致合约最终出现不对等条款;
或者一方为了达成目的,盲目信任对方,答应对方不合理条款,草率签约,合同生效却发现无利可图甚至亏损;
还有男女交往时,一方为了不伤害对方委婉拒绝,另一方误以为对方害羞而穷追不舍,结果不是令对方不快就是鱼死网破因爱生恨。
更有2022年6月发生的唐山烧烤店暴力打人案,起因仅仅是对陌生人的无端搭讪被拒,引起了逞强者的强烈不满,继而对无辜的女子大打出手,毫无人性。
人们面对陌生人时的媚俗心态,以及好大喜功的自欺欺人,增加了生活和工作的社交成本,失却了本该保有的利益。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饱食人间烟火的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亲眼所见,陌生人哪怕是善意的提醒,也会令人心存芥蒂。
所以,著名的庞氏骗局引发的传销陷阱,才会风靡全球。因为加入传销组织初期往往有利可图,“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们很容易被到手的利益表象蒙蔽,从而深陷其中,甚至倾家荡产。
这种短视状态,是面对陌生人最为忌讳的错误之一。
虽然由于本能上的默认和偏见,导致了数不清的冤案和遗憾。
但如果人们事事心存猜疑,不和陌生人说话,就无法迈出家门一步。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陌生人都有两面性……对外人,他们戒备森严;对家人,他们友好亲切。
而人们通常认为自己火眼金睛,看别人都是透明而单纯,看自己是藏而不露和复杂的,所以在短时间内,无法判断陌生人的生活、工作、家庭、情感背景等,也无法定义陌生人的善恶。
如同盲人摸象,人们对陌生人的判定是片面和局限的,这种“透明假设”,使人们误以为了解和看清了陌生人,从而也将自己透明给了对方。

5
不轻信陌生人,不轻易做决断
那么,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和陌生人交往时,如何判别真伪,确保自身安全和利益?
如果告知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对陌生人心怀敌意,遇到危险就不能向任何人求救,那人们的社交之旅就难以开启。
如果可以和陌生人说话,涉世未深的儿童和青年,就会偏听则信,缺乏判断能力,忽视陌生人话语背后隐藏的邪念。
因为罪犯行凶之前往往言不由衷,如广告所说“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还有“酒好不怕巷子深”,同样的事物,人们听到的和看到的会大相径庭。
这是和陌生人交往时容易犯的压力反应错误,因此,面对陌生人,不能光听,还要多想多思考,体味语言后面的真实动机。
《陌生人效应》从“下车”开始,通过默认真实、归咎对方、错误匹配、洞察偏见、专家漏洞、社交成本、短视状态、透明假设以及压力反应等心理学知识,提醒人们和陌生人交往时,要看清看透事实真相,避免贴标签、乱点鸳鸯谱,不轻易做决定,也不轻信陌生人,保持明智和良善,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做个理性的聪明人。
当下世界,新冠疫情蔓延,自2022年3月爆发大规模疫情以来,以上海为重点,全国各地都相继出现封区封城、停工停学,为打好这场战役,政府企业社区百姓齐上阵,共同抗疫。
核酸检测现场,防护服、口罩把人遮得严严实实,人们彼此都是陌生人,摩擦和冲突难免发生。
有拒不配合参加核检的,有阳性确诊者四处张扬乱窜的,有执法者明知故犯的,有个别机构和团体趁机捞金的,还有惯于用流言蜚语制作短视频和文案蹭热度的各种媒体,对当事人进行肆意妄为的网曝……
很多人不能理解,这样全民皆兵的关键期,怎会出现那么多不可理喻?
其实不奇怪,疫情原本就让人们神经紧张,加之天天面对陌生人,政府警察志愿者辛苦劳累,老百姓也没闲着,学业工作生意都停了,人被困在斗室,各有压力和困难,失去了平常心,遇上对方不理智,犹如“秀才遇上兵”,“箭在弦上”,怎可不发?
对于本书的中心思想,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给出了评论:
“你第一次骗我,是你不好。
我第二次上当,是我活该。
你第三次骗我,咱俩都不是东西”。
至于书中透露出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和认知悬殊,运用心理学知识剖析故事的扣人心弦,英美律政体系和人们的不同理念,有待每个人自己慢慢品味和体会。
因为,触痛这个人灵魂的情节恰好能使那个人赏心悦目,而某个案件默认的犯罪嫌疑人或许正在举办一场公益慈善捐助——形形色色的陌生人就在身边,时时在考验我们的人性和良知!

作者:鲜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