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别只当樊哙是个酒鬼

 子玉史院 2022-08-13 发布于陕西

 / 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刘邦在沛县江湖中的酒友,又出身底层,再加上后来在战场上的生猛表现,人们很自然就给樊哙打上了“粗犷”的标签。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是这一标签的具体表现

瞧,他在鸿门宴上“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抢眼表现直接就抢了主角项羽和刘邦的风头。

而且,樊哙大碗喝酒大口啃食生猪腿的夸张动作就连项羽都被震撼了,“简直就是个原始人”。

鸿门宴作为当时的经典“剧情”在各路“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天下皆知,樊哙的形象从此也深入人心。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樊哙莽夫的色彩也越来越浓。其实,真实的樊哙可不止这一面——

刘邦晚年,备受病痛的折磨,为此,他常常一个人深居宫中,不见任何大臣。

▲刘邦  电视剧《楚汉传奇》/剧照

大家都急,皇帝的健康事关帝国的安危,可就连周勃、灌婴这些第一梯队的人也不敢随便进宫探视刘邦。

十几天过去了,大家都紧张到了极点。

是的,刘邦身上绑定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皇位的传承、重要人事的安排、帝国发展的模式等

都是大事。

万一他......

大家根本不敢往最坏处去想。

局面最终被樊哙打破。樊哙直接无视刘邦的命令,他横冲直撞以当年在鸿门宴上的生猛姿势硬闯进宫去,身后长长的队伍全是那些善于明哲保身的大臣们。

映入樊哙他们眼帘的是这样一副场景——刘邦头枕在一个宦者身上,病痛对他的折磨全聚焦在了脸上,那每一道皱纹似乎都在表达着刘邦的痛苦。

樊哙哭了:

“当年,陛下与我们一起打天下时是何等的威猛,如今天下太平了,您却病成了这样”;

“但是,您不与外边联系,独独与一个太监深居宫中,知道大臣们有多担心吗,您还记得秦国的赵高吗?”。

想象一下,以刘邦的脾性,对于樊哙私闯禁宫的行为他能容忍吗?

不能。

但樊哙充分展现了语言的艺术根本就没给刘邦发脾气的机会:他先是追忆往昔的美好岁月,再说明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帝国的安危考虑

为了更具说服力,樊哙还引用了秦朝赵高的故事。

▲赵高  电视剧《楚汉传奇》/剧照

刘邦用微笑回应了樊哙,起身。是的,他已经将樊哙的话完全吸收。

这件事是不是刷新了大家对樊哙的认知?

别急,还有呢——

刘邦当年西入咸阳,直接就被秦宫中的珍宝、美人给砸晕了,他一头扎进了舒适区迅速淹没在了那脂粉气横流的温柔乡中。

是,刘邦集团大多出身底层,受不了这样的“刺激”,在刘邦的“示范”与“引领”下大家也都切换到了享乐模式。

人的行为最容易被大众所裹挟。此时,刘邦集团的表现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可清醒人还是有的,张良就不用说了,那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刘邦的沛县哥们只有萧何和樊哙没有参与大众的享乐:萧何悄悄去了秦国的图书馆,第一时间将有关户口、地图、技术等方面的资料收集了起来;樊哙在思索着如何制止大家的不理智行为

作为刘邦心腹的优势,他是有机会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向刘邦说出来的——

“沛公,到底是想拥有整个天下,还是只想做一个富家翁?”

刘邦当然不好意思说自己现在就想躺平。

樊哙正好顺势下坡:

“既然您想拥有天下,那现在就不要迷恋眼前的珍宝和美人,这些都是身外之物。”

再加上张良的劝说,刘邦终于将脑中的图景切换为宏图大业,还军霸上。

是不是想不通,樊哙一个屠狗的出身,也没见过什么世面,怎么就能有如此觉悟呢?

是不是感觉自己认识了一个假的樊哙?

其实,你想想这件事,吕公为何将二女儿吕嬃许配给樊哙呢?以他看刘邦眼光的毒辣肯定也对樊哙进行了全方位的考量,最后才做出将女儿嫁给樊哙的决定。

绝不仅仅因为樊哙是刘邦的铁哥们。

樊哙和刘邦一样,在吕公眼里都是潜力股

其实,就是鸿门宴上的粗鲁表现,也是樊哙的故意为之——

当时,范增一心想趁着吃饭的机会干掉刘邦,为此,他导演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戏份。

情况万分紧急,张良都慌了。

当外边的樊哙得到这个信息之后,直接就硬闯进了宴会现场。他之所以表情夸张,然后又是大碗喝酒,又是大口啃着生猪腿,其实就是想在气势上镇住那些对刘邦有想法的人,“我们也不是吃素的”

效果确实不错,因为就连以生猛闻名江湖的项羽都被震撼到了:“真是壮士呀。”

▲项羽  电视剧《楚汉传奇》/剧照

在从气势上镇住项羽集团之后,樊哙又接着给项羽讲道理:

“沛公遵照怀王的指示,西行入关,一路上经历了腥风血雨好不容易才拿下了咸阳城”;

“对于咸阳城的宝贝,沛公没有据为私有,而是全部打包坐等大王来取,函谷关的事那纯粹是误会,是我们为了防备盗贼才关的门”;

“沛公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你不给封侯也就罢了,竟然听信别人的谗言还想杀沛公?”。

一番语言攻势,项羽直接就理屈词穷,他示意樊哙:“坐。”

说实话,这根本就不是鲁莽的表现,而是满满的智慧呀:先是从气势上压制住对方,然后再以言语攻势让对方理屈词穷。

简直就是套路满满。

而且,他当时做决定时几乎就没有思考,非常果断。

人呀,总是执着于表象,人家樊哙在鸿门宴上看似粗人一个,实际上他才是棋盘上的高手。

所以,凡事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还有,曹参也是这样的人——

▲曹参  电视剧《楚汉传奇》/剧照

曹参也是以将军的身份在刘邦创业的过程中南征北战,他的身上,光伤疤就有七十多处呢。

但司马迁却看不上曹参,觉得他之所以取得那么多的功劳完全是会因为跟了韩信的缘故。

但你想想,韩信手底下那么多将军,为什么就曹参的功劳最大?

跟对人只是敲门砖,如何做事,才是自己的真本事

而且,曹参这人绝对不能仅仅以军人的身份定位他,人家还是治理国家的能手呢——

曹参在做齐国丞相期间,对于如何治理齐国,他没有急于出牌,而是将当地的知识分子全部请来大家一起商量起草“方案”。

后来,他将负有盛名的胶西盖公请来,盖公详细为他讲解了无为而治的精髓。

曹参大为受用,为此,他专门将丞相府的正堂给腾出来让盖公居住。

瞧,多么尊重人才。

结果是,曹参做了九年齐国丞相,齐国大治,人们都夸曹参是个能人。

在做了汉王朝的相国之后,曹参将自己在齐国的经验完全复制到了整个帝国,萧规曹随。

汉帝国依然是一副大治的局面。

有人说,汉朝实行的“无为而治,于民休息”的国策,经验可能正是来自于曹参在齐国的实践,曹参当时在齐国搞的就是一块“试验田”

这话应该是没毛病。

所以,观察一个人应该以宏观的视角全面去看他,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刘邦集团虽然大多出身基层,但他们却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持续进化,许多人不仅成了勇猛的将军,更是管理的一把好手。

樊哙和曹参都是这样的人。

(全文完)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给刘邦的战神们搞个排行榜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参考资料:
1、司马迁《史记》;
2、班固《汉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