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冷了,我们在增添衣物御寒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质量食物的摄入,也就是中医上常说的“食补”。 那么,对于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来说,我们应该如何食补呢? 有人说,不就是鲍鱼燕窝漱漱口,山珍海味经常有吗,有什么好补的? 错,其实每个节气都有其相应的“食补”食物,比如说谷雨水分多,脾胃湿气大,因此要吃去湿缓气的山药;大暑干燥高温,则要喝一些清热解暑的百合汤。 而对于昼夜温差变化大的霜降来说,最适合食补的自然是驱寒通气的大萝卜...... 对,你没有看错,霜降的“食补”食材很简单,就是萝卜...... 不是有这么一句俗语叫做: 补冬不如补霜降,十月萝卜赛人参 小小的萝卜真有如此的大的功效吗? 下面我们便来分析一下: 补冬不如补霜降,十月萝卜赛人参为什么说“补冬不如补霜降,十月萝卜赛人参”? 这话可是大有来头的: 绍圣元年秋,也就是公元1094年十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惠州,朝廷此举其实有两个意思:一,杀鸡儆猴,贬罚苏轼是假,打压其背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守旧派势力是真。二,最好让岭南恶劣的生活条件以及那里的瘴气恶毒逼死苏轼,省得他们动手。 然而,朝廷却再一次失算了,苏轼不但没有被“逼死”,反而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忙时犁犁地,种种菜;闲时喝喝茶,看看书,生活过得有声有色,并还在此期间创作了那首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撷菜》: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注:这里有个并引,即作这首诗时的介绍,相当于序.....吾借王参军地种菜,不及半亩,而吾与过子终年饱菜,夜半饮醉,无以解救,辄撷菜煮之。味含土膏,气饱风露,虽粱肉不能及也,人生须底物而贪耶?乃作四句——) 全诗大概意思就是: 我借了王参军(官职名)半亩地种菜,而今虽然已经到了霜降的节气,却是满地的时鲜蔬菜,尤其是萝卜与芥菜长得贼好,非常茂盛,像一个子孙兴旺的大家庭。我们一家人恐怕一年都吃不完。 何曾每天吃的那些美味佳肴,最终也是混个饱,而我们吃这些蔬菜也不会饿着,试问又有什么区别呢? (注:何曾,西晋开国元勋,曹魏太仆何夔之子;对老婆特别好,成语相敬如宾便是源自于他;何曾这个人没有其他爱好,就是喜欢美味佳肴,对烹饪食材特别讲究,据说,每次皇帝请他吃饭,他都会自带食材与厨师,而后自己吃自己的,皇帝拿他也没辙。) 苏东坡本来写这首诗时的目的很简单:自我安慰,自己给自己打气;试想一下,在那种环境如果不能很好地释放情绪,精神很快就会崩溃,甚至还有可能失常。 说白了人家苏老能够将萝卜芥菜吃出了鲍鱼燕窝的味道,纯属苦中作乐,强颜欢笑。 然而,苏东坡的粉丝却不这样想,他们认为“东坡出品,必属精品”,于是便从《撷菜》中提炼出了整首诗的精华: 补冬不如补霜降,十月萝卜赛人参 意思就是说: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最适合“食补”的季节并不是冬至,而是晚秋的霜降,而且“食补”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萝卜,为啥? 因为十月萝卜堪比山珍海味,堪比人参鹿茸。 霜降真的是一年四季中最适合“食补”的节气吗?萝卜真的赛过人参吗?霜降真的是一年四季中最适合“食补”的 季节吗? 还真是! 为啥? 因为霜降是秋冬季节的转折点,世间万物,包括人皆会慢慢地由“收”变为“藏”;选择这时候进补,摄入的营养成分会更容易被身体吸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举个例子:一个人什么时候吃饭最香? 答案自然是最饿的时候,饿得时间越长,便越想吃,便吃得越多,越香...... 而霜降则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人最“饿”的时候。 萝卜真的赛过人参吗? 我们先不急着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来看看萝卜有哪些营养价值以及功效—— 首先萝卜的营养价值: A,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要明显高于其他水果。另外胡萝卜中还含有胡萝卜素等等。 B,萝卜中没有草酸,有利于钙的吸收。 再来看看萝卜的功效: A,萝卜属于凉性食物,据说生萝卜还有抗癌的功效。 B,《本草纲目》中记载萝卜“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就是说多吃萝卜能够排浊气,帮助消化,清热化痰,通气祛淤。 由此可见,萝卜还真是个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那么能赛过人参吗? 我觉得应该分时段来讲:比如在谷雨、大暑......等等节气中食用萝卜,其营养与功效自然比不上人参,而若在霜降时节食用萝卜,则肯定与人参不相上下,为啥? 因为霜降乃是一年中昼夜温差变化最大节气,因此这个时候人们特别容易得呼吸系统上的毛病,比如:肺热,咽喉肿痛,扁导体发炎.......等等;而这时候若弄点能够清热化痰,通气祛淤的萝卜吃吃,是不是叫做“对症下药”。 当然,霜降节气吃萝卜好处还有许多,比如:生津解渴,静心养性......等等,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不是有一这么一句俗语叫做: 晚吃萝卜早吃姜,生病不用开药方 总之,霜降多吃萝卜就对了。 总结:补冬不如补霜降,十月萝卜赛人参;虽说是苏轼粉丝们经过加工过的“提成语”,但似乎确实有点道理...... 难怪一到霜降,我们家的菜肴便就成了萝卜开会,什么生吃,切成片晒干了腌着吃,与豆腐一起煮着吃,与猪肉红烧着吃......等等,总之五花八门,一有尽有。 |
|
来自: 昵称503199 > 《每天读国学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