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家果园有80多个新奇特品种,你能认识10种我就服你

 花果飘香 2022-08-13 发布于浙江

黄胜计在查看红毛丹的长势

“你先尝尝这个,50元一个。”黄胜计从树上摘下一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果子,有几分核桃还没褪皮的模样,但又不圆整,果面上还有斑斑点点,非常难看。他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削去果皮,然后把一团黄白色的果肉递给我,还特意交代了一句:“等下别把果核扔了,一个核可以卖5~6元。”
“这么珍贵。”我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轻轻地咬了一口,绵绵的,很甜,口感不错,“有点冰淇淋的感觉。”
“对!”黄胜计得意地说:“它就叫冰淇淋果,如果在冰箱里冰一下,就更像了。”

卖50元一个的冰淇淋果
除了这种被称为“冰淇淋果”的白柿(芸香科植物,原产中美洲),黄胜计的300亩果园里还有各种各样我叫不出名字的奇异水果:黄晶果、木奶果、巴西甜樱桃、人心果、巧克力布丁果、妈咪果……再加上我勉强还能叫得出名字的牛油果、菠萝蜜、指橙、神秘果、红毛丹等,一共有80多个品种,堪称“热带水果的百果园”。

黄胜计是湖南人,19岁那年(1997年)因为看了一部叫《孽债》的电影而跑到美丽的西双版纳,做过服装、美容、城市货运、物流等多个行业,办过网套厂和木头加工厂;8年前开始涉足农业,先是种了600亩香蕉,然后又发展了1080亩的菠萝蜜;4年前创办“西双版纳喃哈热带水果园”,就是眼前这片满是奇异水果的果园。

种在山坡上的西双版纳热带水果园
“为什么会从单一化的种植模式变成多品类的'百果园’模式?”我疑惑地问道。
在我走过的众多果园案例中,往往都是先从理想中的“百果园”开始,然后做减法,最后选择一两种适合当时气候和市场的品种生存下去,鲜有从单一品种变成“百果园”的案例。
“在我做1080亩基地的时候,认识一位60多岁的台湾人。我每天陪着他喝茶游玩,临走的时候,他给我提了一些建议。”黄胜计款款道来,“他说,台湾农业虽然在世界上不是排在前面的,但相对大陆来讲,也算做得比较好的,哪有像这种上千亩的规模,没有的。因为面积做大了以后并不会产生好的经济效益,所以面积绝对不能超过300亩……”

巴西甜樱桃
我虽然没有去过台湾,但知道台湾农业受日本的影响比较大,也是走精致化的道路。但2019年两赴日本之后,我对日本农业再无崇敬之心,只觉得他是一个精致的、被JA(农协)溺宠的“老宅男”,一旦打开国门,就会被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农业大国冲击得片甲无存,更别提台湾农业。
因为初次相识,不好意思泼这么一大盆冷水,只听黄胜计接着说:“我当时告诉他,想做水果观光采摘园。他说,如果要做观光采摘园,路程不能超过1个小时,因为人的集中度和专注度都有一个时间节点,这就是为什么一节课一般都是45分钟的原因。如果超过1个小时,游客就没有新鲜感了,再好吃的水果都不好吃了。”
刚好,黄胜计选择的这个叫“勐宽”的地方距离西双版纳市区是55分钟的车程,正好处于橄榄坝傣族园和中科院植物园的中间。

流经西双版纳的湄公河
“当初为什么想起要做观光采摘园?”我这两年在云南待的时间比较多,虽说云南是个旅游大省,但很少遇到类似的观光采摘园。倒是昨晚吴康银(西双版纳蜜思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等人为我接风时,提到西双版纳的产业现状,给我的印象也是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走多品类的热带特色水果发展之路。
“国家为什么一直鼓励大家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因为光靠一产,是放大不了效益的,只有做水果+旅游才能放大这个效益点。像我们种一点柠檬,卖个两三万元就顶天了,但如果变成柠檬水可以卖到30万元。榨汁,加水,再加点蜂蜜,放点冰块,外面卖15元/扎,我卖12元/扎,也就2~3元的成本,是不是啊!”
“如果像吴总(吴康银)一样做单品,今年行情好可以挣一点,明年行情差日子就很难过,但做观光采摘园不存在这个问题。”黄胜计滔滔不绝地解读道:“我只要把故事讲好,比如我是做生态的,如果我乱打药,蜜蜂早就死了对不对,游客看到果园里的蜂箱是不是把蜂蜜都买了。”

吴康银(右)和他种植的“东试早”
“卖得还贵。”我笑了笑,提到一个营销难题:“比如我刚才尝到的冰淇淋果,50元一个,如果只是尝鲜,掏50元买这么一个果没问题,但尝鲜之后,如何让消费者产生复购?你有什么办法?”
“开始我跟你的疑问是一模一样的。”黄胜计不厌其烦地跟我介绍了当初他如何打开黄晶果市场的经历,在当地市场7元/公斤卖不掉到现在网络上卖88~98元/公斤还供不应求,靠的是打开了网络销售这个通道。“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都说贵,但中国有14亿人,消费能力是无限的,不怕贵,只要好吃,真消费得起。”
“黄晶果什么味道?”我还是第一次来西双版纳,对这里的大部分热带水果都非常陌生。

果园的主栽品种——黄晶果
“它的口感像果冻,有焦糖味的,有椰香味的,糖度能达到16%~22%。现在在超市里买个大果冻也要3~5元/个,今后黄晶果高产的时候卖3~5元/个,你愿意买黄晶果给孩子吃还是愿意买果冻?”黄胜计反问我。
我没接茬,只是怀疑目前肯花二三十元买一个“果冻”的消费人群,“你有没有做过市场调研,是哪些人群在买这种果?”
“没有。我们现在主要给电商供货,批发价20多元/公斤,不愁卖。”黄胜计说:“我现在要关心的是如何铺垫好一二三产业,因为这个黄晶果种了将近100亩,面积比较大。”

今年开始投产的牛油果
“等于说你现在果园的主要收入靠这个黄晶果?”我终于找到一个现实中的赢利点。
“对,黄晶果每年都能卖100多万元,基本上能支撑得住我整个园区的开销。”黄胜计说:“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想法也是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都有成熟的水果。后来发现不行,如果没有一个主栽品种来支撑整个园区,会玩死自己,所以我就做了3波,第一波是黄晶果,第二波是榴莲蜜,第三波是牛油果,其他都是玩的,这样才能支撑得起来,玩得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玩废了将近30万株苗。”

“比如这100亩黄晶果现在效益不错,我就集中力量种黄晶果,把这些杂七杂八的品种都砍掉,改种黄晶果,这样行不行?”我尝试着为黄胜计做减法。

能改变味觉的神秘果
“不行。”黄胜计断然否定:“我绝对不会大面积地种一个单品,绝对不种。台湾人说得太对了,大面积不等于高效益。”
“像吴总他们不是种了700多亩'东试早’,你觉得他们这种单一化的生产模式不可行吗?”我指了指吴康银。
“不带生气的吧,我说话比较直。”黄胜计望了一眼吴康银,咧着嘴笑了笑,“我种1080亩亏了以后,在家反思了将近半年时间。如果我要在西双版纳继续种水果,只要是大家都能种的品种,我都不能碰。如果搞单一种植,在西双版纳你不去种热带水果,为什么要种外面都能种的水果呢?”

外形酷似心脏的人心果(山榄科
“'东试早’外面不能种。”吴康银反驳道。
“是不能种。但是外面的柚子品种很多,像'三红蜜柚’'文旦柚’,它们如果卖不起价格,绝对拖垮你的'东试早’。不管你种得再好吃,一旦外面的柚子滥市,你这个'东试早’的价格就起不来。”黄胜计毫不客气地说。
“我们昨天也聊过这个问题,'东试早’真正的优势在“早”,在中秋节之前销完肯定是有优势的。”我替吴康银回答道。
其实,云南大部分农产品的优势都在于“早”,而不是“优”。只不过,又“早”又“优”会有叠加的功效。

可作为调味品的指橙(芸香科)
“不是的,不是这样的。”黄胜计连连摇头,“果树一旦种下去,你是回不来头的。如果销售市场很单一,即便你是种得最好吃,你拿出去卖12元/公斤,别人卖7元/公斤,尤其是在现在有疫情、钱难挣的情况下,消费者会选择谁?”
“现在黄晶果的效益是很好,但为什么我不种那么多,我怕调不了头。一旦资本跟上了,像火龙果一样,原来我们也卖过16元/公斤,现在卖2~3元/公斤,到时候你怎么办?”
我一时无言以答,现实中确实存在这种一哄而上的无解局面。

挂果累累的红毛丹幼果
“如果我面积小,我就可以慢慢改。我现在还在改,还有新的品种等在后面。”黄胜计接着说:“等达到一定体量后,就开始引游客。我上个月已经做了七八千元的生意,38元一个人,进来后我泡两扎柠檬水,切点菠萝,切点香蕉,再拌个什么东西给你吃……”(未完待续)

2022年5月12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