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学谦|| 那个叫祥子的人,终于变成我们最讨厌的人

 一床书759 2022-08-14 发布于陕西
 祥子很美,最起码在好多小学生的眼里是这样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课文《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节选自《骆驼祥子》,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强壮自信、年轻气盛、满怀希望、干净潇洒的祥子。原文是这样说的:
“他的身量和筋肉都发展到年岁的前边去;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这是我们与祥子的初相遇。年轻的祥子确实是美好的。尤其当我们把祥子作为“专业的车夫”去看的话,那么他又具有了时代意义:
一是业务精湛,拉车水平高,既快又稳,诚实不欺客,尤其以此职业为荣,与虎妞结婚后,任凭虎妞怎么劝说,任凭多么好的舒服便利的生活的引诱,也只钟爱拉车,似乎拉车就是事业,就能实现自我,能够绽放自己: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坐儿觉得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就是在拉包车的里面,这也得算很名贵的。”
二是有理想,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而不是租车,租车会消耗掉近乎一半的费用),这个理想一直贯穿整个小说,这就是祥子的“三起三落”,“一起”是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一落”是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二起“是把骆驼卖了,在曹先生家拉包月,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二落”是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积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敲诈去;“三起”是虎妞与祥子结婚了。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是虎妞难产而死,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加之小福子被吊死后,祥子的理想终究幻灭,生活的光也彻底消失,祥子变得浑身是病,行尸走肉一样地活着,彻底堕落和毁灭。
三是能为了实现理想,克服困难、三年如一日地拉车,舍不得吃好的,舍不得看病,终于攒够一百元钱买了车。
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他对自己起下了誓,一年半的功夫,他——祥子——非打成自己的车不可!是现打的,不要旧车见过新的。
“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买车后的喜悦作者是这样描述的,深刻、精彩,也更能让我们反观以前的努力和“三起三落”的无奈: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坝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的早,他忘了生日是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记好,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四是祥子曾经有一些难得的道德坚守,比如要做一个好人,要做一个独立的人,要做一个不依靠女人的人等等,这些传统思想的影响,既带给了他光彩,也让他在那样的社会备受煎熬,甚至沦为笑柄,做好人而不得,就是时代之殇,社会之殇。
这样的祥子终于变成了我们最讨厌的人。
“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想到了好多原因,这些原因就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唯有用心读原著,认真思考人生,才能读出更多的惊喜。
读《骆驼祥子》,一直等到虎妞出场,我才有了一种放不下的冲动,及至虎妞难产去世,那天我流泪了,整夜失眠。使我失眠的还有另一个人,小福子。小福子一出现就已经被父亲卖给了一位军官,接着被抛弃,又回家养活父亲和两个弟弟,被父亲压榨、虐待,到白房子,被吊死。小福子对人性的控诉到达了极点,亲情、爱情在极端环境里是怎样的,带给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愤怒。这样的愤怒,也让我失眠,甚至于觉得《骆驼祥子》是超越人性的书写。在那样的社会里,最苦最悲的其实是女人。连富二代如虎妞想要幸福也不容易,想要得到祥子的爱都是一种奢望。小福子靠出卖肉体养活自己的父亲和两个弟弟,却一直被父亲鄙视、压榨。这样扭曲的关系让人怀疑人生。可祥子真的爱上了小福子。虎妞去世后,小福子一直在帮祥子。祥子离开小杂院,幻想有了自己的车,有了好的日子,再来娶小福子。为了养活毫无人性的父亲和两个弟弟,小福子不得不去白房子,一边承受着现实生活的对她的摧残和蹂躏,一边幻想着爱能到来。她想逃离,离开那个罪恶的地方,可是最终因为要逃离被吊死。
当理想没有了,爱可能就是我们坚强活着、做好自己的唯一理由。
虎妞难产去世的时候,祥子把车卖了,为了葬虎妞。刘四爷始终不知所踪,再有遇见,都像是陌生人,这样的陌生不是对刘四爷的陌生,而是祥子对已故的虎妞的陌生,甚至于觉得他战胜了刘四爷。我讨厌祥子,他是一个极不负责的男人,他太对不起虎妞了,这个虽然丑陋,虽然脾气暴躁,虽然自私残忍的虎妞,却始终追求爱情,始终对待祥子是那样的温柔,那样的友好,甚至为了他与刘四爷决裂,搬离了车场,用私房钱给祥子买车,可是祥子,那么贫穷、那么卑微的祥子竟然始终没有爱过虎妞。即使在虎妞因为难产而去世的时候,祥子也未曾因为爱或者愧疚而难过过。
我摘抄一些:
“陈二奶奶和“童儿”已经偷偷的溜了。”这一句很重要,当人们活在悲情的封建社会求告无门、走投无路的时候,陈二奶奶就是人们最后的依托。我们现在知道那是迷信,知道那是愚昧。可是这种我们日日批判、日日嘲笑的愚昧,对于处在当时情境中的人们又是什么呢?
看看当时的情境吧!
“祥子没顾得恨她,而急忙过去看虎姐,他知道事情到了极不好办的时候。虎姐只剩了大口的咽气,已经不会出声。收生婆告诉他,想法子到医院去吧,她的方法已经用尽。”
“祥子心中仿佛忽然的裂了,张着大嘴哭起来。小福子也落着泪,可是处在帮忙的地位,她到底心里还清楚一点。'祥哥!先别哭!我去上医院问问吧?’”
“医生来一趟是十块钱,只是看看,并不管接生。接生是二十块。要是难产的话,得到医院去,那就得几十块了。'祥哥!你看怎办呢?!’”
“祥子没办法,只好等着该死的就死吧!”
虎妞死了,在夜里十二点,带着个死孩子,断了气,为什么死了?作者给出的答案是:
“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
再看看虎妞去世后的情景,这是第二十章的开头部分:
“屋里已被小福子给收拾好回来,他一头倒在炕上,已经累得不能再动。眼睛干巴巴的闭不上,他呆呆的看着那有些雨漏痕迹的顶棚。既不能睡去,他坐了起来。看了屋中一眼,他不敢再看。心中不知怎样好。他出去买了包“黄狮子”烟来。坐在炕沿上,点着了一支烟;并不爱吸。呆呆的看着烟头上那点蓝烟。忽然泪一串串的流下来,不但想起虎妞,也想起一切。到城里来了几年,这是他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没了,什么都没了,连个老婆也没了!虎妞虽然厉害,但是没了她怎能成个家呢?看着屋中的东西,都是她的,她本人可是埋在了城外!越想越恨,泪被怒火截住,他狠狠的吸那支烟,越不爱吸越偏要吸。把烟吸完,手捧着头,口中与心中都发辣,要狂喊一阵,把心中的血都喷出来才痛快。”
读《骆驼祥子》,经受跌宕起伏的心理煎熬。祥子三起三落,生活似乎就要将他打败,最起码他买车的理想再也不可能是实现了。还好还有小福子,这个让我同情,让我们极度的憎恶那个世界的小福子,却用自己的爱温暖了祥子。
小福子去世的那天,祥子哭了,世间再也没有了祥子。让祥子死去的是可恶的封建社会、可恶的军阀混战,以及在那样的环境里还存留的泯灭人性的伪道德。还有最柔美最奢侈的爱情,当祥子的心里没有爱的时候,心里的善也没有了,那个即使很卑微的“要一个车”的理想也消失殆尽。没有理想、没有爱、没有道德坚守,人还能叫人吗?封建社会就是倾轧机,破灭理想、碾碎人性、毁灭道德。人就如同江流之上的浮萍,就如同狂风之中的纸鸢,无根无望,随波逐流。
每个人都在完成自己,读《骆驼祥子》也是一种完成。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应该坚信:只要努力梦想总能成真。这是真正的时代之光。

作者简介:郭学谦,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白水县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著有散文集《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过往》,诗集《这莫不是一次错的相遇》,入选《长安诗风十人选》《长安风诗选中国当代诗人卷》《难忘的时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