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多数人不能一门深入地持久坚持,所以不容易大成功(连载247)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8-14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文章图片2

今天,我们进入第二层次,“中士”是在“比较”中生活的人。

首先,中士好在有见识,坏在做不到。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老子说,德行、悟性在中等的人,一旦听闻真理,他们也认可,只是时而做到、时而做不到。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能做到的,都是我们真信的事情。

文章图片3

比如,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因为我们相信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但这时有人告诉你说:“其实人有吃的功能,也有不吃的功能,人可以通过辟谷来启动身体自带的自噬能力,清理体内垃圾,吸收更精微的、非物质性的能量来滋养生命。”对这一点,你如果不信,就一定做不到。

文章图片4

但辟谷这个方法,非但在中国已经传承了几千年;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细胞自噬的发现,已经是一个被无数人验证过的养生妙法了。

为什么有人做到了,而我们做不到呢?因为不是真信!不信的事,人一定是做不到的

文章图片5

上士是用生命践行大道的人;而中士则经常处在若有若无、将信将疑的状态里。

中士,好就好在有见识,能认可真理;但坏则坏在信根不足,所以做不到。

因此,他们闻道以后,往往激动一阵子,就开始一动不动了;或者,勤奋一段时间,就要找个理由放纵一下——总之,中士往往一会想做圣人,一会让自己变成俗人,没个定准。

文章图片6

世上之人,绝大多数都是中士,做事总是不能一门深入地持久坚持,所以不容易有大成功。

其实,成功的路径并不复杂,只不过就是把简单的事重复做,把重复的事用心做;把用心做的事持续做,做到炉火纯青、心无旁骛,成为这件事上的专家,那你就成功了!

文章图片7

一个人为什么能拥有成功?

这是因为:你投入了比所有人更多的生命和心神在这上面,所以没有人能比你更懂这件事,更能把这件事做好了——当你具有了不可替代性,你就一定是成功者。

所以,中士也没什么不好,只是可以更好;虽然现在还做不到,但只要想做,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文章图片8

其次,中士是在“比较”中生活的人,因此容易摇摆不定。

所谓“中士”就是或多或少明白一些深奥道理,他们可以看到事物背后的一些规律,但还没有对宇宙整体性的真理有所认识,还不能算明理归道——他们对道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知识和概念的层面上。

所以有时候,他们也会记住大道的某些“好处”,想要积极求索。

文章图片9

但一遇到意识层面有冲突的情况,又不得不听命于“自我”意识。

因为在意识层面,价值取向会自动帮我们寻找理论支撑,让自己心安理得。

人要是心不安,就会继续寻找理论支持,直到自己能说服自己,否则就无法正常地生活。但我们去寻找的理论支持能否称得上是“真理”呢?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文章图片10

只有真理,才能让人心安;也只有真理,才能升起智慧、解决问题。

但大多数人都活在别人的意识范围里——别人的看法、别人的经验、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形成了我们思维的牢笼。

只有极少数人具有辨别能力和掌控能力,能把这些东西消化吸收、转化到智慧层面。

文章图片11

当一个人没法分辨自己找到的理论支持是否正确时,他就特别容易举棋不定。

所以说,中士是在“比较”中生活的人,虽然有向“道”的一面,但还是没能打破所知障——虽然能享受到知识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也要承受知识带来的矛盾与困惑。

因此,在不断的比较中,他们才摇摆不定、半信半疑。


文章图片12

再次,中士如能以“若存”战胜“若亡”,也能建功德、圆道果。

宇宙中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所以人也是会变的、是可以变的。

游离在道与非道之间的中士,其实,他们有道心、也有慧根。

如果经过有效的引导,逐渐打破他们那种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状态,那假以时日,中士也可以成为闻道勤行的上士。

文章图片13

中士,多半都具有一颗积极向上、与人为善的心,只是没有顽强坚定的毅力,所以才经常受外界干扰而动摇自己的信念,难以把握前进的方向,做事经常半途而废。

中士因为处于“比较”之中,共同的特点就是外求,特别容易被外在因素所干扰——近益友就突飞猛进,近损友就不进则退。有时听别人一说,他们就开始疑心重重,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精彩。

文章图片14

所以,中士经常跟着别人一会学这一会学那;有时搞些神神怪怪的事情;或者钻来钻去满世界找大师算命、批八字……

这些外求的现象,呈现的其实是一个人内心的恐惧和浮躁。如果每天都想得到眼前的好处,却从不想打开自己的认知牢笼,这都是失道走反的状态。这么“努力”下去,绝无成功的可能性。

文章图片15

中士身上毕竟还是具有“若存”的有利因素,只要选择一个好圈子,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牵手、共同努力,他们就能不断加强自己的信念,让自己坚持正心、正修、正身的三正合一。

中士如果能以“若存”去战胜“若亡”,最后一样能建功德、圆道果。

因为,人可以自己选择未来要走什么样的路——只要一颗真心常存、德志常立、培补道根,最后一定会感动自己、感动天地。即使原本的根性不足,到那时也可以置换一颗根深叶茂的如意树!


文章图片16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

明天,我们将继续《道德经》第41章“闻道勤行”第三层面的分享。

欢迎您持续跟随《道德经》的分享,我们明天再见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