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推拿退烧六步手法

 夏天雪的田野 2022-08-14 发布于上海
1.开天门100次
1.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2.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50~100次。
4.功用:醒脑、镇惊、安神。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2.推坎宫50-100次
1.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2.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
推50~100次。
4.功用:疏散解表、提精神。
功能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烦躁不安,惊风,目眵等。
临床作用:临床上常与推攒竹、揉太阳开天门、揉耳后高骨等手法配合治疗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在临床治疗中,推坎宫多与推攒竹、揉太阳等手法配合使用。在治疗目赤肿痛时,多与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等合用。推后也可点刺放血或掐按揉摩,以增强疗效。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
200~300次。
3.运太阳100次
1.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2.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 
 
操作手法:用两大拇指推运,称推太阳或运太阳。向眼睛的方向推运为补,向耳朵的方向推运为泻。
①主要用于外感表证。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
②若外感表实证兼有头痛者,用泻法(往耳转)。
③若外感表虚证或内伤头痛,用补法(往眼转)。
3.操作: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4.功用:开窍、醒神。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口眼歪斜等
5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4.清肺经200次
1.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2.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推拿者自病人的右手无名指手指尖向指根直推,称润肺经;反复直推,称推肺经。润肺经或推肺经能润肺养血,用以治疗咳喘,盗汗,盗汗等。
4.功用: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定要看仔细。
肺经要用清法或泻法,无需补法。假如小孩有腹泻症状,则少推清肺经或者没退,以防加重病况;推清肺经同退去六腑紧密结合,可清热凉血,快速消肿。
5.清天河水200次
1.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2.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4.功用: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
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6.退六腑200次
1.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2.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100~200次。
4.功用:清热、凉血、解毒。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
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肘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清胃经:胃经是在宝宝大鱼际的外侧,由大拇指指根到手腕成一条直线,从手腕方向直推至指根,为清胃经,300-500次


掐揉四横:纹四横纹就是我们常说的四缝穴,100-200次,如果食积时间长,可以用三棱针点刺四缝穴,会出来好多油质的黄水,对于改善食欲,效果还比较明显。
6、揉板门:板门就是在小孩的大鱼际处,按揉100-300次。
补脾经:脾经就是孩子的大拇指桡侧,从指尖到指根成一条直线,从指尖向指根直推就是补脾经,200-300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