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伏不坐木,三九不坐石

 太行森林 2022-08-14 发布于河北

图片

中医养生讲究因时而异,春夏秋冬养生方法各不相同,其中最常被提起的就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之说。那么,这种说法缘何而来?又有何道理呢?
这是因为,咱们人类最初之时,都居于洞穴中生活,所有的“家具”都来自于大自然,人们坐的凳子就是随手从外面搬来的石头。
咱们都知道,石头具有聚温性及传导性,在寒冬腊月,尤其是三九天,十分寒凉,属阴邪,对人体有侵害,所以冬天如果久坐石凳,寒凉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伤及肾脏,从而致使新陈代谢失调,出现前列腺炎、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病症,尤其是老年人,坐久了可能会出现尿频,就是因为肾气收不住。而且由于冬季寒气太盛,久坐石凳还是导致坐骨神经痛、腿痛、膝盖痛等肢体疼痛症状。所以,在三九天,晨练之后,就算汗流浃背,也不要一屁股坐到石头或石凳上休息。即使有垫子,也阻挡不了石头的寒气。而三伏天恰恰与之相反,它的天气特征是炎热且多湿。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重浊向下,容易伤害脾胃功能,从而导致消化不良,所以夏天的一个养生要点就是防止湿邪之气倾入人体。而那些久置露天的木质椅凳,由于露打雨淋,含的水分较多,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干燥的,但经太阳一晒,便会向外散发潮气,人在上面坐久了,“湿邪困脾”,就容易导致腹泻、消化不良。不仅如此,阴邪侵入体内后还会造成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诱发痔疮。此外,还容易诱发皮肤病、风湿和关节炎等。

图片

再加上炎热的夏季,也是各种动物最活跃的时候,人们坐在大树之上,是充满了各种危险夏天是动物繁衍生息的时候,也是最需要食物之时,所以夏季各种捕食猎物的动物都会在树丛间奔走,若若不慎往往会
四季之中:春为少阳,也就是阴中之阳,五行属木代表肝;夏为老阳,也就是阳中之阳,五行属火代表心;秋为少阴,也就是阳中之阴,五行属金代表肺;冬为老阴,也就是阴中之阴,五行属水代表肾。
所以《金匮真言论》中说: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而《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瘧;秋伤于湿,徘生咳嗽
意思就是冬季天气寒冷,而人们生病大多是因为寒气而导致的,天寒地冻坐于凉石之上,必伤与寒,那么这种寒气会有一段潜伏期,意思就是不一定会马上表现出来,会在身体中潜伏下来,等到春季时就表现出来。
图片
同样夏伤于暑,秋必痎瘧,意思就是夏季天气炎热,属火,坐于木之上,木又生火,寓意着火上加火,就如同火上浇油一样,人坐在上面,会被暑气所伤。当然这种暑气不一定会马上会表现出来,会潜伏到秋季,就会表现出来。痎瘧也就是疟疾的意思。
三伏天也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代表着火气最旺的时候,坐在木头上,木生火,火加火,就相等于阳加阳,而夏病在阳,所以三伏天不能坐在木头上。再加上木头里面的湿气被太阳一晒,就会蒸发而进入人体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老祖宗的智慧三伏不坐木,三九不坐石这一说法。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