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身体出现3种情况时,你的血液可能发生了黏稠,需及时调理

 文炳春秋 2022-08-14 发布于辽宁

血液粘稠也叫血稠,医学专用名词为高粘稠血症,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中,其发病原因与不当饮食、缺乏运动、常饮酒吸烟、不爱喝水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关,另外压力过大这种精神因素也容易引发这种病症。

情况较轻的,会引起头痛、健忘、失眠、腰痛、水肿、长斑、脱发、月经不调、体寒等健康问题,更严重的会造成血液凝集块、使得血管栓塞,甚至进一步引发出重大的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维持血液健康,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要多注意观察身体的变化。 

当身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要注意你的血液可能已经“黏稠”了。

1、晨起头晕、常犯困

血液粘稠会间接引发头晕的症状,比如患者晨起常有头晕、脑袋不清醒、思维迟钝等情况;

这是因为血液黏稠度高导致患者体内血液流动速度降低,引起了红细胞聚集的现象,导致大脑和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的不适症。

另外血液黏稠者还常容易犯困,特别是饭后会很想睡觉,也是由于人体缺氧、血流减缓所引起。

2、阵发性视力模糊

血液粘稠,也就是血液的浓度变高,通过血管时流速减缓,就很难及时把营养和氧气输送给视觉神经,如此就容易导致视力模糊,有时会看不清东西。

像很多老年人有视物模糊的症状,大多也是因为血稠引起视网膜和视神经暂时性缺氧缺血导致的。

3、蹲下会呼吸困难

一般人蹲下一会儿,或更长的时间,呼吸都是通畅的。但有些人只要一蹲下去,呼吸就变得困难,这就是血粘稠的表现。

因为在血粘稠的情况下,人蹲下后,要流到心脏部位的血液会不顺畅,从而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足,导致无法及时供给给肺部和脑部,就会导致呼吸困难的现象出现。 

那么血液黏稠就一定得治吗?

这不一定,因为血稠的程度是有轻重之分的,而一个人的血液黏稠程度也不是一成不变。

很多时候,以人体自身较强的调节能力,就能够应对血稠程度的变化,使得血液内环境能保持相对的平衡和稳定,只要不出现病态表现,就不需要特别治疗;

主要以调理身体为主,用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中医调养等方式就足够改善了。  

不过要注意,中、老年人群如果常有以上三种血稠现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这类人群大概率会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血液黏稠会加重他们原有的病症,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一旦出现头晕脑胀、心悸气短、胸闷肋痛、四肢麻木等暂短性缺血症候群,最好立即就诊治疗,配合医生服用药物,并按医嘱进行生活保健调理,这能有效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总之当身体出现以上三种情况,则说明你的血液可能发生了黏稠,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生活调养或及时就医。

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忧,轻度的血液黏稠多属生理性,像如今很多青年人因为多汗、脱水、饮水太少等缘故,或多或少会有轻度血液黏稠的情况,只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然后适当休息,很快就能调整回来。

要想预防血液黏稠,就要注意日常的调理,养成晨起一杯温开水、每日保持一定运动量、均衡饮食等好习惯,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血液黏稠自然会离你远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