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做的烧山火针法,为啥不热?

 我想不出昵称 2022-08-14 发布于辽宁

针灸打卡问题答疑



好久之前有个病人,很胖的老太太,辩证是典型脾胃虚寒,在足三里的地方,我想做类似烧山火的手法,按照书本上的,从天人地三层,从浅入深行补法9次。当时我觉得挺专注的,也“使劲扎”了,问病人有什么感觉吗,说没感觉。但是我在给她起针的时候,她说,今天有点意思,我感觉我的脚很凉,下面嗖嗖冒凉气。这事儿我现在还是没明白是什么情况,我很确定自己肯定是行的补法,而且是很明显的补法。这个案例,肯定是没做出烧山火的效果来,但是补法到底我是做对了做出来了,还是怎么回事?

宝师答: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什么叫做补泻?

把多余的东西撤走,叫泻,把不足的东西加进去,叫补。针刺手法的补泻,在《标幽赋》里边操作方式已经很清楚,补法推内进搓,泻法叫动退空歇。

我讲过一个例子,热一杯牛奶,热完牛奶之后,上面起一层薄薄的奶皮子。你拿一个筷子,想把这个奶皮子捅到奶里边儿去。如果你快速的一捅,肯定筷子捅破奶皮,但奶皮不会进入到奶中。如果说你慢慢的一点点,按照所谓的三进三出的方式慢慢进行,肯定奶皮子慢慢就进去了。

其实我们体表的卫气,或者经脉最开始的气,在体表也是这种薄薄一层。我们用的针法徐徐而入。我们不管是贯力还是注神还是得气,所有的方法都是要把这层薄薄的气融入到穴位之内。如果这个地方,经脉气血是偏充盛的,气就比较足,这时出现热的感觉就会很明显。

还有一种出现热的感觉,就是这块儿太凉了。比方说痹症,局部受寒,僵硬的凉的状态。你把周围的气聚过来,他这儿很凉,稍微温度一起来,他就觉得热了。这都是出现烧山火的一个原因,一个是气足,一个是太寒。

但是,对于偏虚寒的人,我第一不建议大家做烧山火,为什么?第一他没那么多的那个气让你去调动,而且又是老人了。

第二就是说你调动起来,即便已经把气补上了,你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标准。是它真的解决了他所谓脾胃虚寒和经脉上寒的这个症状吗?不会很明显,因为他气比较弱,感知就很微弱。他的虚寒不只表现在怕冷,各方面脾胃虚寒状态,还表现在一个就是感知力也弱。

说你做这个方法是补吗?是补没有问题的,就是想把奶皮子加到里面去,肯定是加进去了,但是它太薄了,感觉不出来。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说,它没有出现这种热的感觉,是不是补,其实也是补。

她觉得局部冒凉风是什么,是正气弱而邪气出,就会从这个经脉上到脚上,把风透出去,透出去之后才有可能热。但是,有可能她的气血不够,就热不起来,这就成了你说的这个症状。

我给你举个例子,我以前曾经犯了一个错误:有一个患者腿部受寒,之后出现局部的腿疼。我一看这不寒邪,做烧火给他热起来,热起来不就好吗。结果手法不到位,做的这个方法也不太对,而且老人气血太亏了。我做了一个补法,没把正气引进去,把体表的寒气引进去了。疼一下就加重了,而且疼本来就在肌肉这一层,一下给透到筋骨这一层了,往下去了。后来又直接刺血拔罐,把寒气拔出来,才感觉风从罐里边出来了。那你说这个是补法还是泻法?

这个肯定是做的是泻法,因为往外拔。但是,好像出现了跟你一样的这种往外冒凉风的感觉。只不过一个是用的往外泻的方法,一个是往里边加气,往外顶的方法,去往外出;一个是直接从外往外拔,都会出现冷热的这种感觉,就是冒冷气这种感觉。

针灸学到后边你会发现,所谓的执着于寒热感知的状态,在临床上并不是一种特别客观的标准。只是让大家觉得很神奇的一个感知,比方说经络感传,飞经走气,烧山火、透天凉这种东西。

所有的东西都要最终落地于我们中医角度认为的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基础之上。所以说你扎完说你补了,补的这个定义是什么,热不热是吗?不一定。比方说你补的是胃经,但是他胃经的消化功能有没有变好,他饮食习惯,饮食状态没有变好,经脉有没有这个明显的变化,肌肤颜色有没有变化?最主要的是脉象舌苔,望闻问切,是一个核心的诊断标准。

你绕来绕去,各种诊法,治法、疗法,到最后一定要落在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之上,才能断定它是否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和持续相互佐证的一个体系里面去。

如果你最开始就耳穴一扎不疼,是不就对了呢?舌诊一看这儿没舌苔,是不就虚呢?经络一扎,这个不疼了是不是就好呢?凉了热了是不是就对了呢?其实呢,对于我们看病来说,都属于一个表象而已,能透过表象看到里边儿的东西,其实更重要。

没有什么玄而又玄的技法,只有扎扎实实的功夫,技法永远是想法的延伸,我们永远治不好自己认知之外的病。所以一直要学习,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践行。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能分别真假,也是很不容易的。

牵星者~北斗团队

北斗针灸系列打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