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才情横溢、热爱苏州的诗人李超琼

 苏迷 2022-08-14 发布于上海

《苏州日报》2022年08月11日 A15版

  □吴企明

  辛丑深秋,新明同志携《李超琼古今体诗笺注》来舍,约我写几句话。苏州早就流传着地方官吏清廉爱民的故事,像三国时代郁林太守陆绩,因归苏无装,取巨石以压舟,名曰“廉石”;唐代苏州刺史王仲舒鬻宝带助建“宝带桥”。清代元和县令李超琼带领民众于金鸡湖筑堤抗灾,俞樾名之曰“李公堤”,这更是苏州人熟知的故事。然而,李超琼不仅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地方官吏,还是一位才情横溢、才思敏捷的诗人。杨古蕴在《合江李公紫璈年谱》中说:“顾印伯谓公诗在蜀贤中,可及赵沅静(树吉)、李眉生(鸿裔)。”你知道吗?新明和其女儿添云的《李超琼古今体诗笺注》,给我们带来了深入了解李超琼的超人情怀和卓绝诗才的机缘,为此,我乐意为这部书写几句话。

  李超琼,字惕夫,号紫璈,四川合江人,生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卒于宣统元年(1909),享年六十四岁。历任溧阳、元和、阳湖、江阴、无锡、吴县、南汇、上海等县县令,所到之处,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疏浚河道、重教兴学、培育人才,受到各地百姓爱戴,留有德政。李超琼“生平喜为诗”(《石船居古今体诗剩稿》自序),留下四百余首诗,合刻成《石船居古今体诗剩稿》。

  李超琼生活于清末道光、光绪、宣统年间,正处于封建王朝即将全面崩溃的时代,外有列强侵略,倭寇肆虐,内有朝廷腐败,人民遭受深重的苦难。李超琼诗深刻地、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多方面的思想意义:

  首先,忧国忧时的爱国精神。面对列强觊觎、蹂躏我国神圣领土的社会现实,李超琼时常忧愁郁闷,自谓“老成忧乐关时局”。他时刻关注边境安危,“忧国心长梦枕戈”,他曾协助陈海珊观察条拟预筹保护东藩事宜,并亲手绘制朝鲜地图,“壮岁客辽左,手绘朝鲜图。魋结往来恣考证,六易稿复重钩摹。”他憎恶列强入侵,歌颂抗敌英雄,左冠廷军门奋战倭寇,兵溃殉国,他赋《哭左冠廷军门宝贵四十二韵》:“骄虏围重合,狂熛焰不穷。血流全被体,力竭尚弯弓。神定归横岭,星俄殒碧穹。裹尸偿马援,瞋目惜臧洪。”李超琼许多忧国忧时的篇什里,洋溢着感人的爱国热忱。

  其次,勤政爱民的政治品格。李超琼最可贵的人格力量,表现在他的勤政爱民,为官清廉公正,从政辛勤劬劳,关心民生疾苦。他任县令数十年,常常巡行乡里,观稼劝农,能做到“野民半相识,村民多可呼”。他曾筑金鸡湖堤,浚章练塘,有诗写道:“堤筑金泾栽柳遍,塘沿章练载花行。”他颂扬古代清廉官吏,并以之为榜样,“文翁化三蜀,黄霸终九卿”,称颂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大兴水利,兴办学校;西汉名臣黄霸清正廉洁,执法严明。他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雨夜口占》:“初蚕戢戢不宜风,几日狂飇已半空。多少蚕娘中夜泣,哪禁愁叹与民同。”当他看到农作物“麦塍翠浪风掀长,菜花围作黄金相。纵横浅树含深绿,三里五里皆柔桑”的时候,不禁欣喜如狂,高唱“江南膏沃无逾此,对之良为吴农喜”。

  其三,兴教办学,重视人才培养。李超琼在将离上海县令任“检理候代”的时候,写诗抒怀,云:“史传希宪言,教育根本计。”赞扬“工界”能“再输十万金,校舍宏规备”。他意识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所以在即将离开吴县县令任时,谆谆嘱咐:“明诏培材责望深,亟思讲舍遍湖浔。富强自贵开民智,伦纪端须正士心。”

  其四,热爱苏州,歌唱苏州。李超琼与苏州有特殊的缘分。他在苏州任职、生活的时间很长。在苏州写作的诗篇,或者描写、表现苏州的诗作,特别多,在其整个诗集中所占比重比较大,成为李超琼诗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深爱苏州,“宦吴为有好湖山,谁信幽居胜此间。绕屋扶疏苍翠满,十年乡梦最相关。”他用诗歌唱苏州之美,歌唱苏州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湖景如太湖、石湖、沙湖、陈湖、金鸡湖;山景如天平山、灵岩山、虎丘山、渔洋山;园林名胜如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沧浪亭,这些美景无一能逃遁出李超琼的诗笔。“行春桥下雾横风,檥棹看山暮霭中。恰有别船黄菊到,石湖亲见卖花翁。”“玲珑奇石长莓苔,绿玉青琼磊作瑰。大好园林清景在,经年曾未得闲来。”写湖山园林美景,景色如画。“千家安静市,六浦去来帆。岁稔民情乐,堂新士气公式。”(《甪直》)“问俗还堪幸,风熏栗里长。”(《周庄》)两诗写乡里之人文美,民情欢乐,风俗醇厚。

  其五,敬重苏轼,效学苏诗。李超琼诗歌有一个显明特点,他敬仰苏轼的文章气节,效学东坡雄奇的诗风。他每年于苏轼生日,总要带领友人、儿辈为之做寿。他屡屡称赞苏轼的才能,“长公诗文无不奇,千年上下谁等夷。”“文章气节动深慕,非淫祀亦非阿私。”李超琼熟读苏诗,常用苏轼诗韵写诗,如《登浸浦寺楼,用东坡横翠阁诗韵》《秋怀二首,用东坡韵》。李超琼全面效学东坡诗歌的艺术风格,形成自己的“清逸”诗风。

  李超琼诗集,长期由其后裔保存着,未曾对外披露,因而知之者甚少,评骘者更罕。其弟子潘昌煦评曰:“奇情波谲,丽瞩云收。抚半世之功名,早飞壮采;聚百篇之风雅,已压群公。”(《石船居古今体诗剩稿·跋》)所论只就宏观言之,并无具体分析。笔者长期从事诗学研究,却从未接触过李超琼诗歌。应新明之约后,我细心读完《石船居古今体诗剩稿》,深入咏涵、体识,特对其诗歌艺术特征,作如下的概括:

  首先,李超琼诗歌想象丰富奇特。潘昌煦评李超琼诗为“奇情波谲,丽瞩云收”,扼要指出李超琼想象力丰富,诗思奇特。李超琼善于飞驰艺术想象,上天入地,古往今来地展开奇思遐想。

  其次,李超琼诗语言散文化。李超琼大量律绝诗,特别是五七言律诗,语言凝练,对偶工整,雕词琢句。然而,从总体上考量他的诗歌语言,自然流畅,带有散文化的倾向,他的大量古体诗、歌行体以及部分绝句诗,多记述,好议论,善说理,明显具有这种语言特色。

  其三,李超琼诗艺术风格多样化。李超琼诗的艺术风格多变,时而清逸,时而沉雄,时而豪放,时而超旷,时而浑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

  其四,李超琼诗各诗体兼备。李超琼善于继承前代诗人的艺术传统,成熟地运用古体、歌行、律诗等体裁样式。

  新明和他的女儿添云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从事中国古籍的校勘整理工作,先后点校了《鹤庐画趣》《鹤庐画识》《读书随笔》《过云楼书画录初笔》《过云楼书画录再笔》《楚游寓目编》《顾文彬日记》等“过云楼历代主人手书精粹”丛书,尤其是点校出版了《李超琼日记》后,深为李超琼的人格和诗风所折服,便着手李超琼诗歌的点校注释工作。他们以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收藏的《石船居古今体诗剩稿》为依据,再加上藏于北京图书馆的手稿本《上海集第二十一卷》,构成一部完整的李超琼诗集,逐篇加上标点,对生僻字、词语、典故作简要注释,便于读者阅读。从《石船居古今体诗剩稿》原刻本到《李超琼古今体诗笺注》,章新明、章添云做了大量工作,趁本书出版的时机,向他们父女表示祝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