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山渔港拾贝

 淮阴语文 2022-08-15 发布于江苏


老子山渔港拾贝

□骈国华

       前年仲秋,我们一行十人起早驱车到洪泽老子山泡温泉。到了温泉山庄才九点多。温泉十二点才开放,利用午饭前的这段时间,大伙一起到老子山鱼港码头转了一圈,饱揽了洪泽湖美丽的风光。



还没到鱼港,我们就被一阵阵随风吹来的味道迷惑了。不完全是鱼腥味,用鼻子仔细地嗅嗅,腥、咸、香三味混杂在一起,别有风味。刚走出街口,只见码头边挨排停靠着一溜楼船,既大气又漂亮。它们是渔船,也是渔民水上的家。多数楼船的仓板上都堆着绿色的尼龙网,有的船帮上还捆吊着尼龙网。抬头远眺,千里长淮与洪泽湖的交汇处烟波浩渺,白浪滔滔。最吸引眼球的还是码头边上一排排凉晒着的咸鱼,每条都有七八斤重。在一条大鱼前,我们一行人无不惊叹,那咸鱼有半大的孩子高,估计有四五十斤重。有人问,这是什么鱼?船主说,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螺丝浑子呵,你瞧这色泽,嫣红油亮,再闻闻,味道多正,腊香扑鼻,只有我们鱼家才能腌出这样好的咸鱼。呵,原来我们闻到的就是这鱼的咸腊味。我们向他打听,老子山有些什么特产?他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除了各种野生鱼、虾、蟹,还有鸡头米、菱角米、莲子、藕粉等等。



我们踏上了一艘停泊的大渔船,船上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正用网兜从船旁的一个网箱里捞起五六条活蹦乱跳的大鲫鱼,她称了重量,那买鱼的中年男子丢下二十五元钱,拎着鱼急匆匆地下了船。我问,多少钱一斤?她说,六快。比我们市区便宜多了。



我们中有好几个人没见过大湖,想到湖边看看。船主说,一直向前走,再左拐,避风港码头那儿视线宽阔。到了避风港岸边,只见港里也是船楼林立,蔚为壮观。这里的视线果然开阔,大湖风采尽收眼底。湖面上虽然只是微风,但碧波荡漾,涛声阵阵,鸥鸟翱翔,舟船点点。一位船老大向我们介绍说,从严格意义上说,这里只是淮河和洪泽湖交汇的地方,洪泽湖比你们现在看到的不知要大多少倍呢!没见过大湖的人惊讶地说,那有多大呀?船老大笑笑说,一眼望不到边。我们都笑了起来。有人指着码头南边停泊着的一排描龙画凤、五光十色的彩船问,那是什么地方呀?船老大告诉我们,那是一个旅游景点,叫“洪泽湖休闲古帆船群”,是开发商投巨资打造的国内最大的古帆船群。船舱内各项设施齐全,水上项目多样,集娱乐、休闲于一体。登古帆船游大湖,如同穿越时空隧道,快乐无比,你们可以去体验体验嘛!因为时间来不及了,我们只能怀着遗憾离开。有人说,下次再来,我一定要去乘游船,饱览洪泽湖的旖旎风光。



中午,我们在一家水上餐馆用餐,菜肴全是湖鲜,鲢鱼烧粉丝、红烧鲤鱼籽、小杂鱼锅贴、黑鱼炖汤,味道鲜美,厨艺精湛,大伙大快朵颐。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一碗鸡头米羹,它以刚上市的鸡头米为主料,辅以桂花糖、银耳、玉米粒等辅料,清淡得如同洗尽铅华。喝上一口,软嫩、细糯、甜润,沁入肺腑。

下午四点钟左右,我们驱车返淮。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都说印象最深的还是渔港码头。



作者简介:骈国华,一个退休十多年的省农垦系统老同志。退休后,书香文字伴流年。在《淮安日报》《淮海晚报》《老年周报》《大江晚报》《江苏农垦人报》《智慧》《思维与智慧》《银潮》等报刊以及网络公众号《洪泽湖文学》《目耕缘读书网》《里运河》上发表千字左右的短散文400多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