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朔抬出汪精卫:武将不好战,文臣才会如此好战

 紫薇院 2022-08-15 发布于甘肃

王朔认为军人武将不好战,文臣士子才好战。而文官和一些傻乎乎的爱国者才好战。

他们不知道打仗是怎么回事,因为他们不需要上战场。

王朔还抬出汪精卫那一套说辞,文臣好战,武将又无法畏战,毕竟职责所在。

他爹每次冲锋陷阵都比别人慢半拍的马未都则认为,王朔是应该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因为他的小说影响了一代人,很多人看他的小说都被感动得死去活来。

还有人评价王朔是个痞子,但就是这个痞子扛起了这个世界。因为他替自己的同胞,一代又一代地思考人生,例如那本《致女儿书》。

不过,也有人认为王朔的话太过于绝对了。文臣武将好不好战的问题,其实是看阶段的。

在王朝早期肯定是武将好战,不然没有战功,后期就是文臣好战,但要加个引号,因为不少文臣心思会细腻些,看见别人欺负到头上来,会有一种民族情结之类的意气在。

但武将后期是真不好战,他们很多不是靠战功,而是靠和文臣那一套一样的权谋爬上去的。

文章图片3

他们不好战不是爱和平,而是因为怕丢了命,压力大,享受不了太平日子。

所以,有些名家的话听听就行了,当作现实的指导就完了。

王朔本身也是文人,文人相轻是常有的事。有些人的文章看一下,初期是很激动,但一旦沉寂下来,就会发现只剩下情绪。

当然有反对者,也就会有支持者。

不少人表示,王朔引用汪精卫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文官是主战的。因为他们多数人是没有看过尸山血海,只知道课本里的战争。

而武将则是不同,知道敌我差距和战争的可怕。

就此有人嘲讽道,看王朔抬出汪精卫的说辞,就知道他的心思是什么。

所以,在国难之时,汪叛国当汉奸了。因为他知道当时敌我差距过大,为了避免流血牺牲,他很快把自己卖给了日本人。

估摸就是想要快速结束那场不对等的战争。

汪精卫也认为自己是和平主义者,早点在敌方阵营谋个一官半职,也好为新政权下的民众服务。

而且王朔说了一句,那些sha-mao爱国者才好战。

但他似乎忘记了,要是没有这群好战的sha-mao爱国者,他今天哪能安然地坐在那指点江山。

武将好不好战,也是看时期的。可以立战功爬上去的时候,他就好战。

如果是后期靠权谋和唱歌爬上去的,他就不好战。文人里有相轻的,也有互吹彩虹屁的。

如果是王朔撑起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那么国内现在将到处是二鬼子和精神荒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