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庭坚的“荡桨笔法”

 一言之美 2022-08-15 发布于北京

北宋尚意书家多以行书见长,擅长草书的不多,而黄庭坚则除行书外,草书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从艺术表现来说,其草书更胜行书。书法密码微店

黄庭坚的草书继承了唐代张旭、怀素的狂草之风,他曾自述学草书的经历:“予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黄庭坚的草书,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在用笔、结体、章法以及意境的营造等方面又有新的创变,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花气诗帖》、《李白忆旧游诗》、《廉颇蔺相如列传》、《诸上座》等,其中以《诸上座》最为著名,该帖奇正相生,变化莫测,云烟满纸,代表着宋代草书的最高水准,在草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诸上座》为纸本长卷,约书于元符三年(1100),是黄庭坚为其友李任道以草书抄录五代文益禅师的语录,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卷是黄庭坚晚年草书代表作,气势豪迈而又婉转超然,颇得历代书家称许。李日华在《六砚斋笔记》卷一中说:“山谷老人喜书老宿法语,笔力壮健,亦如树古藤缠,水溅石泐,居然衲子风格。”孙承泽在《庚子销夏记》卷一中也评价此卷:“字法奇宕,如龙搏虎跃,不可控御,宇宙伟观也。然纵横之极,却笔笔不放,古人所谓如屋漏痕、折钗脚,此其是矣”。

#1

執 筆

黄庭坚写草书,用的是悬腕高执笔的方法,他说:“凡学字时,先当双钩,用两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高提笔,令腕随己意左右”,强调在高提笔的基础上,通过手腕的运转来调整笔形与笔势。因此,我们要注意发挥手腕的灵活性,通过手腕的自如变化来调节笔锋的走向,不要只是依靠用手指转动笔杆的方式来调锋,尽量淡化或减少手指转杆的动作。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不使用转杆的方法,指腕相接,筋骨相连,实际上是一个整体。

我们要强调的是从肩到指尖的盘旋运动,只有这样,用笔才会流畅,长线条的书写才能够尽势,而臂腕悬空所产生的自然震颤更加强了线条的波动变化,如“伊分中”等字中的长线条,气势酣足而又变化自然。

这种灵动潇洒的线质的形成,与其独特的执笔运腕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2

運 筆

《诸上座》点画厚重而灵动,极富弹性和立体感,我们在临写时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用笔要取逆势,或藏锋逆入,或空切直下,不可为追求快捷流畅而顺势一拖而过,即使是放纵的点画也要有节制,不能一放无余,要强调含蓄与开张的对比,如“解”、“是又”、“商量诸上座”等字和字组在起笔以及收放等方面的处理就非常到位。

黄庭坚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棹而悟笔法,所悟即主要在对顺逆之势、含蓄与开张之势的把握上。

二是要细心体会运笔过程中提中有按、按中有提的精微变化。

毛笔是柔软而有弹性的,对纸平面上的毛笔的运动、笔锋的转换、横向空间上的力量变化、纸张与毛笔的摩擦力等等我们一般都能够体会得到,而对竖向空间上因毛笔的弹性而产生的压力与反弹力则常常忽略。

不少学书者虽能明白提按的重要性,但未能细心体察提按的辩证关系,只是一味的提笔或一味的按笔,不能做到提中有按、按中有提,写出来的线条不是笨重扁拙,就是细软轻滑,缺乏弹性、灵动感、立体感和生命力。

关于提按问题,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 卷一中也有精彩论述,他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

米芾曾评论黄庭坚“描字”,一个“描” 字道出了黄庭坚运笔迟缓的特征,这个特征 在其草书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张旭、怀素草书多使转而少提按,追求速度,有急风骤雨之 势。而黄庭坚草书则增加了提按用笔,减缓了行笔的速度,线条多波动之势,可称之为“慢草”。

丛文俊评价黄庭坚草书“以慢笔开奇境”,可谓精辟之论。学习《诸上座》,需把握其用笔“迟”、“慢”的特色,并细心体会“迟”、“速”的辩证关系。

所谓“迟”,并不仅仅是指从字面上所理解的用笔缓慢,而且是指用笔周到,处处照应,结字稳妥,心态沉静,若不能做到这些,即使用笔缓慢也没有什么意义。

“速”,则是心手双合,酣畅淋漓,但点画仍须精到,处处能留得住笔,而无浮滑浅薄之弊。

“能迟”是古代书家用笔的一大要诀。学书当先务“迟”,只有经过“迟”的训练,能“迟”,才能“速”,才能在流畅的运笔中加强对笔的控制,做到不失笔,才能出意外之奇,才能显现出“速”的妙处与意味,细心审察所附的《诸上座》局部图示可体会出这种 “迟”、“速”的辩证关系。

黄庭坚论书,强调“沉着痛快”,他说:“笔法虽欲清劲,必以质厚为本。古人论书,以沉着痛快为善。唐之书家称徐季海书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其大意可知。凡书之害,姿媚是其小疵,轻佻是其大病。直须落笔一一端正,至于放笔自然成行。草则虽草,而笔意端正,最忌用意装缀,便不成书。”此可谓辩证之论。

用笔之法,笔欲方而用欲圆,体欲方而势欲圆,过方则有刻板之病,过圆则无雄强之气。笔法、体势都必须合度,不可偏于一侧,过于强调、夸张某一方面。

当代不少学书者以发挥艺术性为借口,不屑谈论书法中的中和原则、对立统一规律,实际上,抓住中和原则和对立统一规律,即抓住了书法创作的根本。用笔之法,就是要妥善、巧妙处理好方圆、虚实、藏露、开合、轻重、曲直、刚柔等等矛盾,《诸上座》在这方面的处理可谓是大手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