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一回见,美国海军2.5万吨军舰越造越差,配置还带往回缩的

 逍遥_书斋 2022-08-15 发布于河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因素催化美国工业释放出最大潜力,太平洋战争前期美国海军在可用舰船数量上还不占优势,结果后期经过“爆兵”立马完成了对日本海军的碾压。冷战期间的美国海军由于受到来自苏联的压力,造舰的规模和质量都相当可观。然而自从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海军的船舶工业就开始疯狂退化,而且还开始各种点歪“科技树”。近些年来美国海军入列新型舰艇的速度已经远远被我国海军超过,如今压力巨大的美国海军似乎开始转移目标,从原来的质量型向数量规模型转变了。

文章图片1

(“劳德代尔堡”号服役)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日前美国海军的第12艘“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正式服役,其名为“劳德代尔堡”号。该舰长度为208.5米,宽度为31.9米,吃水深度7米,满载排水量2.5万吨,最大航程可达8000海里。在武器配置上,该舰可以搭载两座“大毒蛇II”型30毫米自动机炮,两座“海拉姆”防空系统,并且为MK41垂直发射系统预留了升级空间。

文章图片2

(“劳德代尔堡”号下水)

作为一款船坞登陆舰,其必要的两栖战装备自然不可少。该舰能够携带CH46“海王”直升机和近期问题频发的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一次性可运送650名海军陆战队员。

表面上看起来该舰的指标和此前的“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没什么两样,但“劳德代尔堡”号却是一艘彻头彻尾的“低配版”。其外观上最显眼的特征就是过去的一体化桅杆消失了,改用了传统的筒状桅杆。

那么美国海军为何要抛弃具备隐身能力的一体化桅杆不用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曾经为“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生产一体化桅杆的密西西比州古尔夫波特综合设施早在8年前就永久关闭了。

文章图片3

(传统的圣安东尼奥级)

美国海军历来型号进化(比如说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从I型进化到II型)几乎都代表着各种配置的大幅提升,像圣安东尼奥级这种反向升级的还是头一回见。“劳德代尔堡”号属于圣安东尼奥级从FlightI型进化到FlightII型的过渡型号,真正的FlightII型各种配置则要被砍得更凶。

文章图片4

(圣安东尼奥级剖面图)

其不仅用轻型合金桅杆取代了一体化桅杆,而且还取消了AN/SPS48E三坐标远程对空警戒雷达,用与濒海战斗舰同款的TRS3D雷达来代替,要知道美国海军目前两款濒海战斗舰都已经开始了提前退役之路。

除此之外,后续型号连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搭载能力都已经不具备了,因为传统的大机库被小型机库取代。在FlightI型上RHIB突击艇是有封闭收纳舱段的,但是II型改成了露天存放,除此之外其搭载LCAC气垫登陆艇的能力也被砍到了只剩1艘。

I型理论上能够运载800名海军陆战队员,过渡型号被砍到了650人,II型就只剩下500人了,其连最基本的两栖作战指挥功能设备也被削减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平时对于美国大兵们来说最为重要的设备——娱乐设施也荡然无存。

文章图片5

(圣安东尼奥级)

该舰各种配置虽然全方位缩水,但是美军依然计划大量建造——总建造规模预计为13艘。如今看来,美军动辄“500艘战舰”的喊口号恐怕是未来多造类似吨位更小而且配置更低的舰船来强行弥补数量。

近年来,美国传统的科技创新优势、造船业的技术优势和产能优势正在迅速消失。而我国海军还在大量“下饺子”,未来两国海军差距将会越来越小,直至美军被赶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