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稼祥在遵义投出关键一票,晚年请求安排工作,毛主席作何批示?

 雨夜听荷yu 2022-08-15 发布于四川

1972年,周总理患上了膀胱癌。即使如此,周总理还是坚持每天的工作,常常忙到深夜。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总理办公室收到一封署名为“王稼祥”的信。工作人员对这个名字非常熟悉,连忙向周总理汇报。

图片

看到这封信,周总理整个人都愣住了,思绪也开始飘远。他想了想,把王稼祥写来的这封信转交给毛主席,说:“我是说,如果主席同意,稼祥同志可以出来工作。”

毛主席看完信后,心情也很复杂,语重心长地说:“他是功臣,要尽快安排。”

后来毛主席对王稼祥的评价是:“只谈自己的缺点,不宣传自己的功绩,这样的干部很少。”

毛主席说的是肺腑之言,在他看来,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投了关键一票,否则中国革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

留苏才子,党内精英

王稼祥1906年出生于安徽省泾县厚岸村的一户农家。王家虽然出身乡下,但也算不上穷困潦倒,是村里颇有声望的书香门第。因此,王稼祥的童年是平静的,他有足够的条件去接受教育。

在王父看来,儿子不必出人头地,只要认得几个字,便可回家继承家业。可是王稼祥却不这么认为,他心里不仅有家人,还有那些患难与共的百姓。

1924年,王稼祥十七岁就到了上海,就读于上海大学中学部。当时上海风起云涌,革命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王稼祥深受其影响,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向往中国共产党。

1925年,“五卅惨案”在上海爆发,王稼祥义愤填膺,多次领导学生运动,结果被开除。同年九月,他加入了共青团,被组织派往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

王稼祥于1928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被誉为中共党史中著名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之一。王稼祥在党内站稳了脚跟。

图片

王稼祥留苏期间,中国国内革命形势瞬息万变,秋收起义由毛主席领导,井冈山红色政权建立。消息传回苏联后,王稼祥热血上涌,决定返回祖国,投身革命。为此,他特地去见中共代表团团长瞿秋白同志,表示要回国。

1930年2月,王稼祥终于获准回国。回国后,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投身革命。但由于组织安排,他还是留在了上海,用自己的笔杆子,编辑了党内刊物《红旗》。

王稼祥于一九三一年一月参加六届四中全会。这次,他迫不及待地请求组织派他去中央苏区,到第一线去。

过了两个月,王稼祥和他的随从们经过漫长的跋涉,终于到达了江西宁都县青塘。同年四月,青塘召开了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由王稼祥任总政治部主任。就在这时,他见到了久仰的毛主席。

图片

与毛主席的革命友谊

王稼祥吃过晚饭后,有一天晚上到毛主席那里去。毛主席得知留苏高材生到中央苏区去参加革命,非常高兴,他们一见面,毛主席就紧紧地握着王稼祥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寒暄了几句,两人就进入了正题,开始畅谈起来。

谈话中,他们各抒己见,时而针锋相对,时而开怀大笑。临别前,两人约定:下次见面,有话就直说,斗嘴可以,君子动口不动手。

多年后,王稼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慨道:“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时候.....他给我的印象就是简单明了,但又很有说服力,完全不像领导人。”

王稼祥到达苏区的时候,正好赶上毛主席指挥第二次反“围剿”,要求官兵不要与敌人硬碰硬,采取“游击战术”,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王稼祥对此颇感兴趣,曾多次请教毛主席。

图片

毛主席并没有隐瞒,而是把游击战的精髓写了出来:“敌进我退,敌在我扰,敌疲我攻,敌退我追”,送给王稼祥。不仅如此,他还拿了一些游击战争的例子给王稼祥看。

久而久之,王稼祥与毛主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在以后的革命道路上,他对毛主席高瞻远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毛主席不像他这样的理论家,带领大家走上了一条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革命道路。

后来毛主席失去了领导地位,离开了前线指挥岗位,他们之间的交流就少了。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王稼祥敬重毛主席,毛主席在关键时刻救了他一命。

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八日,第四次反“围剿”,王稼祥主持军事会议时,敌机突然袭击,投下几颗炸弹。王稼祥躲闪不及,腹部被弹片洞穿,重伤昏迷。

图片

周总理得知此事,立即指示医疗队将王稼祥送往瑞金总医院抢救。王稼祥在去瑞金的途中,痛得醒了过来,他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切地问道:“周恩来他们的情况怎么样?请说!”

得知所有人都安然无恙,他才放心地躺在担架上去医院。

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长征。王稼祥是总政治部主任,本该随部转移,但是博古等人见他伤势未愈,就把他留在了苏区。

这时轮到毛主席了,他对大家说:“王稼祥身为中革军委副主席兼政治部主任,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必须随部转移!”

王稼祥听了以后,心里十分感激。如果不是毛主席为他求情,他留在苏区,只怕也是凶多吉少。

图片

遵义会议,投出关键一票

王稼祥被抬上担架,踏上了长征路。

红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连续突破了四道封锁线,出发前八万六千人,到了湘黔交界时,仅剩三万余人。此时,博古和他的部下,正极力主张红军北上,同红二、六军团会师。中央红军一旦实施,就会再次陷入数十万敌军的包围之中。

那时毛主席由于日夜操劳,也在担架上躺了下来,终于有机会再与王稼祥在一起。在此期间,他忧心忡忡地告诉王稼祥:“只有到贵州,国民党力量薄弱,党和红军才有出路。”

王稼祥赞同毛主席的观点,回答毛主席说:“红军什么时候才能打胜仗,靠李德他们呢?”

为使红军向贵州西进,王稼祥特地去找了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指出了李德他们的错误,并提出召开一次由毛主席领导红军的高级会议。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占领了贵州遵义,摆脱了国民党的追兵,获得了难得的休整机会。王稼祥意识到时机已成熟,便积极奔走,主张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由此拉开了历史上伟大的转折——遵义会议。

图片

李德和博古等人在会议上拒不承认错误,认为这是由于国民党力量太强、后方补给不足、人民群众工作不够等客观原因造成的。

接着毛主席一一驳斥这些理由,指出真正的原因是抛弃游击战术,采取“Z倾冒险思想”。

毛主席讲话得到张闻天的支持,王稼祥也坚决支持毛主席。红军指挥权应该由毛泽东同志负责,指挥的重任,必须由他来承担!”

投票时,王稼祥第一个投了毛主席一票。遵义会议成立了“新三人团”,毛主席,周总理,王稼祥,作为中央领导红军最高机关,全权指挥红军。

遵义会议结束后,毛主席率领的红军经过赤水、大渡河、腊子口,长征两万五千里,保存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有生力量。

此后,毛主席多次公开赞扬王稼祥:“大家要知道,遵义会议要开好,离不开王稼祥同志。同志们把功劳记在我的帐上,但是不能忘了他,因为他是党的功臣……”

图片

晚年请求安排工作,毛主席应允

长征之前,王稼祥的伤势还没有痊愈。长征期间,由于连日行军,没有食物,伤势加重。翻越夹金山的时候,肚子又开始发炎溃烂,咬紧牙关才完成了长征。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王稼祥又被任命为共产国际中国代表。一九四三年,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和阐述“毛泽东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中国第一任驻苏联大使,远赴苏联。此后,他先后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联部部长。但是,由于革命时期留下的伤病,使他经常感到身体虚弱。因此,组织上过问,王稼祥开始半工作半休养。

图片

王稼祥在一九七○年十月住进北。经过两年多的治疗,他已经控制住了自己的病情。

为此,他写了一封信给周总理,诚恳地写道:“我虽长期患病,听力不佳,但每天仍可工作数小时。”因此,我特地写信给总理,请总理考虑一下,安排一些外事调研。

周总理同王稼祥共事已久,感情深厚,立即向毛主席报告。毛主席读完信后,语重心长地说:“他是有功之人,要尽快安排工作。”

图片

一九七三年六月中共十大会议提名王稼祥为中央委员。会议结束后,他又回到工作岗位上,先是做俄文翻译,后来又在周总理身边做外交工作。

可惜,由于长期病痛,加上日夜操劳,王稼祥的身体已经完全垮了。王稼祥于1974年1月25日逝世于北京,享年68岁。

毛主席因病未能出席追悼王稼祥。但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无产者,他还是送上了花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