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人帮】太平街往事记

 凤视界 2022-08-15 发布于湖南

太平街往事记
文   尹德璋

     雨后,湿漉的石板路,凹凸纹理清晰,白墙青瓦也像略施淡妆一样,一看便知这南方城镇。

     一夜过往,空气中仍似乎弥漫着昨晚的喧嚣。

     许久没有较早的,走过这熟悉的街道。

     映入我眼帘的是这般景象,但在脑海里浮现出,以往斑驳的墙与树交织画面,同样的商贾林立,但早晨更多一份安详。

    北头是正街口,没有现在的牌坊,也没有“太平老街”四个字,这里以前就叫“太平街(gai,长沙话读街是发音该)”,为什么加一个老字,或是避讳“街”和“间”的普通话发音吧。

     这街口以前有位卖凉茶的娭毑“镇守”,听说家里挺不如意的,大家都说她受过刺激,加之说话嗓门又大,所以小孩们挺怕的,但喝过她两毛钱一杯的凉茶,些许交谈后,觉得也不是那样,想想她一个人拉扯多事的儿子,后来还搭上供养孙女,有过生活坎坷的人们,想必知道不容易。

     以前街邻的老人们,就像家里的老人们一样亲,总是喊着你的小名,对于自家的小辈与邻里犯冲突,总是先叫住自家小辈,不护短。

     街头第一条巷子里,以前有个名人,他是周围这一大圈,早期的大学生,不过一直守着这,把自家改成廉价旅馆,板车工五元一晚的住宿床位,后来他弄来好些台电脑,九十年代中期在顶楼开启培训班,收费十元一下午。

     街口还有几棵梧桐树,走过以前卖猪肉的食品公司,广利源南食店,卖伞的、卖的老店,到了西牌楼就是露天菜市场,里面有个“洞庭春”,那是喝早茶,吃包子油饼的好去处。

     接着走过,卖干货(多为调味料、干笋等)的就集中这,再往前点就是两家吃长沙米粉的老铺子,差不多街头巷尾的人都来这吃,他们两家的汤料是每晚熬的鲜骨汤,大汤锅里还有个秘方味包,每天过来吃米粉的人络绎不绝,你要吃什么码子,就会发你个小木牌,看牌头颜色还有缺口,给你送上什么码子。

     以粉店为界开始叫福胜街,我也搞不清这街后半段,为什么叫福胜街了。

     只晓得这边所有分支的巷子都是石板路,通向下河街的也都是,但没有像现在每块石板上开防滑槽,那时就是一块块青麻石铺成的。

    走到这边属街尾,卖纸钱香火的多,过年爱玩的“擦炮”便是这里买的,因为这里是批发价,比普通商店便宜一半,买上一条,再买些“啄木鸟”,阔气的揣回家玩,即便炸到手也不怕。

     清晨站在街中,很容易望到大马路,短短的街道也很容易走出去,不管你是老住民户,还是后来这里生活十几、二十年的新本地人,或是来过一趟的背包客,所有人的记忆里都有留存这一段,街还在那里,一直在那里,而我们拥有的记忆片段,永远没有走出来,定格在那里。

     生活总是要继续前行,你不走时间会推着你,我们每个人都有需求,有人说是折腾,有人说是奋斗,看怎么看吧,我依然看那里是“太平”,而旁人看是太平老街,有人认为是文化景点。

     街总是在那里,每一段的故事不同而已……

    尹德璋,奋斗中的八零后,长沙city长沙秀,我是地道的长沙伢子。喜欢旅游、足球。爱探寻被历史尘封的过往,去感受诗人之命、词人之愁,写作较随性,或突发灵感,或叙写琢磨。

关于凤视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