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论潮】自然的治愈

 凤视界 2022-08-15 发布于湖南

自然的治愈

——读程虹《宁静无价》有感

文/图
黄芳

四年前,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发现了程虹教授的这本书---《宁静无价》。因为特别喜欢书里面的很多句子与段落,于是,一边阅读一边摘抄成了阅读时的常态,从来没有在借阅的图书里摘抄过这么大量的篇幅与段落,以至于在后来把书还回去之后,还是对它念念不忘、于是,我选择了网购这本书,我觉得我的书架上不能少了它。说句实话,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俩字:治愈。它里面讲述的那些自然文学作家以及那些作家笔下记录的那些来自自然和内心的风景,足以让每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对它一见钟情。尤其是当你情绪不够稳定、思想备受煎熬的时刻,打开来静心阅读,你真的能够从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宁静与心安。

这本书是作者对美国及英国自然文学的名家名作进行的梳理与评述。它由四个篇章组成,分别是:“思想与自然”、“心灵与土地”、“文化与田园”、“跨越时空”。

而书中关于梭罗的那一部分,我尤其喜欢。《瓦尔登湖的神话——梭罗的精神遗产》里面提到:梭罗认为嗅觉是一种更原始、更可靠的探索自然的方式。他对自然的嗅觉还引出了一段生活哲理:“如果你满心欢喜地去迎接每一个清晨与夜晚,如果生命像鲜花和清馨的芳草一样散发着芬芳,从而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星光璀璨、更为神圣不朽——那便是你的成功。” 梭罗崇尚的自然,是一种近乎野性的自然。对他而言,走向自然,就是走向内心。那个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发出:“保护野生自然,等同于保护人类的文化;拯救濒临灭绝的的动植物,就是拯救人类自己”的自然文学作家,他有着超前的生态意识,他能够清楚地看到自然与文化的密切联系。而如今的我们,正在践行的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幸福生活理念。只有真正保护好了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我们才能够在这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的栖息地。

关于《塞尔伯恩的田园牧歌》里记录的英国18世纪博物学家吉尔伯特.怀特,那个孑然一生,将毕生精力倾注在对当地植物和动物的观察及研究之中的人,他把自己生活中积累的塞尔伯恩自然环境的第一手资料,以书信的方式传递给当时的两位通信者,一部《塞尔伯恩的自然史》倾注了怀特一生对故土的情爱。另外,还有苏珊.库珀的《乡村时光》,以日记形式出现,记述了作者的家乡纽约州的库珀斯敦一带的自然景观、动物植物、文化历史及作者本人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感悟。

这些自然文学作家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极其深爱自己脚下的这块故土,热爱旷野和乡村,热爱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从这些每日可见的景致里找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一切——那是一种身心的安宁和自由。他们穷尽一生的努力、耗尽所有的生命激情,只为守护自己身处的这块故土。他们的这份热爱与执着好像与生俱来,他们把热爱化作信念,把回归自然当做一种使命或者说更像是一种本能。就像怀特的塞尔伯恩,与其说它是一个不起眼的英国的小乡村,倒不如说它是一种优雅平静生活的代名词更为贴切。正如作者感慨和庆幸的那样:“因为有了怀特的塞尔伯恩,所以它才能够在怀特逝世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保持着它在传统上的完好无损,一如怀特在世时那样的质朴安宁,远离尘嚣。那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不受干扰的世界,那里保持着一份近乎原始的沉静”。在我的眼里,不变的风景传递给我们的恰恰就是这份“宁静无价”。

自从家门口的大学校园开始实行封闭管理以来,那个我每天早晚都要散步的湖边小树林也一并隔离开了;阳春三月,当我隔着围挡远远地看着湖边的海棠花竞相盛开的时候,我多想走近这个熟悉的地方,拍几张美美的春景图。然而,这场疫情让很多理所当然的事情也成为了奢想。这个离我家最近的后花园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着供年轻学子休息的石凳和长廊,有着清澈见底的湖水和岸边随风摇曳的一大片芦苇;这里时常会成为年轻学子们学习摄影和排练节目的露天剧场。此时此刻,看着眼前被围挡围得严严实实的小树林,心中有着说不出的失落和难受,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很不自在。

因为,住在这附近的我每天早晚都要在这里绕湖几圈,尤其是夏季日落之后,赤脚踩在带有太阳余温的鹅卵石上面,感受着湖边微风拂面的惬意,那种轻松与自在是我经历过一天的劳作之后最想要获得的一种放松方式。傍晚的湖边,没有了学生成群结队走过时的喧嚣和热闹,只有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绕湖行走,偶尔还能看见湖边栖息的三两只小䴙䴘,它们在水中优哉游哉地觅食;显然,它们也更喜欢在这个无人打扰的时间段出来放放风,这些小家伙们的警惕性特别高,它们从来不会在人多的时候现身的。

在还没有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对这个湖边小树林情有独钟,尤其是喜欢在湖边的大石头上静坐,感受着这里属于花草树木的清香与幽静。说不清楚是为什么,就是本能地觉得在这里待着的时候,内心会逐渐趋于平静。生活中那些琐碎和不如意也会很快烟消云散。在这个闹中取静的小天地里,我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归属。而行走于这片风景中的我,也时常会感叹:这个地方最吸引的我究竟是什么呢?是那些四季分明的花草树木,还是树林里栖息、叫嚣的各种鸟儿?是湖边成片的水草、芦苇、美人蕉还是湖水里自由游弋的各种小鱼儿和小动物?

也是在多次重温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终于对自己喜爱这个湖边小树林有了最贴切的理解和注释;因为这里早已成为了我的精神家园。这里的一草一木让我感受到的是自然中的生机与色彩,这里水平如镜的湖面让我感受到的却是定力与宁静。我也更加深信作者的感悟:人类内心的风景是由自然的风景养育滋润的。而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心灵宁静的追求是古往今来、跨越时空的一种人类的共性

作者简介

黄芳,爱文字、爱美食、爱摄影、爱旅游、爱养花种菜的我,热爱这世间所有美好的一切。期待着能够有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美食心得。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有不同,我心中的幸福就是竭尽全力地去做一个离自己理想更近的女子。

扫  码  关  注

凤  视  界


女性视角看世界

家国情怀待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