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10:26:24 1680 所属专辑:小学语文阅读理解 刘禹锡写《陋室铭》的故事 刘禹锡博学多才,是唐代的大诗人、哲学家。他的诗词豪迈旷远,人们称他“诗豪”。刘禹锡考取进士后,不断摧升,曾任监察御史。他为人正直,在朝内反对宦官的腐败和藩镇的割据势力,后因参与“永贞革新”,被一贬再贬,逐出洛阳。 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逆境使诗人的灵魂更加高洁。这时他写成了《陋室铭》,并请人碑刻后竖于门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此短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又发人深思。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声远播。水不在于深浅,有了龙就显得有灵气。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因为主人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铭文充分显示出作者的博大胸怀、高尚情操及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