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思维如何变革组织和激发创新 设计思维,不光把“人”看作是需求

 文明世界拼图 2022-08-15 发布于重庆
设计思维如何变革组织和激发创新

设计思维,不光把“人”看作是需求的集合,更把“人”当成了许多个场景的集合。鼠标的出现,让人们不管在什么场景下使用电脑,都能更快捷地发出指令,它解决了电脑操作上的不便,大大提高了人机交流的效率。

设计的本质,就是推敲出一个尚不存在,但未来一定会发生的生活场景。就像鼠标一样,它已经自然嵌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

在世界顶级创意公司IDEO公司及其前身,诞生过历史上很多重要的创新产品,比如它的几位创始人设计出了第一代笔记本电脑,苹果第一只可量产的鼠标,等等。现在的IDEO,从工业设计到为不同的行业提供设计咨询服务。

设计师的每一步动作,都在紧紧围绕着人们的使用场景。还是同样的功能,只是外形更加贴合了人们的使用情境,最后,设计出的产品也会焕然一新。

“创”和“新”,其实可以看成两码事儿。“创”代表着创造,“新”指的是一个新的生活场景。在“创”和“新”的中间,还需要一个步骤来连接,这一步就是设计。

好的设计师负责把“创”和“新”连接起来,创造出一个即将在未来发生的场景,并且嵌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而且不光是产品设计,优质的服务中照样能够运用设计思维,让服务更好地贴合人们的使用情境。

除了制作工业品、艺术品以外,设计思维还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企业还能够通过设计思维,探察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需求,来提供更好的服务。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重心已经从工业制造,开始转向提供知识和服务,那么创新,就成了企业发展下去的生存策略。因为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已经很难再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了,只有以“人”为核心,才能留住,甚至创造更大的客户群体。

不仅是商业领域,设计思维的创新模式,也能推广到更大的社会层面里去。新的慈善机构致力于投资那些帮助解决贫穷问题的新兴企业,并且设计出了一套新的社会影响力评估模板,让这些企业的社会效益更加透明化。

还有一些政府组织,也开始和IDEO公司合作,用设计思维来制定政策。美国红十字会为了提升全国献血人口比例,IDEO设计团队制定出方案,鼓励人们分享自己的故事,更能激发献血人群的情感动机,让献血体验能和更大的社会责任感关联起来。

设计可以更加聚焦于人本身,帮我们重新建构生命和死亡的意义。恰恰是在生命和死亡,这两个最重大的人生节点上,我们更能体会到,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能够如何体察人性,关照人心。

设计思维的前沿趋势告诉我们,设计思维的视线,不仅停留在企业创新上,它还能照耀到个人、社会的各个角落,让科技更好地为人所用,造福社会。

让我们跳出这张设计思维的网络,来看三种实用的辅助工具。它们分别是,一组模型,一个漏斗,和一块故事板。模型的作用在于,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

制作模型有两个关键原则,分别是最快速度和最低成本。模型需要不停地迭代,早期的模型,是为了直观、快速地展示出产品的轮廓。但是设计师还需要不断改良,制作出成熟的模型,投入市场,获得用户的真实反馈。

第二个工具,漏斗。“漏斗”其实代表着,设计需要合理利用的约束条件。就像是漏斗一样,资源是有限的,时间也在不停流逝。美国著名家具设计大师查尔斯·伊姆斯经常说,“设计师的标志,正是愿意接受约束”。

第三个工具,一块故事板。好的故事,能让设计变得鲜活。而且,故事的时间线,也能生动地展示用户的一系列体验旅程。这个工具还是紧扣着“以人为本”的主题来使用的。人,不单单是需求的来源,更是故事的主角。

说完了故事的主角,我们再来说故事里的另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动作。比尔·莫格里奇的一句经典,“我们是在设计动词,而不是在设计名词”。这句话的意思是,设计中的互动尤为重要。而且,互动的影响力还能持续扩大。

2005年,日本政府希望节能减排。但在日本,职场礼仪要求,男性职员需要穿西装,打领带;女性职员则被要求穿正装的短裙。明明可以让每个人都穿上更加清爽的衣服,这样就能提高空调的温度,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

广告公司给出的建议是,直接行动,改变企业的着装文化,让大家都能穿上舒适轻薄的商务休闲装。于是日本开始了一场“清凉商务运动”。并且日本政府为了减少民众对于打破传统的顾虑,还发放了一种清凉商务徽章。

从现在起,你也可以成为一名设计师,放手去规划蓝图,不断磨练与“人”沟通的手艺。作者所期望达成的愿景与挑战是,“设计设计本身”。#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