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2. 五人墓碑记·张溥

 程建荣ekijpk6k 2022-08-15 发布于甘肃

解析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一)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者,……也。表判断的固定句式;“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的“者”,结构助词,“……的人”,这里翻译为“……的五个人”。以下重点理解“盖”和“焉”。

〖盖〗连词,用在后边的句子或分句的开头,引出下文的说明解释,表达一种确定的含义。可译为“原来(是)”“本来(是)”、“(是)因为”、“是”、“就是”等。

1.下文说明上文的原因:

①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左传·襄公十四年》)——现在诸侍侯奉我们寡君不如以前,这是因为说话泄漏机密,应当是由于你的缘故。

②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列传》)——屈原之所以写作《离骚》,是由于怨恨而引起的。

③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陆机《文赋》)——常常怕自己的意思和所表达的事物不相副,而文辞又不达意,这不是因为难于知道它,而是难于掌握它。

④然则王、宋所以能博者,盖自少时已得先达所藏故也。(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序》)——然则王粲、宋敏求能够博学,是因为获得了前辈中博学通达的人所藏书籍的缘故。

⑤盖随时之义不一,故诗人之志有二也。(《文心雕龙·比兴》)——由于时间和情况的不同,所以诗人言志的手法有这两种。

2.下文对上文解释:

⑥子列子御寇,盖有道之士也。(《新序·节士》)——列御寇这位老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

⑦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文心雕龙·神思》)——这是驾驭文思的首要方法,安排篇章的重要开端。

⑧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欧阳修《泷冈阡表》)——他的儿子欧阳修才刻碑文在墓道,不是敢于延缓,而是有所等待啊。

⑨且何谓为“比”,盖写物以附意,题言以切事者也。(《文心雕龙·比兴》)——再说什么叫比喻,是用事物来打比方,明白而确切的说明用意。

〖焉〗“焉”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之”、“于是”、“于此”,之(是、此),指代周公被逮这件事。

■【点拨】文言虚词“焉”的意义和用法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②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里。)

④永之人争奔走焉。

⑤然力足以至焉。

⑥始而惭焉,久而安焉。(焉:对此)

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

⑧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在这件事情上。)

⑨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焉:从这里面。)

⑩置杯焉则胶:(焉,于之,在水中。而搁个杯子在水中(当船)就会粘住不动了。)

2.哪里,怎么。例:

①且焉置土石?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今其室十无一焉。

④虽鸡狗十无一焉。

⑤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⑦悲予志焉。

⑧则牛羊何择焉?

⑨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例:

①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②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代词,相当于“之”。例: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②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他们,指五人。)

④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焉:他们,指五人。)

⑤非曰能之,愿学焉。(焉:它,指作小相的事。)

6.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总之,掌握“焉”的用法,主要看它在句中的位置。放在句首,一般作疑问代词;放在句尾,一般作语气助词;放在不及物动词后,一般作兼词;放在及物动词后,一般作代词;放在名词后,一般作助词,当然,也有例外,如第1类里的第⑩句,这时,要结合语境辨析。

(二)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郡之贤士大夫于当道请;于,向;即,副词,用在陈述句中,表示前后两事相承,相当于“于是”、“就”;除:修治,修整;址,建筑物的地基;以,连词,连接相关的两项,表示后一项是前项的目的,可译为“来”、“用来”等;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且于其墓之门立石;以,来,用来;所为,所做过的事,作为,事迹;

(三)亦盛矣哉。

亦,也;盛,盛大隆重;矣哉,语气助词“矣”、“哉”连用,用于句末,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

●全段可译为——(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蓼洲周公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于这件事的(五个人)。到了现在,本郡的贤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于是修整魏阉已被废除的生祠地基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真是盛大隆重呀!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一)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指示代词。表远指,也可表近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个”、“这些”,多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前边,指称人或事物,指代性比“彼”“此”要轻得多。

去:距离。

焉:人称代词,用在及物动词后边作宾语,按“之”来理解,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这里指五人。

①及国中皆畏惮焉。(《汉书·龚遂传》)——(刘贺)和国中的大臣都敬畏他(龚遂)。

②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世说新语·雅量》)——(郝鉴)去探访这个人,原来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儿嫁给他了。

③其夜五更初,忽闻叩门而声低者,公起问焉。(杜先廷《虬髯客传》)——当天夜里刚交五更,忽然听到有低低的敲门声,卫国公赶忙起身问他。

④村翁奇其为人,每丰馈焉。(《续玄怪录·李靖》)——村里老翁认为李靖为人很奇特,常常供养他很丰盛。

其,指示代词,指代五人从死到墓而葬这一段:为时,读音是(wéi shí),意思是从时间上看;“止”通“只”,只不过;“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不译;耳,罢了。

(二)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夫:这,这个。

凡(拼音:fá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矩形的盘子一类器具的象形,是“槃(盘)”的初文。也有人认为“凡”像船帆的形状,是“帆”的初文。盘子聚容众物,故“凡”有总括义,后引申为大概、要略的意思。又引申为遍指,即凡是、所有,又引申为总共。“凡”又有平常的意思,由此引申为人的、世俗的,如:凡尘、思凡。

凡,用作副词时,总的用法是表总括。这里表示在某个范围里没有例外,表示所有的对象无一例外。主语前用“凡”,谓语里用“皆”“则”之类的词呼应,构成“凡……皆(则)…”的格式。“凡”对主语涉及的范围加以总括,强调限定动作行为在这范围、条件下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也作“大凡”。

①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庄子·达生》)——一切有形状声音色彩的,都是自然之物。

②凡人之获谤誉于人者,亦各有道。柳宗元《谤誉》)——凡是一个人受到别人的毁谤或赞扬,各有不同的原因。

③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钱泳《履园丛话》)——一切事情要去做才能学会,不做怎么能学会呢?

④凡有一语不肖古者,即大怒,骂为“野路恶道”。(袁宗道《论文》)

⑤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刘禹锡《天论》)——凡是属于有形体的东西,都有它能的一面,有它不能的一面。

⑥大凡万事悉如此,祸当早绝防其微。(欧阳修《答朱采捕蝗》)——凡是各种事物都是这样,祸患应当在它隐微时加以防止及早消灭。

⑦大凡生所见妇人,辄加猜忌,至于三娶,率皆如初焉。——凡是李益跟哪个妇女有往来,就会猜忌。弄得结了三次婚,都跟卢氏一样的结果。

凡是,是中古时期出现的:

⑧凡是旧时婢仆,曾无礼者,悉遭韦公棒杀,投于蜀江。(《云溪友议·苗夫人》)——凡是过去的仆人婢女,曾经对韦皋不礼貌的,全被韦皋用棍打死,投到蜀江里。

其:代指他们。

者“……的人”。

况:连词,一般用于复句中的后一个小句,引出进一层的意思,并以反问的语气加以强调,相当于“何况”、“况且”。前一个小句常有“犹”、“尚”、“且”等副词与之相呼应。

(三)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皦皦:明亮貌,同“皎皎”,这里译为“声名光荣显耀”。

何也:不是反问。从文章的结构上来看,是采用设问的形式。

反问实际上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采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表现确定的意思。如果说“何也”是反问句的话(或如课本注所说是用反问的语气,这两者意思没有区别),那么它到底确定了什么呢?“何也”本身只是提出问题,并没有给以确定的答案,怎么是反问句呢?反问句表示确定意思的特点是:以否定形式出现的句子用来加强肯定的表述,以肯定形式出现的句子用来加强否定的表述。“何也”本身既非肯定形式,亦非否定形式。如果联系“何也”之前的“独五人之曒曒”,那么这确实是一个肯定形式的表述。但是若说是反问,岂不是说作者要否认“五人之曒曒”吗?“何也”既然不是反问,那么它到底是个什么句子呢?我们知道,疑问句从意义上可以区分为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其中反问和设问都属于无疑而问。它们不是真正的疑问句,只是借用疑问句的形式,所以它们都属于一种修辞手法。设问和反问的相同之点是其答案作者都是了然于心的,不同的是设问只是提出问题,本身并不包含对问题的答案。设问常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有时也可以问而不答,其目的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的深思。从文章的结构上考虑,设问常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照“何也”一句,作者对富贵得志之徒湮没无闻,唯独平民出身的五人却声名显耀的原因心里是很清楚的,这里却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只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思考。作者并没有立即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接下来便转入了对五人壮烈牺牲前后经过的叙述。其实了解了五人的所作所为,五人名垂不朽的原因也就不答自明了。因此“何也”决不是什么反问,而是地地道道的设问。同样的道理,“亦曷故哉”也不是反问,也是地地道道的设问,是让那些“素闻诗书之训”却不能“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缙绅”们羞愧反省的设问。至于说反问,文中自然也有。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软?”有几人软”,其所包含的确定意思便是“无几人也”。答案与字面相反,这才是反问!

●全段可译为——这五人的死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他们),从时间上看,只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举凡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豪放、志得意满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光荣显耀,为什么呢?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一)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犹:副词,表情状,表示动作状态持续不变,可译为“仍然”“还”等。

①犹不改,宣子骤谏。(《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仍然不改正,赵盾多次进谏。

②夫人、太子犹在,而外求君,此必不行。(《左传·文公七年》)——夫人和太子还在,反而到外边去求国君,这一定是行不通的。

“虽……犹……”表示动作、状态不因为有某种情况而改变,相当于“虽然(即使)……还……”。③今君虽终,言犹在耳。(《左传·文公七年》)——现在国君虽然去世,话还在耳朵里回响。

④虽两观之诛,四裔之投,犹为轻典。(刘黻《率太学诸生上书》)——(孔丘)虽然诛少正卯于两观之下,抛弃于四方边地,但仍是很轻的惩处。

⑤家有毙者,虽一甲子,犹能涂顶而活。(《续仙传·元柳二公》)——家里有已死的人,即使经过了六十年,用药涂在头顶上,仍然可以活过来。

有时没有“虽”之类的让步连词配合,但隐含有“虽”等,表示不因为有某种情况而改变:

⑥此四君者,其服不同,其行犹一也。(《墨子·公孟》)

——这四位国君,他们的穿戴虽然不同,他们行政却仍然一条不样。

⑦天生此才,在于女子,百年千里,犹不可期。(汪中《经旧苑吊马守真文序》)——天生这样的人才,出在女子当中,就是百年之长,千里之远,还不可能一遇。

⑧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雄心壮志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即使死了也要做厉鬼与敌人斗争。

望:夏历每月十五日。

(二)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行为士先者:德行为士人之表率者。

之:指周顺昌。

声义:为义而声援之,译为“伸张正义”。

以:连词,连接相关的两项,“以”表示后一项是前一项的目的,可译为“来”、“用来”等。

1.连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

①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违反为君之道,重重征税来彩画墙壁。

②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史记·陈涉世家》)——在这时,各郡县为秦朝官吏所苦,都宣布郡县长官的罪状,杀掉他们,来响应陈涉。

③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各种工人居住在作坊来完成他们的工作。

2.连接分句,表示后一事是前一事的目的: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史记·陈涉世家》)——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将尉恼怒,叫将尉侮辱自己,借以激起公愤。

⑤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史记·项羽本纪》)——查封关闭了皇室宫殿,军队回撤驻扎在霸上,来等待大王的到来。

⑥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梦溪笔谈》卷十八)——每个字同样的有二十多个,用来准备一板内有重复出现的。

其:指周顺昌。

行:此处译为“起程”。

(三)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缇骑:本指贵宦之随从,此指魏忠贤派来捕人之官役。因穿红黄色之衣服且骑马,故曰缇骑。此指明代锦衣卫之警卫。缇,音tí,橘红色。骑,音jì,指骑马者。

谁为哀者:“谁为哀者”一句,简单的四个字,有六种解释:

1.省略了介词宾语的疑问句。“谁为哀者”应是“谁为(之)哀者”的,句中的“之”代周顺昌,译为:“(你们)谁替周顺昌悲痛?”设想其场面为:当为周顺昌送行的队伍哭声震动天地时,这时,“缇骑按剑而前”喝问:“你们谁替周顺昌悲痛?”其言下之意为,你们谁还敢再为周顺昌悲痛,我这剑就唯谁是问,缇骑是在威胁送行的人。所以就有下文“众不能堪,抶而扑之。”句中的“者”不可释为“……的人”了。“者”字应看作疑问词,表示疑问。杨伯峻《古汉语虚词》“者”条之五:“者”作语气词若表疑问或反问,一定另有疑向词。“者”字不译或译为其他疑问语气词。两个相仿的句子:①谁可使(秦)者?——谁可以出使秦国呢?②何者?——为什么呢?

2.主谓倒装句,“谁为哀者”即“为哀者谁”,句中的“为哀者”是主语,“谁”是谓语。可译为“替周顺昌悲痛的人是谁?(站出来!)”这是缇骑在恐吓市民,对他们进行威胁,是符合当时语境的。同样的句式在《鸿门宴》中有“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即:“为大王为此计者谁”(替大王做出这个计策的人是谁?也是一个主谓倒装句。

3.宾语前置句,“谁为哀者”即“为谁哀者”,疑问代词“谁”作介词“为”的宾语,并提前,译为“在为谁悲痛?”

4.一般的疑问句式,“谁为哀者”理解为“谁在哀哭”。“为”略同于“是”,可以不必译出来。句尾“者”字是一个语气词。当时已是群情激愤,哭声震天,缇骑态度非常粗暴,恶狠狠地喝问:“谁(在)哀哭?”进而拔剑挥向人群,试图震吓民众,这才引起市民更大的愤怒,“众不能堪,抶而仆之。”因此,“谁为哀者?”不是语气平和的有疑而问,而是态度蛮横的无疑而问,缇骑喝问:“谁在哀哭?”,其本意是要阻止群众的哀哭,压制人民的反抗。另外,从句式角度来看。“为”在古汉语中也有略同于“是”的用法,《中文大辞典》(中国文化研究所印行)解释:“为,发语助词,与是同。”并举例《古书虚字集释二》(裴学海著):“为,是也。”例:问于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论语微子篇》),又《助字辨略》(清刘淇著):“不为不多矣。(《孟子》)为,犹是也。”

5.一般的疑问句式,“谁为哀者”把“为”理解为“是”,“哀”理解为“同情”,“者”理解为“……的人”,把该句翻译为“谁是同情者”。

6.省略了兼语的疑问句。“谁为哀者”即“谁为(之)哀者”,谁”既不指眼前正在哭的人,也不指周顺昌,就是一个表不确定对象的疑问代词。“为”是“使、让”的意思,后面省略了兼语“之(你们)”。“哀”理解为“哀痛、悲伤(哭)”。“者”表疑问的语气助词。整个句子翻译为“谁让你们哀痛的”,意思是“谁让你们哭的”。正是这样的责问,这样的“厉声一喝”,才使得“众不能堪”,众才“抶而仆之”。上句中的“谁、哀、者”作上述解释是常见的,没有疑问,不再赘述。关键是“为”字理解为“使、让”,不那么常见了。有一例:《易・井》:井渫不食,为我心恻。(为,动词,使,让。全句译为——井淘干净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

抶而仆之:抶,笞击,;仆,动词使动用法,使……倒下;之,他们。

(四)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是时:当时;者,……的人,译时可明确指出此人姓名,可译为: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毛一鹭,是魏阉的私党。

公之逮所由使也: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所由使也,所+介+动式的所字结构。

方:正在;痛心:痛恨;焉:人称代词,用在及物动词后边作宾语,按“之”来理解,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这里指毛一鹭。于是:这时。免:逃脱,脱身。

(五)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既而:不久。

按:查究,追查,查办。诛:诛杀。

傫然:累积重叠的样子,傫同累。

者:……的人,这里译为……的这五个人。

●全段可译为——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为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来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缇骑按着剑柄上前,喝问:“在为谁悲痛?”大家(再也)不能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毛一鹭,是魏阉的私党,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查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一)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五人之当刑:“五人之当刑”是一个“主之谓”结构,用“主之谓+也”来作时间状语(或认为是时间分句),这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句法。这里的“当”是一个动词,是“承受”的意思,并非介词,它与“刑”组成动宾词组“当刑”作“五人”的谓语。“然五人之当刑也”犹言“然而五人受刑的时候”。当然,也可以在它的前面再加上表时间的介词“当”——“当五人之受刑也……”,使之成为一个介宾词组来作时间状语。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介宾词组中,作为介词宾语的“主之谓”结构中的主语,即使与全句陈述的主语相同,也往往是将介词置于这个主语之前,并让全句主语承前省略。例如:汉王充《论衡·骨相》:“当邓通之幸文帝也,贵在公卿之上。”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之中。”

詈:骂也。正斥曰骂,旁及日詈。詈,音例。

(二)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发:送出,交付,这里翻译为拿出。金:银子。

●全段翻译为——然而五人受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面对)死亡。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有贤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木匣装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完完整整是五个人。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一)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缙绅:本义指古代官饰,借指有官职和做过官的人。

(二)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编伍:平民,古时户籍制度以五户编为一伍,故称。

(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矫诏:假托皇帝之名发布的诏书。

钩党:相互牵连为同党。

株治:株连惩办。

逡(qūn)巡:有所顾虑而退缩。畏义:害怕正义的斗争。非常之谋:大阴谋,此指弑君篡位的阴谋。

猝发:迅速发动。

圣人之出:此指明思宗朱由检即位。《明史·宦官传》:“崇祯二年,命大学士韩爌等定逆案,始尽逐忠贤党,东林诸人复进用。”

投缳道路:在半路自缢而死。缳(huán),绳套。明思宗即位后,夏魏忠贤往凤阳看守皇陵,魏自北京出发,行至河北阜城时畏罪自杀。

●全段可译为——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当官的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当时假托皇帝之名发布的诏书纷纷传出,对受牵连的东林党人的抓捕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到了当今的皇上即位,(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一)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抵罪:这里指犯罪,尚未受惩处。

“抵罪”犹犯罪,获罪。“抵,触也,犯也”。例词:“抵死”犹言触犯死罪;“抵禁”犹言触犯禁令;“抵法”犹言犯法。“抵罪”一词可有两释:其一“抵”训为“当”,当,相当。“抵罪”谓按其罪行处以相当的刑罚,犹今言定罪,判刑之意。《史记·韩长儒列传》:“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日:'死灰独不复燃乎?’”《通志略·选举二》;“称职者受荐贤之赏,滥举者抵欺罔之罪。”上引各例中“抵罪”皆言其已被捕、已受惩,此义与本文不合。其二,“抵”训为“至”,亦训为“触”。抵,达到。“抵罪”谓可达罪名,犹今言犯罪,获罪之意。《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虎日:'臣居鲁,树三人,皆为令尹;及虎抵罪于鲁,皆搜索于虎也。臣居齐,荐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为县令,一人为候吏;及臣得罪,近王者不见臣,县令者迎臣执缚,候吏者追臣至境上,不及而止。’”例中之“抵罪”和“得罪”,皆言其未落网、未受惩,因而才有追捕搜索、仓惶出逃的事。此义正可安于本文。

或:有的,有的人。

不能容于远近:被动句,介词“于”表示被动。主语是谓语动词(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远近)的作用。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远近所容。

【拓展】介词“于”表示被动的被动句式,“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同句中表施事的词语组成介词结构。“于”可译为“被”。

1.“……于……”

①二君者驱于声词,眩乎辩说。(《韩非子·问田》)——两国的国君被(宋觚、冯离)好听的话所驱使,被花言巧语所迷惑。

②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成公二年》)——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鞋上。

③燕小弱,数困于兵。(《史记·刺客列传》)——燕国弱小,屡次被战争所困苦。

2.“见……于……”配合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史记·廉颜蔺相如列传》)——我的确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携带和氏璧回去了。

⑤我父朴讷,今见陵于强鬼。(《聊斋志异·席方平》)——我父亲迂腐老实,现在被强悍的死鬼欺侮。

而又有……者:而又有……的(人)。

其辱人贱行:他们有辱于人格的卑贱品行。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视:比较,比照。固:到底,究竟。句子译为:比照那五个人的死,轻重到底怎么样呢?

(二)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是以:因此。暴:暴露;显露,显耀。

赠谥美显:“赠谥”不能理解为偏正词组,把“赠”理解为赠送的意思,这是不妥的。其实,赠与谥是联合词组。赠,是古时封典的制度之一,是对死者追封(或追授)官爵。历代朝廷赐给诰敕,生前曰封,死后曰赠。谥,也叫谥号,帝王、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的功德、事迹或品行而给予的称号。是对死者生的追评。显然,赠与谥是两回事。查《明史·周顺昌传》,崇祯皇帝赠周为太常卿、谥之为忠介。因而此句是分承式的主谓结构,即“赠显谥美”,意思是追封的官爵和给予的谥号美好而显荣。

辛弃疾平生之愿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死后,朝廷给他的赠官是少师,给他的谥号是忠敏(尽忠而勤勉)。以“东山再起”而著称的东晋名臣谢安,他的赠官是太傅和广陵郡公,正一品;谥号是文靖(经纬天地,保国有方)。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其赠官为礼部尚书,其谥为文(经天纬地)。一般说来,赠官之职要高于受官者生前的官衔,有奖掖性质;谥号则是有褒有贬,体现出朝廷的爱憎分明。比如包拯,他的谥号是“孝肃”,一个“肃”字就能让我们想到恭敬庄严铁面无私的包青天,而他的赠官是“礼部尚书”,高于他曾任过的“枢密副使”(前者是正一品,后者是从一品)。当然,一个人的赠谥,有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那要看你生前做得如何以及身后朝廷对你的看法。奸相秦桧,死的时候朝廷赠他申王之爵,其谥为“忠献”,生前位极人臣,死后淫威尚存。不过,到了宋宁宗时,这个逆子贰臣就被追夺了一切荣誉,爵位被剥夺,谥号改为“谬丑”。

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得以:指借某事物而能做某事,能够,可以。

加其土封:“加其土封”即“增其土于封”

        “加其土封”,所有的书上的注释都是:“修建一座大坟。土封,指坟墓。”这样注释是错的,错在不明我国古代文化常识。春秋以前,“墓”专指埋葬死者的墓穴,“坟”指隆起的土堆《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原衣之以薪,臧之中野,不封不树。”“不封”指墓穴上不封土堆,“不树”指墓上不种树。孔子为其父母合葬之后说:“吾闻古之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土为坟,高四尺,成为后世平民百姓坟高的标准。后来坟墓合称,故《广雅·释丘》注“封”为“冢”,“冢”,即坟墓。因此,文中的“封”指“坟墓”。

        “加”也不是“修建”,五人死后,郡里的贤士大夫“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坟墓本来就有,不必再“修建”。这里的“加”是增,“加其土封”即“增其土于封”,在坟墓上增加新土。“加其土封”不同于清明前后或年底亲朋好友祭奠死者而增加新土,其不同体现在:一是礼遇来自朝廷。根据上文“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可知,“赠谥”是朝廷,“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的也应是朝廷。二是古代对坟的高度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逾越。如《唐开元礼》规定:一品官坟高一丈八尺,二品以下,每低一级低二尺,六品以下高八尺。而一般百姓只能坟高四尺,这里的“加其土封”就是增加坟的高度,表示朝廷加礼于死者,显示皇帝特别的恩宠,故作者说“斯固百世之遇也”。

        综上所见,我们认为“加其土封”宜注为:“在坟墓上增添新土。这里指超过平民坟高四尺的规定,表示加礼于死者。”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列,刻;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

过:多种译文把“过”译作“经过”。“过”若为“经过”,则“四方之士”都只因经过这里才顺道而来,并非专意到坟前来致祭,又怎能说“斯固百世之遇也”呢?这里,“过”当解作至、到。“过”既解为“至”,那么本句便当译作:“所有从四面八方来的人士没有不到他们墓前拜祭并且流泪的,这真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

凡:所有;且:而且;斯:这;固:确实,实在。也:

(三)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不然:不这样,不是这样,否则。

令:连词,表假设,假如的意思。

以老于户牖之下: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用来”“以便”。老于户牖之下=于户牖之下老,介词结构后置(特别注明:只有介词作状语时,方可后置);户牖(yǒu)门和窗,指家中。

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就是一个人在不遭受意外死亡或保持身体各器官都在健康状态下自然的寿命,即自然寿命。

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人皆得以隶使之,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那样使唤他们。

屈豪杰之流:使动句中的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句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并物不发出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理解时要在动词前加上“使”或“让”一类的词。其原句结构和理解的结构是:主语十动词(包括形容词、名词)十宾语=主语十使(让)十宾语十动词(宾语有的省略了)。动词的使动用法中,具有使动用法的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只有个别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有的使动词省略了宾语。

①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尚书·蔡仲之命》)——扩大你的功绩,同你的四邻和睦相处,使得王室翻衍昌盛,使得兄弟和协。

②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左传·宣公二年》)——倒过戟来抵挡晋灵公的侍众,使赵盾免于难。

③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饮酒,埋伏下甲士将攻杀他。

④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隐公元年》)——郑庄公出生时难产,使姜氏受到惊吓。

⑤若弗与,则请除之,勿生民心。(《左传·隐公元年》)——如果不把国家交给共叔段,就请您除掉他,不要让百姓产生二心。

⑥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荀子·天论》)——服从物的自然情况而让它去繁殖,何如发挥人的能力而促使它变化。

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韩非子·五蠹》)——杀敌的人受到奖赏,却使仁慈的行为得到赞扬。

⑧杀一牛,取一豆肉,余以食士;终岁布帛,取二制焉,余以衣士。(《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杀一头牛,只取一盘肉,剩下的给士人吃;一整年的布帛,只取二制(三丈六尺),剩下的让士人穿。

③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刖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也,而子何故乃肯逃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我不能破坏君主的法令而亲自砍断您的脚,这正是您报仇的时候,您为什么竟肯让我逃走?

(四)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徒有其石:仅仅只有那样一块没有镌刻碑文的光石。

为之记:为它作了这篇碑记,记,用作动词。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的安危)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全段可译为——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要受罚处,有的人脱身逃命,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而又有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有辱于人格的卑贱品行比照那五个人的死,轻重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耀在朝廷,朝廷追封的官爵和给予的谥号美好而显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在坟墓上增添新土,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没有不到他们墓前拜祭并且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不这样的话,假如这五个人保全了头颅,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那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哀惋这墓前仅仅只有那样一块没有镌刻碑文的光石,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的安危)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者,……也:判断句式。这是文言文判断句中最常见的句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和解说。

●全段译为——几位有声望的士大夫是:太仆寺卿吴因之先生,太史文文起先生,姚孟长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