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吐个槽

 冯栎钧是老师 2022-08-15 发布于四川

这篇文章不好写,我坐了很久,敲了很多次键盘,删掉,重来,又删掉,又重来……

哎,现在,我也是一边写,一边叹气。

当然这与我最近在做的工作有关(我最近最重要的工作是培训新教师)。

本来吧,我也可以不说的。

可是呢,忍不住。

实在是觉得有点憋屈。

为了团结,应该啥也不说。

可是,我又怕自己被憋坏了。

用一个教案来说吧。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女儿要当老师了。毕业的学校不错,她的成绩也不错,考上了公招。因为要无生试讲,再分配学校,她有点着急,发了一个教案让我指导。

教案全文有1942个字。格式啥的,先不说了。我们来看看开课的前3分钟吧。


这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前两天,我刚写了这个单元打算怎么教。(如果感兴趣,可以往前翻两三篇)

红色的部分,是我觉得有问题的地方。说说理由:

1.心里没有学生

上课的第一句点评,同学们坐得精神,接着,看老师画了什么,这个之间缺乏起码的连接。也就是说,判断小朋友坐得精不精神是假,看老师画什么是真。老师在黑板上无论是画圆月也好,画弯月也好,要想几笔就让小朋友惊叹,异口同声的回答,几乎不可能。

所以从“是的,一轮弯弯的月亮”可以看出,其实老师也没有想认真听小朋友的回答。接着老师又说,“我们马上会想到李白脍炙人口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确定看到弯弯的月亮,小朋友想到的不是小小的船?(我问海宝,看到弯弯的月亮你会想到什么?他脱口而出——威尼斯的小艇。)

2.不明白点评语的作用

进行教学的时候,点评语是为了帮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或者引导更多的孩子明白怎么做。老师提出问题:猜一猜“走月亮”是什么意思,然后脱口而出,你的小手举得最快,请你说。

在老师看来,举手快就是在认真思考,在积极回应,这是会误导小朋友的。稍有教学经验就知道,举手最积极的家伙,有可能回答问题的时候根本没有过脑子。老师要引导小朋友在课堂多思考。

3.不能很好把握课堂节奏

看最后一句“都这么迫不及待了,别着急,走月亮之前还得扫清拦路虎。”

如果小朋友都迫不及待了,听到“别着急”的时候,该有多着急。很显然,期待,好奇,兴趣会更好地推动学习。如果大家都想读一读课文,为什么不一起读一读,而是停下来识字呢?

从这一小段当中,大家大概明白我在说什么了。四年的大学学习,对于走上讲台其实还是知之甚少的,更不要说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贸贸然上岗实在可怕,大家真的需要加油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