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川派中医外科那些事(三十四)炼丹术与中医外科的关系(下)

 昵称41925325 2022-08-15 发布于北京

中国炼丹术与中医外科学的关系(下)

孟乃昌 整理

《外科正宗》以后的三百余年,外用丹药有不小发展。至今仍为中医外科所使用。医药工业也有一定批量生产以供中医外科药用。这些丹药按烧炼方法或化学成分大致分成四大类型:

1、 氧化汞类丹药;

2、 氯化汞类丹药;

3、 硫化汞类丹药;

4、 其他杂类丹药。

具体的配方非常多。朱晟、吕为霖,张觉入曾作过总结对比性研究介绍。因为这些丹药是药用,所以不能仅从主成分看,即已经不仅仅是化学方面的问题。丹药产品似乎并非纯品,但其中的少量或微量成分,可能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往往有意加入不同配料进行炼制或配合以增加疗效,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秘方至今仍有待发掘。对待这些,不应以主成分相同或产物非化学意义的纯品而轻视,至于其功效应该通过临床研究来加以总结和提高。正是在这种理解基础上,中医外科炼丹方剂也是一个小型宝库。现对四型丹剂略加评述;

1、氧化汞类契丹剂

以硝、矾、汞为基本结构的配方,故又祢“三仙丹”七矾八硝一两银,为定型化的最适配比。三仙丹之名岀现较晚,配方及命名非自炼丹书来,显示人民间炼制经睑的重要性。“三仙”非三位仙人之谓,乃三种配料药味的尊称,如中药习称“焦三仙”指山楂、麦芽、神曲三味分别炒焦,如再加槟榔,则合称“四仙”可为佐证。傅兰雅与徐寿译《化学鉴原》(1872年)使用“三仙丹”一辞,代表纯净之氧化汞,遂引入化学。此类丹药由于升炼方法,历史上使用上水下火的鼎器,即水火鼎或阳城罐,兼及产物颜色,又称为“红升丹”。

多种书籍所载不同配方中的少量拚料,如青矾、朱砂、雄黄、硼砂、铅粉,以至冰片,麝香、珍珠、蜈蚣,从制备纯净氧化汞看来是不必要的,但从外科药用的疗效看就有意义。这一点,古人也观察到了。顾世澄《疡医大全》(1760年)把矾、硝、汞三味合炼的丹叫“小升丹”,把五味以上的配方产品叫“大升丹”。并说:“阳城罐升红升丹,名曰'大升’,不比三仙丹、小升力单,只可施于疮疔;若痈疽大症,非'大升'不能应手。”

红升丹功能为拔毒,去腐,生肌,歛口。中医外科书记载适应症包括瘰疬,痰核,疥癣、禿疮,湿疹,痿管以及梅毒,下疳,横疲,鱼口等症。近代临床试用于骨髓炎,淋巴结核,骨结核,腋下疽,慢性溃疡,阴性溃疡等具有疗效。一些秘方的丹剂,如乾坤一气丹、混元丹、七星丹、七珍丹、九龙丹、五虎红升丹、五福滚脓丹,也都属于红升丹类型

2、氯化汞类型丹剂

汞、矾(白矾、皂矾、胆矾等)、盐为主体结构的配方产物,其中包括氯化亚汞和氯化高汞的不同成分。成分为何,不前仅从名称去看,要从配方药料比来分析。赵匡华等通过模拟实验总结出:配方中加硝石的产物,为氯化高汞。不加硝石而皂矾、胆矾用量达一定比例的型产物也是氯化高汞,其余条件为氯化亚汞,显示了铜、铁、盐的催化反应。本类丹剂在中国炼丹术中有二千年的历史经验。由于曾使用上火下水的水火鼎来炼制或其他特殊方法收集升华物,故又称“白降丹”白降丹主要指氯化高汞(有实际分析样品),但近代分析有名的庚鼎药房的“白降丹”样品,为氯化亚汞。故存在名实混淆现象。外科药用的丹方,除汞、矾、盐的骨架外,诸家还使用各种佐使之辅料,如朱砂,墨铅,雄黄,卤砂,白矾、硼砂,红娘,金箔等

降丹有解热、消肿、散结、化腐、出骨的功效。近代临床使用氯化亚汞为主成分的丹剂于骨髓炎、乳腺炎、疔疮、溃疡创面、对口痈、乳痈、背痈等。临床使用氯化高汞为主成分的丹剂于乳痈、腕痈、臂痈、肚痈、下颔痈、颊痈、锁骨疽、正疽、掌疽、背疽、疔疮、瘰疬等均有疗效。

所谓大乘丹、太极丹、绿水丹、阳春白雪丹、渴龙奔江丹,以及金龟下海丹、八虎闯幽州、九龙归大海、水火金丹、一点雪等等,均指白降丹类型的丹剂

3、硫化汞类型丹剂

中国炼丹术积累的制备经验最为丰富、细致,有所谓七返九还之类。由此上升的炼丹理论,连同制备方法,是中国炼丹术西传阿拉伯、定传殴洲的主要内容之一。阿拉伯著名炼丹家吉伯(Geber)的硫汞理论就和葛洪的理论非常混似。所谓灵砂、银朱、太乙小还丹等均指此种丹剂。《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均有制法介绍,是一种早已公开了的制剂。《本草纲目》以灵砂为内服剂,以银朱为外用剂(部分附方内服),用所治疗火焰丹毒、汤火灼伤、疽疮发背、鱼脐丁疮、杨梅毒疮、日久顽疮、臁疮不歛、血风臁疮、黄水湿疮、癣疮有虫、头上生虱等。

4、其他杂类型丹剂

如由雄黄炼制的太乙雄黄丹,由硫黄炼制的金液丹(金液丹有多种),以及多种原料的炼制品,包括某些丹剂是混合物。此里不予多述。

综观历史发展,中国炼丹术以长生为目标之一,与医药学的祛病要求,产生密切联系是必然的。通过炼丹史的讨论,—个人格化的炼丹术形象就凸现在我们面前。唐代炼丹术达到了高峰,化学成就是高峰,服丹中毒也是高峰。炼丹术避一避风,就从外丹躲到内丹(气功术)的房间里去了,就躲到医学里。所以宋代可服用的丹剂特别多,恰恰是去剧毒而就温和的一种改进。元代不提倡炼丹术,明代提倡又出现了小高峰。炼丹术惹了祸。这可是致命的一击,就躲藏在外科用药那里,一下子由很少丹剂,陡然繁荣。炼丹术这样多的丰富经验、技术和理论是不可能沉沦、烟消云散的,它有自我转移的活动性和生命力。但外料用药这个门户太小,炼丹术隐居于此,是容纳不下的。象道家“被褐怀玉”一样,待时而动。

中国炼丹术象活化石一样,局部地、有改变地保存在中医外科用药之中。历史的研究,使我们弄清了它的身世,拂拭阴珠上的尘埃,剔除糟粕部分。它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珍魂宝。

嘉靖中毒五十年以后,中医外科开始普遍采用了升、降丹剂。这个几十年的滞后效应并不长,因为已经作为成熟经验需要一定观察期的有疗效的药物收入书中的,在当时封建社会,这不是在外科学外面的单纯宣传所推动的。情况表明:只有一大批炼丹术士或他们的徒弟们改行作了外科医生才能如此。他们也知道自己的丹药是只能外用不宜内服的。这个历史的认识是经过了皇帝中毒而大诛杀的教训以后达到的。

从这里看,宋代名为丹剂的药物增多,大概也是一批民间炼丹家当了官方内科医生的结果,是唐代丹药中毒的历史应答,也是一种“改进”。改进是增多草木药成分,冲淡无机矿物药,避免剧毒物。当然这只是一种趋势。在宋代还做得不够。那《局方》里厉害药物不少,有些丹剂成药功效也是炼丹家的宣传。由这里看外国炼丹术,也应是炼金大失败以后把制炼经验转到医药化学的。因此由炼丹术到医药化学是历史的必然,而中国炼丹术与医药学结合的传统,自觉性比较更大些。明代丹剂转为外用,比起同一时期帕拉塞尔修斯(paracelsus)医药化学学派刚刚把丹剂内用,显得要先进,要高明。

(续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