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正学教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案(二)...

 贤霖堂中医馆 2022-08-16 发布于广东

《裴正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集—内分泌系统》选摘
主审:裴正学教授,中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甘肃中医药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级中医师带徒导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甘肃省首批名老中医。
主编:黄邦荣,裴正学教授博士研究生,甘肃省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血液病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
作者:王 鑫,裴正学教授硕士研究生,甘肃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师。
王 静,裴正学教授硕士研究生,甘肃省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祁 莉,裴正学教授硕士研究生,甘肃省人民医院主治中医师。

例2:贾某,女,68岁,2014年6月15日初诊。患者患2型糖尿病近20年,长期口服降糖药,1年前因血糖控制不佳,改用胰岛素治疗,目前血糖基本稳定。
患者近1年来头晕目眩,视物昏蒙,某三甲医院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建议激光治疗,患者拒绝,遂来就诊。刻诊:视物昏蒙,头晕,烦躁易怒,寐差,纳差,口干,晨起常口苦,大便常干,舌红苔薄黄腻,脉弦。
西医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辨证:肝郁气滞,目络受阻。
治则:疏肝理气,清热明目。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柴胡12g,当归12g,赤白芍各10g,丹皮15g,焦山栀15g,薄荷3g(后下),醋香附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白蒺藜15g,菊花15g,决明子15g,木贼草15g,夏枯草15g,黄芩12g,法半夏10g,党参10g,枳实10g,大黄6g(后下),甘草6g。14剂,水煎服,一日1剂。
二诊:服药后烦躁易怒、头晕、口干苦、大便干均明显好转,视力稍有改善,睡眠仍差,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调整处方疏肝清热、养血明目。具体如下:
柴胡12g,当归15g,赤白芍各10g,丹皮15g,焦山栀15g,薄荷3g(后下),醋香附10g,炒白术10g,白蒺藜15g,菊花15g,决明子15g,木贼草15g,炒酸枣仁15g,知母10g,川芎6g,茯神10g,生地黄12g,甘草6g。14剂,水煎服,一日1剂。
三诊:患者服药后视物昏蒙情况较强好转,余症亦大轻,继续前方加减治疗3月余,诸症消失,复查眼底病变已基本痊愈。此后嘱患者坚持服用加味逍遥丸合明目地黄丸,定期复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