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战”英雄谱之29---让倭国老实八百年的名将刘仁轨

 金色年华554 2022-08-16 发布于江西

>>刘仁轨,字正则,今河南尉氏人,唐朝宰相、名将。

公元660年,百济、高句丽联合起来进攻新罗。苏定方奉命兵发百济,俘虏百济国王和太子;之后其安排刘仁愿留守。然而,百济国王贼心不死,见唐朝大军撤军走,就发动兵变,刘仁愿被围困在百济城里。唐朝立刻派遣援军,在援军主将渡海不幸身亡时,刘仁轨被唐高宗任命为新的统帅。

刘仁轨出征时已逾六旬,且生平首次统兵打仗,无任何实战经验。登陆百济,刘仁轨指挥的唐军军容严整,号令严明,和新罗军合军后首战即打败了百济军。

于是,百济国王又寻求倭国帮助。当时的天智天皇为了扩大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并最终占领,派遣手下大将毛野稚子率三万精兵、船只四百多艘前来救援,其连续攻城略地,一时气焰甚上。刘仁轨亲率水军,与倭国舰队在白江口相遇。倭国联军有二十多万人,刘仁轨的军队只有四万多人,舰船一百余艘,明面上倭国占据优势。然而,当时唐朝的造船技术世界领先,不是倭国可以比拟的。

刘仁轨发现倭国的船只密密麻麻的停在江面上,拥挤不堪,立刻想到了兵法中火攻的战例。决战中,刘仁轨首先下令发射火箭,结果倭国船只被烧得一片狼藉。刘仁轨见势并没有下令乘胜追击,而是列阵以待,不给倭国偷袭的机会。之后,倭国仗着船多人多的优势,集团化从四面八方向唐军战船发起冲锋。刘仁轨立刻变阵,布置了一个“口袋阵”,迅速将倭国战船合围,然后利用船只高度,居高临下发动攻击,倭国海军损失大半。

刘仁轨用兵如神,接着在海上又是三战连胜,倭寇军队几乎全军覆灭,敌军主将仓皇逃到岛上,刘仁轨乘胜追击,在陆地上也连败倭寇,倭寇惨败之下不得已逃回本国。这样,百济再度归顺大唐。此役扬了国威,沉重打击了倭国扩张的野心,在之后的八百年倭国都没再敢起侵略之心

刘仁轨班师回朝后,借唐高宗泰山封禅之机,献上新罗、百济、儋罗、倭国等四属国的酋首。

刘仁轨统兵,打破了只有武将才能打仗的规则,于其而言,行军打仗和为官治民都是情理相通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与文字无关;文字由艾亲搜集、编辑、整理;如有侵权,敬请联系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