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起草通报的“三把钥匙”

 花间一酒壶 2022-08-16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全文字数:2800 字

预计阅读时间:7 分钟




通报是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的常见文种,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广泛使用。起草一篇高质量的通报须明其要领,我们体会关键在于掌握好“三把钥匙”。
图片
钥匙之一
   找准重点难点   

文种特点须精准把握。通报有其区别于其他公文的鲜明个性特征。

告知性强。通报的目的,是让大家掌握有关情况、要求和精神等,起到周知、警示、教育或者借鉴等作用,以统一思想行动。所以,起草通报应当注重有效信息的传导,比如关于工作情况的通报,就要全面梳理具体做法、实际成效、差距不足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以使大家周知工作动态,明确工作方向。

典型性强。通报的对象或者事项,应当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起草通报不仅要选准典型,还要将其中的典型意义表述充分。比如交流情况类通报通常会选择当前重点难点工作领域,发掘典型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进整体工作开展。批评类通报往往会选取易发多发、危害大、教训深的典型案例,剖析原因、提出警示,起到举一反三、引以为戒的作用。

时效性强。通报是在特定时期和背景下,针对特定目的而产生的,指向性强,必须保证时效。尤其是在社会治理、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等领域,通报的情况往往具有紧急性,通报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方面或社会传达相关信息,以明实情、正视听、防偏差。对于一些持续性工作或事项,可以分阶段逐次通报,提高时效性。

通报内容须真实准确。真实准确是通报的基本要求。通报的内容不能失真失准,更不能虚编假造。

核实事项。文中所涉事项都要认真核实,做到实事求是、没有水分,经得起验证。如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通报,被通报对象违纪违规的发生领域、具体情况、产生的不良影响和相关事实的来龙去脉都要很清楚,做到见人见事。

核清细节。文中所涉地址、名称、案例内容等细节,都要精细推敲,确保严谨无误。如在疫情期间发布《关于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的通报》,公布的相关人员活动时间、地点等都要精确,以方便群众对照排查。

核准数据。对通报的数据要认真核准,确保来源出处可靠、数据真实可信、没有统计差错。如关于经济工作情况的通报,会涉及一些具体的数额、比率等经济指标,起草时要核准一手数据信息,不能主观臆测、过度演绎。

评价态度须客观公正。无论哪一种通报,均应做到态度鲜明、分析中肯,评价客观、结论公正。要把握好以下方面:

调查研究求“真”。要深入实际作好调查研究和事实梳理,全面把握事实真相,夯实评价基础。如涉及责任追究的通报,一定要以追责调查中掌握的真实情况为依据,对存疑之处要作补充核实。有的通报由于事实不清,使用了一些模糊性表述,容易引发公众质疑。

政策依据找“准”。对事项的描述、结论的阐述必须“有根有据”,特别是对一些违纪案件的通报,应该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程序、权限、适用情形、处分类型等的规定,不能生造依据或者随意适用规定,否则有损通报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分析评价持“公”。通报是一种组织行为,代表组织态度,分析评价应当坚持客观公允,表扬成绩、指出错误时要从组织角度考虑问题,不能因个人情感等随意拔高或者贬低,不能为了突出效果,分析评价时运用文学手法过度渲染,在情感倾向和语言表述上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

图片
钥匙之二
   掌握规范要求   

结构有型。不同类型的通报,结构框架、用语写法各不相同。表彰类通报结构一般比较固定,主要包括交代背景、哪些个人和单位作出了哪些贡献、组织作出了怎样的表彰决定以及发出号召或者提出希望要求。批评类通报通常涵盖事件经过、责任主体、问题表现、原因剖析、处理决定和经验教训、工作要求等。精神传达类通报一般是发布会议或相关指示批示精神,也有的在首部加“按语”,直接将领导同志讲话材料印发。交流情况类通报为了加强信息共享,一般先介绍发文缘由,然后归纳总结相关工作情况,最后提出下一步工作设想或要求。

文风合体。通报类型不同则文风不同,起草时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做到文风合体。表彰类通报内容激励鼓舞多,用语风格充满“正能量”,具有褒奖性强的特点,结尾部分明确提出希望和要求,号召引领性强,如“希望受表彰奖励的单位和个人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批评类通报内容教训警示多,用语严肃庄重,以呈现较强的反思教育、约束告诫效力,如“决不允许作选择、打折扣、搞变通,决不允许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精神传达类通报,往往是自上而下,部署要求特点鲜明,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交流情况类通报情况介绍多,总结性和经验性强,起草中应注重特色和亮点,用语可鲜活生动。如某地关于某单位选人用人方面工作经验通报,归纳出深入“学”、广泛“谈”、深度“议”、反复“比”、群众“推”、集体“议”、思想“导”等一系列做法,系统性、可读性较强。

格式规范。通报的格式要素应遵循《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关于发文机关标志、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附注等的规定。其中标题应由发文机关名称、通报事由或者主题,再加“通报”组成。标题应起到“开门见山”的作用,准确、扼要地概括通报内容。关于主送机关,一般应用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顶格标注在标题之下、正文之前。在一些部门单位内部通报中,如年度考核表彰通报,正文之前也有不标注主送机关的做法,而用附注标注印发传达范围。

图片
钥匙之三
   避免常见问题   
避免详略欠得当。通报的内容要文字精练、简明扼要,但也不能一味求简,内容必须服从目的,做到备而不繁、详略得当。该交代事实经过的要交代清楚,不能“一言以蔽之”,让人“摸不着北”;该总结提炼之处,要归纳概括,不能无的放矢。
比如,关于考核结果的通报,主要内容是公布考核结果,考核过程和工作要求等就可以略写;又如,交流情况类通报,主体内容是介绍工作情况,既要把工作情况全面详细介绍清楚,又要简明扼要地对经验做法进行梳理提炼。如一些关于事件处理情况的通报,全文三分之二都在写领导重视,要通报的具体情况却太过简短,这就是没有把握好内容主次

避免虚实缺结合。通报代表组织的意志,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性、动员性,但有的通报全篇平铺直叙,或者完全说理,没有做到有论有述有评价,信服度和感染力不足。虚实结合、互为表里,才能增强表彰类通报的激励性,强化批评类通报的深刻性,让受众受到触动、得到教育。

如一则关于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陈述案件实情后,深入分析了当事人信念丧失、追求特权、心存侥幸、逃避监督等原因,深刻提出要增强政治意识、强化规矩意识、坚守为民情怀、自觉接受监督等警示要求,虚实相应,鞭辟入里。但另一则批评类通报,在要求部分写完“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引以为戒”后便再无下文,过于空洞,让人不知所“引”亦不知所“戒”。

避免公开未审查。通报应当注意区分不同范围,做到内外有别。有人认为只要不涉密,就可对外公开,结果泄露了信息,引发舆情。如果通报需对外发布,应当按照审慎性原则进行审查,充分考虑发布的风险因素,谨防随意公开造成不良影响。不宜公开的,要按规定准确界定知悉范围,或者对涉密敏感信息删节后予以公开。

图片

来源:摘编自《秘书工作》2021年第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