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企业降本增效模式下信息中心该如何开展工作?

 湘江数评 2022-08-16 发布于湖南
    
   
    经营企业如种田,需要的是精耕细作,但当红利来临时,在资源充足下企业进入野蛮生长期,可以无序扩张,可以无序采购,可以无序进行重复建设,风口的效益下可以“一俊遮百丑”,在各种红利、各种资源充足的风口中,企业的精力全部在风上,只关注业绩增长了多少,奉行多投入、多产粮的思维,无人去关注田里的杂草,无人去关注粮食的质量,即使造成大量的浪费,也可以无视;但当某一天红利突然消失了,风停了,水断了,肥停了,资源消失了,生存成了最严峻的问题,这个时候才想起精耕细作,资源计划,那么该从何做起?自然是降本增效。

    在大部分企业领导眼里做为一直花钱的“信息部门”此时很尴尬,降本增效的风暴下还要做数字化转型吗?还要继续投入进行数字化建设吗?风口下组建的数字化团队该何去何从?该如何实现精细运营、精细管理、深耕细作体现价值?除了缩编团队裁员信息中心还能做什么?

    老杨认为在降本增效模式下信息中心应该从服务、项目管理、意识、内部管理、对外形象五个方面进行精细化运营。

第一、在数字化服务上
    信息中心要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因为凡事被动就会挨打,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数字化工作也是如此,信息中心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发现问题,快速响应提前做好各种问题处理预案,切忌工作慢半拍,当业务部门已经发现问题、提出需求时信息部门还茫然不知所措;

    任何数字化问题的快速解决是效率的体现,是信任的基石,所以信息部门在问题处理上勿拖沓,应建立问题快速回复与处理机制,切忌业务部门提出问题无响应,无反馈,被业务部门天天追结果,最后导致的后果就是业务部门不信任,所以有了如此的结果,信息部门不要再抱怨什么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业务部门不配合、不支持,因为彼此信任的机制已经在日常工作中被自己亲手打破;

    所以信息部门在数字化服务方面要有主动服务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要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在“降本增效”敏感期,要尽量降低因服务问题而导致的投诉,因为此时的任何投诉对信息部门都是致命的,一个投诉足可以让之前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因此,信息部门必须严控过程服务、确保服务质量。

第二、在数字化项目管理上:
    任何一个数字化建设项目,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购买服务器的行为,信息中心应该具备项目思维,因为网络让信息中心的工作走向全面连接,它连接的是企业上至高层下至普通员工的每一个人,比如一个小小的网络问题可能轻则影响一个部门,重则影响整个企业,更不要提复杂的软件系统建设、实施项目,所以在企业数字化项目建设与管理上,信息中心应做好详细的计划及应急预案,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主动与业务部门沟通需求、了解难点、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总之三个词就是:

     避险
    提速
    保质

    在数字化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降低风险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亦是降低成本。


第三、在意识上:
   做为企业的高成本、高投入、烧钱部门---信息中心,不仅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还是在当前的“降本增效”模式下,都要在意识上具备成本意识,老杨这里说的成本有两层含义:

  第一,数字化建设成本;
  第二,信息中心运营成本;

    数字化建设的高成本,一直为大部分企业所诟病,硬件、软件、网络安全等等建设都需要资金投入,缺一不可,且数字化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属性,非专业部门很难把控其成本,作为企业的技术专家---信息中心在此方面应具备成本意识,利用技术能力及专业知识降低企业的数字化建设成本,切忌认为没有高投入就搞不好数字化,投入要合理,转型要有据。

    企业信息中心自身的运营成本,是大部分企业CIO所忽略的,在大部分CIO眼里信息中心的成本就是人员工资,其实这只是显性成本,员工的效率、对数字化项目的把控推进能力,这些都需要时间成本的投入,是隐性的,所以效率即成本、风险即成本。CIO除了具备成本意识,还要具备风险意识、数据化意识,一切运营管理工作要数据化:
    过程数据化
    结果数据化
    风险数据化
    损失数据化

第四、在内部管理上

    企业的降本增效只是对结果一个体现,关键还是在于过程管理。因此信息中心想实现数字化建设成本与经营管理量化指标降本增效,需要在内部管理上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因为过程管理即成本,过程标准、规范即效率,在高度不确定的企业动荡时代最大的问题不是动荡本身,而是用过去的思维和逻辑做事,所以信息中心的管理要转型。

第五、在对外形象上:
    信息中心面对、连接的是企业的每一个人,因此每一个IT人的工作态度、处事风格、技术能力都可直接关联至部门,因此在对外形象上,信息中心要展示如下几个方面:

    积极--- 信息中心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
    团结--- 信息中心是一个团结一致的团队;
    高效--- 信息中心是一个工作、办事不拖沓、高效的团队;
    靠谱--- 信息中心是一个做任何工作都让人感觉靠谱的团队;

    从以上五个方面不难看出关键词:效率与质量是信息中心工作核心目标的基本要求,抓效率、提质量,是当前信息中心对内服务的第一要务。

    
    那么针对企业信息中心的员工如何以“降本增效”为中心开展工作呢?老杨从想、做、学三方面总结如下:

想即多想一点:
   为公司多想一点
   为项目多想一点
   为团队多想一点
   为家庭多想一点
   为自己多想一点

做即多做一点:
   做计划周全一点
   预案多一点
   策略多一点
   担当多一点
   亮点多一点

学即多学一点
   多学一点管理思维
   多学一点数据思维
   多学复盘

    总之一句话就是:想到要做到,做到要闭环到,闭环到要复盘到,复盘到要改到,改到要精进到;多想一小步,做到一大步;

信息中心员工五大忌:

忌躺平、忌消极、忌犯错、忌扯皮、忌推脱

    在企业降本增效模式下,信息中心要严于内部管理,除了让团队每一个人有成本意识、管理意识、数据意识外,还要具有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在高度不确定下,面对企业数字化建设项目减少与萎缩,CIO也要利用此机会精炼团队,淘汰技术、能力不合格者、与文化价值观不一致者;同时在项目建设上,要集中资源建设优质项目,打有把握的仗,做有价值风险低的项目,切忌“什么都想做”,到处抓项目想体现能力、体现技术、体现价值,这样做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