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看懂:八王之乱中八王与西晋皇室关系

 白衣钱子 2022-08-16 发布于辽宁

公元266年,曹魏皇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建立新政权,定国号为晋, 都城于洛阳,西晋开始。

西晋建国之时,晋武帝便分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为国;之后又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同时这些诸侯王还担任一系列职务,如都督诸军事和地方刺史。司马炎还允许宗室王出镇和允许宗室王参政,这一点为后面的八王之乱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乱世引子:司马炎选定继承人失误

司马炎在选定接班人时,犯下了极大的错误---太子司马衷,加上强悍并且干政的太子妃贾南风,造成了后面的动荡局势。

白痴皇帝司马衷

公元290年,司马炎病重之际下发诏书,命叔父汝南王司马亮及国丈杨骏辅政司马衷,但杨骏扣留了诏书,让其女---当朝皇后杨芷向司马炎口头进言由杨骏单独辅政,病重中的司马炎点头默许。司马炎驾崩后,杨骏独自辅政,汝南王司马亮担心杨骏对其下毒手,逃离京城,一时间杨骏权倾朝野。

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

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开始:权力欲极强的晋惠帝皇后贾南风不甘心大权旁落,秘密联络了晋惠帝的叔祖父汝南王司马亮和晋惠帝弟弟楚王司马玮,带兵进京讨伐杨骏。

文章图片2

八王之乱谱系图

公元291年三月,在得到楚王司马玮的支持后,贾南风设计让晋惠帝下诏书,宣称杨骏谋反,洛阳全城戒严,楚王司马玮领军保卫皇宫,围攻杨骏府第。关键时刻杨骏胆小怕事,谋而不决,被杀,三族被灭。

但随后大权落入了司马亮和元老大臣卫瓘手中,贾南风和司马玮未能染指核心权力。公元291年六月。贾南风再次矫诏司马玮起兵杀死司马亮和卫瓘,但随即朝廷下诏认为司马玮伪造诏书害死司马亮以及卫璀父子,又想诛杀朝廷大臣,图谋不轨,于是将他处死,司马玮被杀时年仅二十一岁。

八王之乱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最终以贾南风独掌大权而告终,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被杀。贾南风开启了八年的掌权时光,但贾南风一直有个最大的隐患:她没有儿子,当朝太子司马遹为才人谢玖所生且与贾南风不和。

公元299年,贾南风经过谋划杀死了太子司马遹,太子被杀时年仅22岁。随后赵王司马伦和其党羽孙秀等人伪造晋惠帝的诏书,以杀太子的罪名,发兵收捕贾皇后及其党羽,并毒杀贾皇后。

文章图片3

八王分封图

司马伦一党掌握了朝政大权,公元301年正月,赵王司马伦废掉侄孙晋惠帝自立为帝。

同年三月,齐王司马冏(晋惠帝弟弟)河间王司马颙(晋惠帝堂叔)成都王司马颖(晋惠帝弟弟)三王联合常山王司马乂(晋惠帝弟弟)(后封长沙王)讨伐赵王司马伦,司马伦屡战屡败,四月份宣布退位还政于晋惠帝,后不久被杀,齐王司马冏专政。

好不容易晋惠帝复位成功,他的三个弟弟和堂叔又闹了起来。

公元302年成都王司马颖及河间王司马颙派军讨伐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于京城洛阳响应。最后齐王司马冏及其党羽被除,长沙王司马乂掌政,成都王司马颖于邺遥控指挥。

公元303年成都王司马颖为了除掉驻守京城的长沙王司马乂,联合河间王司马颙率军攻击洛阳,但被长沙王屡屡击败。

公元304年初洛阳城缺粮,东海王司马越(晋惠帝堂叔)勾结禁军擒长沙王,开城投降。长沙王被河间王杀死,时年28岁,成都王司马颖逼迫晋惠帝立其为皇太弟,河间王司马颙为太宰,东海王司马越为尚书令。

随后东海王司马越集结各方兵力,挟持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越兵败,晋惠帝被俘,东海王逃至其封国东海。

但东海王的亲弟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及幽州刺史王浚联合异族乌丸、羯朱等势力击败成都王。成都王挟晋惠帝逃至洛阳,投靠拥有关中及洛阳的河间王,最后成都王被废,河间王改立司马炽为皇太弟。

公元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再度起兵攻入洛阳,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败走,相继被杀。随后晋惠帝被毒死,豫章王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由东海王司马越专政,八王之乱至此结束。

东海王司马越在八王之乱中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

文章图片4

夺权过程

影响

八王之乱历时达十六年,战乱频繁,后期朝廷已无法掌握全国,各地流民起义不断,对于不断内附的少数民族也失去掌控,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最终造成五胡乱华和东晋十六国局面。八王之乱,昭示了社会风气的畸变,造成了秩序的崩溃,把所有的人推向动乱的深渊,给社会带来深重而又长久的灾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