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随笔:曾文正公嘉言钞(29-10)

 书虫小记 2022-08-16 发布于北京

三十八、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

愚译居家过日子的话,只有崇尚简朴,方得长久。处于乱世之中,就更应当力戒奢侈

愚感:戒奢,不仅是自强发展之道,更是养身保命之道。处于多难多艰的乱世,最忌行奢侈,即便你有这个资本,也得小心——人多有忮心,奢侈必然外露,言行和财物都为人所知,必然引起嫉恨,嫉恨一来,各种灾祸就来了。

从精神角度来讲,奢侈,实际上就有自满、放纵的意思在里面。人一旦自满,就会放松警惕,敏锐感就下降,判断力也会下降,从而很难意识到问题的发生以及灾祸的来临。

三十九、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愚译:持之以恒是人的第一美德。我早些年练字,苦苦琢磨怎样才能快速进步,却一无所获。现在反正每天都练,从不间断,慢慢感到每个月、每年都有点进步。所以说,人做事情,不分年龄大小,也不分事情难易,关键是持之以恒,就像种树和养牲畜一样,其实每天都在长大,只不过你没有察觉到而已。

愚感:凡事要图快,就一定出问题,问题大多在基础不牢,处理不周到,关系没有周全。持之以恒去做,关键在于目标确定,所以曾国藩也常说立志极其关键,确定目标了,一点点推进,总能有所获。

好多事情我感觉,都不是方法不对或者关系不到,而是火候不到,时间不到。很多时候,要坚持一条路推进,是需要顶住外部压力的。

大多数时候,做事的人都是在与上级组织要求和业绩表现作战——在大部分成熟的组织体系内,上级的要求常常都与所谓恒定的目标和愿景发生矛盾,能坚持既定目标的管理者,寥寥无几,有的话,一定是大才,能坚持既定目标的员工或者具体经办人员,倒还有那么一些,但却容易为组织所否定或者抛弃。所以,持之以恒这个教训,其实是对管理者而言的。

四十、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即以余生平言之,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四十六岁以前做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即此二端,可见无事不可变也。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

愚译:人的气质性格是天生的,确实难以改变,要改变,就得先立下坚定不移、超越自我的志向。就我自己来说,三十岁之前是个大烟枪,什么时候都在抽烟,到三十一岁那年决定戒烟,到今天也没再抽一口。我四十六岁之前做事没有恒心,近五年来深以为戒,所以现在不论事情大小,都能持之以恒。从这两件事来看,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古人说是金丹换骨,我觉得这个丹就是指立志。

愚感:不论是改变自己,还是做什么事,关键在于要立志。这个立志,不但要坚定不移,还得卓越超群——人的追求总是要崇高一点。

再就是做什么事,也没有改变自己的习惯,改变自己的个性难。改变自我实在是太难,因为这是跟自己的意愿做斗争,正因为难,所以曾国藩才会强调说,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监督自己每天都要有进步。

为了做到这一点,曾国藩还利用朋友来监督自己,把自己写的日记给朋友们传看,相互批评提示。这一点真是让我佩服,一是佩服他对自己的决绝,二是佩服他所处的那个真诚的朋友圈环境,那种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和相互帮助的氛围。人就是应当自虐一点。

四十一、凡诗文欲求雄奇矫变,总须用意有超群离俗之想,乃能脱去恒蹊

愚译:作诗写文章想要达到雄伟奇特,富有新意,首先就要有超群离俗的立意,这样才能摆脱普通套路。

愚感:思想是第一位的,布局技巧和用词遣句是次要的。意境不高远出俗,词句再牛,也与人工智能没有差别——玩词句,可能人工智能更牛掰。记得还是在读中学时,喜欢写东西,找了很多写作相关书类看,尝试运用各种技法。后来语文老师说,要多看书,但不是看这些技巧类书,是看文学作品和思想评论类作品,逐步提高你的思考水平和文史素养是关键。

四十二、凡文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

愚译:作文要有一股气势,文章才有格局和规模;有判断力和见识,文章才有规制和法度;有情感才会有气韵,有情趣才会有味道。

愚感:其实,有情感,有情趣,自从白话文改革以来,作文者往往都能做到,当然,要做到明清小品文那种“清丽”的感觉,也还是有难度的——关键是人的品味。

但说到气度,也就是曾国藩说的气和度,气实际上是指思想高度,有气势的人首先是思想上的追求很高,有崇高的思想,方可有不俗的格局,所以,文章的格局和规模实际就是作文者思想高度的体现。度实际上是指思维方式,所谓度支嘛,即逻辑和分析能力,做到论理有步骤,合乎法度,层次分明,这就是思维能力的体现。这何其难也。

四十三、凡言兼众长者,必其一无所长者也

愚译:大凡那些说自己什么都会的人,一定什么也不会。

愚感:人总要找补点什么来求得心理平衡。在人前耀武扬威或者高调显摆的人,一定是在主子面前低贱到极致的人,同样道理。

四十四、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功夫,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尔以后每日宜习柳字百个,单日以生纸临之,双日以油纸摹之。临帖宜徐,摹帖宜疾。数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因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愚译:凡事都得从最难的关口熬过去,不能求名求效果太快。你以后每天习柳体字一百个,单日用生纸临帖,双日用油纸摹写。临帖要慢,摹写的时候要快。几个月之后,手越来越笨拙,字也会越来越丑,兴致也就越来越低,这就是到了困难当口。这个时候切莫中断,得继续熬过去,过去了,字就会长进一点。然后再困再进,慢慢地就会到一个快速进步的通道。不单是习字,任何事都是这样,总有最困难的时候,只要能熬过去就是好汉。

愚感:最大的感慨就是“凡事”二字,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事情是很容易能自动落地的。极难关口往往就是由生而熟的当口,长跑最难受是三千米到四千米当口,过了四千米,人就越跑越轻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