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8月13日),全国2418个气象观测站榜单显示:竹山县连续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湖北最高气温记录,冲上热搜。 知名的避暑胜地、地处秦巴山脉的山区县,竟然成为今年极端高温明星,戏剧性地拉响了气候变暖的末日警告,实在让人意想不到。 中国几大火炉新疆吐鲁番、四川盆地等,历来著名而且在气象学上相对完整的解释。 在狐疑与惊慌中,气象专家对竹山给出了释疑:副热带高压、封闭山区地形、地面盆地蒸发等。然而,副热带高压是大尺度大范围气象现象,笼罩在整个武陵和秦巴山区。封闭山区地形排流不畅,夏季三伏天高温是普通现象。 但这种过于“专业性”的解释,不能有效回答竹山为何如此标新立异? 1 实际上,竹山挂榜并不是第一次 8月13日晚全国2418个气象观测站榜单显示:竹山第一,第二是重庆北碚43.8摄氏度,第三重庆江津43。其下以次是陕西白河(43度)、旬阳(43)、湖北保康(42.9)、重庆奉节(42.8)、潼南(42.8)、沙坪坝(42.7)、丰都(42.7)。 不难发现,以上高温区都是竹山地理邻区。这些地区处于秦巴山区,地形地貌相似纬度相近。竹山南边的重庆是著名的大火炉,而汉江峡谷也是一个高温区。但凭谁也难以相信,背靠神农架,身处秦巴腹地,前有武当山屏障,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地的竹山,会一骑绝尘走上高温巅峰。 事实上,湖北历史上的极端高温竹山累累在案。2022年8月以来,它超过40度,超过42度,超过44度,连续攀升步步告警。13日18时,更是记录到全国最高气温44.6度。竹山高温不仅破记录,而且准确地说它是在不断地挑战自我记录,1966年7月20日就曾观测到过超过43.4度的高温。 2 竹山自然地理:曾经的生物避难所 在中国象形地图上,竹山正处于“鸡心”位置。发源于神农架和鸡心岭的堵河,是汉江的南源也是最大支流,堵河水守望着我政治心脏的水源安全,自然人文心心相印。河网密布,四周群山环绕,中间是山间盆地。地形地貌、气候、物种多样,是地质时期的生物避难所,也是现代物产禀赋,可生可养可收可藏。地下有丰富矿藏,是中国著名的绿松石产区。处三省交界文化融炉地位。是地质、生物和人文资源的成矿带。 竹山处于秦巴怀抱,左有秦岭右有大巴山神农架,前有武当山系环绕。冬季寒潮和春香季沙尘暴为秦岭屏蔽,夏季平常高温为大神农架所阻拦,竹山处于温暖湿润的物候摇篮之中。在大冰期时代,它是生物生态的避难所,留下了大量孓遗物种。它是油茶、茶叶、柑橘、油橄榄等亚热带作物的北界地区,“边界”物种具有非常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竹山的高温是周期性气候现象,也是区域气候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地理现象。竹山正好处在广泛存在、周期性回归的副热带高压造成的高温区域。 北纬30度(25-35度之间),是地球上最神秘莫测的圈带。它既是文明的摇篮,也伴随着诸多灾难和异象,孕育出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处于这一圈带的地方常常自鸣得意,但享受到好处时也别忘了“慈母的锤炼”,尤其是经常盘踞在这带的副热带高压。 竹山地理纬度在32度左右,重庆在30度左右,正是副热带高压光顾的地区。每到夏季,这片地区的“气象地图”常常被染成“红紫色”。 副热带高压是气象学名词。它的生成原理是:靠近地球赤道的海洋,强烈蒸发所生成的暖湿气团垂直上升,北半球北冷南温,压力差动力驱使气团向北流动。由于存在地球自转力影响,气团运动时逐渐向右偏转,最终在北纬30度附近形成自西向东流动,并开始下沉,这便是夏季副热带高压,它所控制的地区晴朗高温。 夏至是一年最长的一天,从此太阳开始向南回归,理应慢慢回凉。但在气象物候上,真正的酷热则会滞后到入伏以后,即人们常说的“热在三伏”,“伏天”物候正是副热带高压在作怪。 长江上游北纬30度附近,有从青藏高原下沉的高压,有从高空下沉的副热带高压,使四川、重庆、湖北、陕南等地成为高温区。高压笼罩造成了大量的“火炉”城市,远不止过去所说的“四大火炉”城。 3 高度疑似:首恶为焚风效应 副热带高压笼罩着一大片区域,它是秦巴地区、武陵山区、川东地区的夏季高温基础。 但为何竹山会成为高温区的翘楚? 如果从地形地貌气象上看,高压区高温区都极其相似,高温地形地貌条件比比皆是,但唯我独尊。如果从下垫面观察,这里绿色繁茂绿水长流,山大人稀远不及十堰和襄阳。 我们高度怀疑,竹山高温的首恶是焚风效应。 焚风是空气绝热下沉运动时所形成的干热风,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山区背风坡更是常见。云南红河谷以及川西横断山脉,我们会发现典型的焚风“痕迹”。而在有垂直落差的山区随处可见到这一气象物候。如果你看到一座山的两边出现了迵异生态风貌,一边是森林面相,另一边是干旱稀树草甸生态,这种转头两重天,八成都是它捣的鬼。 山有迎风迎雨和背风两面。在迎风面,暖湿气流遇到山体阻挡后被迫抬升,垂直高度上降温成云致雨。当气流翻越山岭后,在背风坡开始下沉速降,温度越来越高湿度越低,就形成了干热风和雨影区。在适当地形配合下,气流速降带来的“妖风”,能够使大气快速升温几十度,风热干燥极易引起火灾和作物枯萎。 这种局部气象升温50度以上都不稀奇,竹山极温如果是它生成的,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 4 谁能告诉我,风从那里来? 如果说竹山高温是焚风效应,但为何它比邻近地区表现得更极端?这股“妖风”又是从何处吹来的? 焚风可以从高空下沉,副热带高压就具备这一特征。但是,为何你不高温他不高温,偏偏竹山处于首位;它也可能是从青藏高原下沉增温所到,但你不极端他不极端我极端。如果说是从秦岭而来,秦岭以北并没有能翻越的夏季强风,只有冬季冷高压才有可能。如果说是从东南方灌入,襄阳好宜昌好为何就是竹山不好。 它从重庆来,它从神农架云端下凡来。 大巴山-鸡心岭-神农架一线,是长江与汉江分水岭。竹山背靠神农架,与重庆巫山、巫溪为邻,那里生活着“乐天派”重庆人,高温没有伤害到他们,反而成为吹牛的本钱。 重庆是著名的大火炉,内部有大量平行山脉,巫山横绝门户,仅仅留下三峡孔道与宜昌贯通,夏季宜昌也是高温区,两地温差太小顶托着。面对源源不断的下沉高温气流,三峡宣泄不畅,只好在四川重庆盆地中堆积,高温“气位”不断增高并随着海拔垂直衰减,苏马荡温凉舒适,神农架时雨菲菲。慢慢地,暖气团终于超过神农架-大巴山-鸡心岭高度,从山垭豁口处“漫溢”。顺着堵河河谷一路下泄一路升温,从而造成了焚风效应,这一焚风与盘踞在此的副热带高压“焚风”,两股下沉高温气团合流,创造出了气象“奇迹”。 神农架大九湖处海拔1700米,竹山县城220米,两者高差1500米。按照海拔每下降100米气温升高约0.6度,那么从重庆漫溢过来基础高温气流接近10度。如果此时神农架本身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基础温度超过35度的话,一路下不到竹山县城时,温度就可能会接近45度。这一气流从大巴山不同的山口向四周漫散,波及到旬阳、宝康、白河等地区。 所以我们推测,竹山高温的根子在重庆。竹山有堵河河谷地形相配合,将气流引流下泄,地形速降造成焚风效应。 5 高温物候警告和物候所的劝慰 竹山高温虽给全国人民造成了惊吓,但千万不要过度解读,它只是特殊的地理气象。 竹山只是极端气象物候的“吹哨人”,并不代表这里自然环境恶化,也不代表这里人居环境恶劣。相反,这里有最好的生态系统,有茂密的植被,青山常在绿水恒流。它只是自然地质造化,在这里特意铸造的一个“气象警示器”。 它在极端时更极端,在正常时更温和。极端高温累累出现在竹山,但它依然是短暂气象现象不是气候现象。如果四川盆地高温气团不充分发育,难以越过大巴山形成强烈的焚风效应时,一切都回归正常。平常年份它表现的更加温和,立体气候康养延年,象形国心心脏与北京心心相印,堵河源内就是桃花园。一锦河山万千灵秀,堵河是滋养北方的重要水源地。 极端高温是小概率事件。虽然气候变暖和波动是正常现象,但人类一直在控制和适应。中华历史经历过多次温暖期,它往往代表文明兴盛时代。极端气象偶尔出现,既是对人类的锤炼和警告,也会激发人类技术进步和与自然共生的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