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王“轩岚诺”:风速已达17级以上!根源或是“三重”拉尼娜影响

 星辰大海种花家 2022-08-31 发布于浙江

似乎在一夜之间,长江流域高温就突然退却,也就在刚刚享受早晚凉爽、秋意浓浓的时节中,风王“轩岚诺”就不请自到了,而且在短短4天内,从热带扰动直接升级到超强台风,其强度达到了罕见程度,堪称风王级别,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为何升级会那么快?下文就简单来解读下。

风王“轩岚诺”:4天升级到超强台风

各位可以从全球各国与地区气象中心的台风警报来感受下它的升级速度:

8月26日,一个热带扰动在南鸟岛西南偏南方海域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0W。

8月28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对其发布烈风警报。

8月29日凌晨2时,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率先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8月30日凌晨2时,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同时,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强台风。上午8时,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

2019年登陆浙江温岭的利奇马台风,登陆时强度为超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相当于52米/秒,对我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截止2019年8月14日10时,总共有1402.4万人受灾,57人死亡,14人失踪,20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537.2亿元人民币。

但利奇马台风也是在生成一周后才升级到超强台风!我们举这个案例是要说明下目前已经达到超强台风级别的“轩岚诺”台风,未来将继续经过一片高温水域,它的级别是否会再次增加,绝对是一个未知数!

“轩岚诺”台风:级别上不封顶?

高温水域会让台风级别增加?其实是这样的,因为台风本来只能在温暖水域才能形成,而且台风形成还需要有一些要求:

1、海水的表面温度不低于摄氏26.5°,且水深不少于50米

2、大气温度随高度迅速降低,海面与高空温差比较大;

3、垂直风切变必须要比较弱,否则会破坏对流;

4、中对流层不能太干燥,必须要有一个低压中扰动;

它的形成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海面受到强烈太阳辐射,导致温度上升形成高强度上升气流,周围区域的气流向中心补充,同时在地球偏转的科里奥利力作用下开始旋转,赤道上水温足够,但科氏力为零,所以无法形成台风,而高纬度水温偏低,也不行!

台风路径,赤道上是个空白区域

因此形成台风的区域需要的纬度为10°~30°之间,这里才会在科氏力的作用下继而形成气旋,在海面高温水汽上升的补充下,其强度会越来越大,继而升级到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

说从理论上来看,台风只要有高温水域的水汽补充,其风力似乎是没有上限的,本世纪最强的台风是2013年的海燕,近中心最大风速为285千米/小时,中心最低气压低至895百帕,这个风速已经无法区分级别了,按蒲福氏风级算,≧220千米/小时(≧61.3米/秒)的风速都算17级及以上,假如要强行计算个级别,那么大概是21级!

西太平洋水温实况

暖色调越深,水温越高,而对比“轩岚诺”可能经过的路线,几乎都是一片红色,这让大家有点懵了,这“轩岚诺”经过的水域温度如此之高,这台风的威力还要继续上升吗?完全是有可能的!

而它的诡异路径也是让大家有点晕菜,因为它目前受到副热带高压影响,还受到太平洋上的台风胚98W影响,如果98W持续增强的话可能会导致“轩岚诺”的路径偏西,也就是可能会在江浙沿河登陆,但就目前判断,它的路径可能沿着东海北上,未来影响韩国或者转向日本。最好是后者,这样的话只会给江浙沿海带来一些雨水,也好给各地干涸的水库湖泊补充下“库存”。

为何“轩岚诺”台风那么强:或是“三重”拉尼娜影响

相信各位都会好奇,轩岚诺可能是进入秋季以来第一个受到大家如此关注的台风,因为此前的台风都是绕着走中国东部沿海走的,各位可以看下2022台风路径:

2022台风季路线图

不是在南海、广东和海南折腾,就是绕道去日本韩国,似乎中国中东部沿海成了台风的禁区!江浙沪的很多朋友都有个疑问,为什么今年的台风到8月底了还不来,2021年时都来了好几次了,怎么会这样?

副热带高压盘踞:长江中下游罕见干旱

中国天气官方微博总结了2022高温季:此次高温从7月21日开始发展,在8月中旬热力升级,总共历时35天,高温红色预警从12号开始发布,8月23日晚上降级,同样也创下连续高温红色预警的最多纪录。

高温范围涉及西北,华北、东北、以及长江以南大部分区域,整体过程影响面积在430万平方公里,几乎全国一半区域都感受过此次高温,长江多条支流水位下降甚至断流,洞庭湖、鄱阳湖水域面积大幅缩减,干旱甚至导致水电大省四川缺电!

一句话总结:今年高温天气综合强度将为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强!

如此强度:拉尼娜现象导致副高偏北

翻开高温季我国的气象图,大片副高盘踞在我国上空,和中亚、伊朗高压连成一片,被副热带高压带长期盘踞,这就是我国高温的原因。

而副高如此偏北,持续时间如此之久,则跟进入第三年的拉尼娜现象脱不了干系,目前最新的拉尼娜现象展望预测,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展望是60%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冬天,日本气象厅的展望同样也是60%,持续关注拉尼娜展望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表示从2021~2022年以来,西太的水温都是偏高的。

拉尼娜现象是太阳辐射与沃克环流综合效应导致西太平洋比东太平洋水温偏高0.5℃以上的现象,保持半年就形成了拉尼娜现象,这会导致西太赤道地区蒸发量偏大,同时在大气环流作用下到达北纬30°附近下沉时形成的副热带高压带偏强,也会更偏北。

拉尼娜年份的洋流

这也是2022年的副高偏北的重要原因,同样是2022年高温季重要的诱发因素,副高(高气压)长期盘踞的情况会让台风这类低气压望而却步,除非超强台风影响力极大,否则都是绕着走,而今年碰到的情况就是这样。

秋季:副高退却,台风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北半球进入秋天,太阳直射渐渐偏南,副高终于落下帷幕,但另一个问题来了,台风的摇篮(10°~30°)的大片海域内海水经过40多天的暴晒,温度已经到了相当高的程度,随着副高退却后,畅通无阻的台风一个接一个扑向高纬度,接下来的秋台风各位要小心了,不仅会更强,还会更多:

1949年至1996年,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台风的年平均数为28个,登陆我国的台风年平均数为7个。

厄尔尼诺年生成台风平均为26.4个,登陆平均为6.2个,生成和登陆数正常或偏少的年份分别占厄尔尼诺年数的67%和80%。

拉尼娜年生成台风数平均为31.3个,登陆为8个,生成和登陆数正常或偏多年份分别占拉尼娜年数的73%和64%。

台风增加,按正常情况推测,今年秋季的雨水也会同时增加,在低洼地区的朋友要留意了。

延伸阅读:今冬到底有多冷?

从这几年来的经验来看,拉尼娜年的冬天似乎变成了暖冬,而此前预计的拉尼娜冬天都可能会把大家给冻哭,这难道是预测错了吗?还是拉尼娜现象已经“变性”了?

其实并没有,因为就2020年和2021年的冬季极端低温天来看却是增加了,但除了极端低温天,平时却挺暖和的,冷冬还是暖冬,计算的是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但我们人体对冷冬的印象却停留在那几天特别冷的日子。

所以,我们可以猜测的是2022~2023年冬季一样会冻哭大家,但更有可能的是还是暖冬,请问各位是不是有点晕菜?很简单,全球变暖,热的更热,2022年夏季已经实现了,冷的更冷,2022年冬季即将兑现!(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