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这帮孙子在,中国文化软实力没法雄起,全得萎

 金苹果6 2022-08-1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朋友想给孩子买古典文学方面的书,问我哪个社的质量好,我有点挠头。过去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选老牌大社即可,例如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前身是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都行,但近几年出的一些事情让我不敢那么确定了,老牌大社照样卖水货,弄不好要栽跟头。
举个例子,201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梁佩兰集校注》(全六册),宣传上说它“是目前收录作品最全的梁佩兰集整理本”,隶属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图片

可能有人不太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在古典文学中的地位,能被收录到这套丛书的,基本可视为现代中国最权威的古典文学版本,相当于入选名人堂,对编者是非常高的学术褒奖。《梁集》的校注者董就雄,香港大学哲学博士,岭南古典文学大咖,然而这套书被读者挑出一大堆低级错误:写错字、不懂瞎解释、用百度百科灌水……有读者干脆称其为“厚颜无耻之书”。
事情发酵后,中华书局承认的确存在质量问题,宣布此书下架,并公开退款方法。然而董就雄死鸭子嘴硬,腆着脸说读者对他人身攻击,书也没有那么差啦,反正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流氓嘴脸尽显无遗。

图片

要知道,《梁集》得到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双重资助,读者一眼能看出来的烂书,居然通过了专家验收,让人大开眼界,看来所谓国家级审核就是那么回事,小圈子里交换资源的工具罢了。
想起我经历的一件真事,当时我有个同事在做“雅文化”选题,大概就是把琴棋书画方面的古籍重新注释一下,凑成一套卖。她的工作方法着实把我惊着了,先说明一下,她本人基本不懂文言文,原文里很多字都不认识,但是不耽误人家出活儿。拿陆羽的《茶经》为例,先买一本中华书局的注译本,把人家的注释删删改改,玩文字游戏。比如人家说“形容水开的样子”,她改成“形容水被烧开了”,人家说“茶树很高”,她改成“茶树长得真高呀”,明白了吧。为了防止抄袭痕迹太明显,删两个原注加一个新的,新加的都是废话,比如把“春”字注释为“春天”,完全是脱了裤子放屁。这套书后来出没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它是十足的垃圾,谁买谁上当。
所以别光看这些年我国出版多少多少种新书,一副文化繁荣的样子,其中废品率奇高,古典作品如此,其他领域亦如此,文学社科哲学童书……没一个干净的。再这样粗制滥造下去,中国软实力雄起不了,全得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