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付铁道部大院回忆录24-春游

 北京老付 2022-08-16 发布于北京

小时候我每年最期盼的事情有两个,一个是过年,另一个就是学校每年组织一次的春游。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孩子平日的活动范围基本就是铁道部大院周边,很少有机会到远处的公园去玩,最远也就是到铁道部大楼北边的军事博物馆和玉渊潭一带——那时候玉渊潭还是个野公园,没有围墙也不要门票。很少出去玩的原因一是没钱,二是家长们工作忙,没时间带我们去。所以我们虽然生活在北京,但北海、颐和园、香山等著名景点都是靠学校组织的春游才有机会去的。

春游是我们这些孩子的盛大节日,是一年中最开心的一天。

虽然春游要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但我们心里猴急猴急的,往往是刚过完春节就开始惦记了。同学们在一起猜测今年学校会去组织我们去哪里玩,大概什么时间去。我会在家里的日历牌上做上记号,每撕下一张日历,就离那快乐的日子近了一天。

越是临近春游我的心里就越是紧张焦虑:那天不会下雨吧?学校不会有变化吧?家长不会突然不让我去吧?直到所有的一切都顺利地来临,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在那个晴朗的早晨,换上干干净净的衣裳,背着妈妈给我准备的午餐,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到学校集合的时候,我觉得整个人都兴奋得要飘起来了!

每次春游,学校都会租来好多辆大轿车,一大早就在铁五小外边的马路边排好等候我们,每辆车的前挡风玻璃上都会贴着一张大白纸,写着车号,有时候还会标注上班级的编号。那个时候,最好的大轿车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造的,那时候捷克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与我们中国有友好关系的国家,是“自己人”,科技也比我们先进,我们都亲热地把他们制造的大轿车叫“大捷克”。“大捷克”的样子很漂亮,座位很舒适,车窗玻璃是茶色的,视野宽阔,确实很棒。但是公交公司也不是全都是“大捷克”,有时候车队里也夹杂着一些破旧的杂牌车。能坐上“大捷克”的班级就特别高兴,赶上坐其他杂牌车的班级,就有点不开心。那些破旧杂牌车脏了吧唧的不说,开起来噪音还特别大,而且抖动得很厉害,突突突的,比现在的拖拉机还闹心。不过,能够出去春游已经是很高兴的事了,乘坐杂牌车的烦恼我们很快就会忘记。

那时候学校的经济条件有限,每次春游让学生交的钱也很少,不像现在学校组织孩子们春游,都是一水儿的空调车,每人都有座。我们那时候每辆车都尽可能的多上人,把车子挤得满满的,多数人都得站着。别看我们年纪小,但在老师的教育下都懂得谦让,谁也不肯坐下,“你身体弱你坐吧”“你背的书包沉还是你坐吧”……最后还得老师出面安排,才能把座位安排好。

“大捷克”车队浩浩荡荡地开出铁五小,开出铁道部大院,我们一路上都兴奋地唱着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这是一首当时大家都会唱的儿童歌曲,非常好听。尽管由于安全原因和钱的限制,我们春游时从来没有划过船,但是唱着这首歌,我们就有了在湖面上荡起双桨的感觉了。

每次春游之前老师都会布置我们回来后要写一篇关于春游的作文,但那时的教育有点“八股文之风”,这种作文的结构早已固化了,所以我们大多数同学都在春游之前就在脑子里把作文的梗概想好了。我们开头一般都会这样写:

“蓝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我们迎着朝霞唱着歌子来到了北京北海公园,公园里开着五彩的花朵,真美丽啊。”

我们在结尾一般都会这样写:

“我们生活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要笑话当年的我们,那时候大家都这么写,写成别的样子就会显得很另类,也得不了“优”的评语。

回想起来也怪,每次回忆起春游,我眼前出现的不是青山绿水的好风景,却是书包里那些好吃的东西。没办法,我从小就馋嘛!我盼着春游,出去玩只是一方面,更重要原因就是那一天我可以光明正大地让妈妈给我准备好吃的。一年就一次嘛,家里的钱再紧,也不能亏了孩子这张嘴。

我们这种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一般春游是带糖饼、包子、煮鸡蛋什么的,条件好些的同学则是带面包、饼干,甚至蛋糕、萨琪玛一类的高级点心。记得小学三年级那次春游,我开始有了虚荣心,不想再带糖饼了,就缠着妈妈也给我买面包,妈妈依了我,到会城门商场给我买了两个果料面包,我特别高兴,拿在手里闻了又闻,真香啊,明天就可以跟同学一样吃面包了。

老爸下班回家,看到我蹦蹦跳跳的高兴样子,就问我春游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其实他就是随口一问,可当时我太得瑟,忍不住把面包从书包里拿了出来显摆,一手举着一个,一边摇晃着一边说:“我妈给我买果料面包了,特别好吃那种。”老爸的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瞪了我妈一眼:“你呀,总是这么惯着他!”

我妈赶紧解释:“一年就一次,别的孩子都是带面包。”

“别人是别人,咱家是咱家,不许带!”

我一下子懵了,委屈的眼泪开始在眼眶里转悠。

老爸依然气哼哼地说:“春游就是春游,买这么高级的面包干什么?明天我去学校问问你们老师,你们春游是看风景、组织集体活动的,还是去比吃比穿摆阔气的?要是比吃比穿我们就不去了!”

我担心暴脾气的老爸真的跑到学校去提意见,赶紧说:“老师说过,我们就是春游,不是比吃比穿。”

“既然是春游,带的午饭能吃饱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买面包呢?”

看到我一脸委屈的样子,老爸也有点心软,缓和了口气说:“爸爸不是不让你吃这个面包,关键是你不能有跟同学比吃比穿的资产阶级思想,那样比下去哪有个完?这种思想是很危险的,你懂吗?”

我其实不大懂老爸的意思,但还是乖乖地点头说:“懂了。”

爸爸想了想说:“我看这样吧,明天还是让你妈给你烙两张糖饼,这两个面包你今天晚上吃一个,明天早上吃一个,就是不许带出去吃,好不好?”

我不敢再说什么,只好点头说:“好。”

第二天,我依然像往年一样带着两张糖饼和两个鸡蛋去春游了,中午在公园吃饭的时候,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地吃着面包饼干,我有意躲到一边去啃糖饼,倒不是觉得老爸说得一点道理也没有,只是觉得和同学们吃的不一样,有点没面子。

吃到一半的时候,李老师走过来,坐到我身边,微笑着问我:“是你妈妈给你烙的糖饼吗?”

我点头。

她掏出了一个包子递给我说:“这个包子是我妈妈给我蒸的,荠菜的,还放了两毛钱的肉馅呢,特别好吃,跟你换半个糖饼行吗?”

我很高兴地说:“行。”

李老师咬了一口我的糖饼说:“你妈妈烙的饼真好吃!”老师说话的声音很大,周围的同学也听到了,都朝我这边看,眼神里有一股羡慕的感觉。我心想:那当然了,我妈烙的饼就是好吃,再说,李老师都说好吃呢!

我的情绪一下子就抖擞起来,那天下午爬山比赛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带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付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金融文学》杂志副主编。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影子行长》、《父与子的战争》,长篇报告文学《金融大潮冲浪人》、《舞动的K线图》、《重塑的丰碑》,中篇小说《我爸是行长》、短篇小说《贷款》、《假币》、《收债日记》、《一根筋》、《邻居》等。2012年被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联、全国总工会、文化部等四部委评为“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