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晔教授分享 | 气道内血管性疾病表现及应对策略

 霜叶飞1coebpfr 2022-08-16 发布于湖南

划重点

气道内血管性疾病

支气管动脉畸形(Dieulafoy病):

Dieulafoy病又称恒径动脉畸形,是由于胃肠、胆道或支气管壁血管畸形,供血动脉进入黏膜下后,一直保持管径不变,凸出于管腔内,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破裂或自发性破裂所致的急性腔道大出血。法国医生Dieulafoy于1898年首先描述。Dieulafoy病绝大部分发生于胃肠道,而支气管Dieulafoy病是一种罕见疾病。

支气管黏膜血管瘤:

血管瘤是良性肿瘤,多见于皮肤、口腔或鼻腔黏膜,发生在气管黏膜的血管瘤国内外文献仅见少数个例报道。该病常发生于18岁以下的男性和处于生殖期的女性。目前发病原因还未明确,可能和外伤、感染、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血管生长因子及基因遗传相关。

肺、支气管静脉系统变异及畸形:

肺静脉畸形更为罕见,气道内可见静脉曲张或不规则粘膜隆起,由于肺静脉压较高,活检后极易大出血,通过影像学、超声、穿刺等方法可明确诊断。支气管静脉变异由于压力低,自发性出血概率低,大多可随访观察。

气道内血管性疾病诊断方法探究

1.胸部增强CT;

2.支气管动脉造影CT;

3.荧光支气管镜技术:

  • 血流在荧光下显示黑色;

  • 可分辨腔内出血及黏膜下血管;

  • 对粘膜内血流诊断价值不大。

4.窄谱支气管镜技术:

  • 通过光谱变化,可凸显黏膜及黏膜下血管形态;

  • 对粘膜内血流诊断需谨慎。

5.超声支气管镜技术:

  • 利用多普勒技术可明确气道内血管性病变;

  • 对于血流淤滞的静脉曲张畸形多普勒可不显影;

  • 其范围局限于大气道内。

6.肺外周超声技术:

  • 外周超声不加载多普勒功能;

  • 可通过超声图像辨别血管及其与支气管的位置关系。

  • 肺外周超声探头也是确诊血管性病变的高效工具。

气道内血管性病变治疗方法探究

  • 药物治疗;

  • 腔内治疗(氩气刀、激光、高频电);

  • 血管栓塞治疗;

  • 手术治疗。

总结

  • 气道内血管性疾病隐匿性强,误操作易造成大出血。

  • 相较其他方法,依靠超声支气管镜确诊更为安全可靠。

  • 血管介入栓塞治疗为微创、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顾晔

上海市肺科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