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呼吸道疾病,不可照搬成人经验!只因这几点不同

 常笑健康 2023-01-06 发布于江苏
▼本文作者▼

一个朋友问我,他孩子6个月,经常听到喉部会“呼呼”作响,问我能不能用吸痰管把痰吸出来,我和他说,你孩子考虑先天性喉喘鸣,是因为喉软骨发育不良引起,注意补充钙及多晒太阳即可,吸痰管是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的。

儿童和成人的呼吸系统解剖和功能基本一致,但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所以在疾病状态下儿童的各项特点和成人都不太一样。

儿童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免疫特点与小儿时期易患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小儿呼吸道疾病包括了上、下呼吸道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胸膜疾病、呼吸道异物、呼吸系统先天性畸形、心血管疾病等。

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口腔、鼻腔、鼻窦、咽鼓管、会厌及喉部,而一个人完成一个呼吸,需要由大脑、呼吸肌、胸廓和呼吸系统共同完成,空气经过口腔或鼻腔进入咽喉部,到达气道,再逐级进入到肺泡后进行气体交换后,把交换过的气体呼出来。

气道到肺泡就像一颗倒立的大树,支气管树共有24级,分别称为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也称为下呼吸道。

儿童因为解剖和成人的不同,如鼻腔相对短小,鼻道狭窄,无鼻毛,鼻黏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易于感染,而感染时黏膜肿胀,堵塞鼻腔,更容易导致呼吸困难或张口呼吸的表现,所以容易引起鼻窦炎,如果腺样体因为感染或过敏等因素而导致严重肿大,也是导致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口腔是进食、说话、呼吸的必经之路,所以儿童口腔也容易引起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的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口腔炎、手足口病等。因喉部喉腔较窄、声门狭小、黏膜柔嫩且富含血管及淋巴组织,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等表现,如急性喉炎等。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时,呼吸道的痰液主要是由纤毛系统及咳嗽反射清理出口腔的,儿童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短且较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软管柔软,缺乏弹力组织而支撑作用差,纤毛运动较差而致清除能力差,所以婴幼儿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儿童气道狭小,所以用普通吸痰管吸痰时一般只能进入到气管及支气管,无法进入到较细小的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细长,由气管侧方伸出,而右主支气管短而粗,所以有异物吸入时更容易进入到右主支气管。在婴幼儿时期的毛细支气管的平滑肌较少而薄,所以在有呼吸道感染时因黏膜肿胀和分泌物堵塞,同时缺少平滑肌,所以容易引起呼吸道梗阻,如毛细支气管炎等。

儿童肺泡小及数量少,弹力组织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致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相对少,故易于感染。而感染时易致粘液阻塞,引起肺泡及间质炎症、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段,呼吸的频率及节律也会不同,正常情况下,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如新生儿可达到40-44次/分,1-3岁就变成24次/分,从14-18岁后就和成人相似16-18次/分。

小儿膈肌较肋间肌相对发达,肋间隙小,所以婴幼儿通常为腹式呼吸,而随着年龄增长,肋骨由水平位变为斜位,胸廓的体积增大,也逐级转化为胸腹式呼吸。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所以必须要在知道了儿童正常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对疾病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治疗。

作者介绍

叶国静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简介:大学本科学历,2009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有十余年的工作经历,专业方向为儿童重症,2019年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进修半年,2021年曾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童重症监护进修3个月,在儿童危急重症和呼吸方面有一定造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